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直肠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肿瘤外科手术的发展,腹腔镜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等微创技术和侧方淋巴结清扫、联合脏器切除等个体化手术技术的进步,传统手术相关病死率降低。新辅助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生存。辅助治疗的优化,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治疗风险及减少不良反应。新辅助免疫治疗成为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直肠治疗新标准,但对大部分无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稳定型直肠表现不佳,还需突破直肠基因表型的限制。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应筛选出更多能预测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研发新的联合治疗方案,使直肠治疗更加个体化和精确化,最终让更多患者获益。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综合治疗 手术 新辅助化疗 化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提出与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直肠外科手术带入了膜解剖时代。日本提出的躯干筋膜分层延续理论,能很好地帮助理解直肠手术相关的筋膜及筋膜间层面。腹膜后的多筋膜层次、其向盆腔延续的复杂性以及筋膜间在个别地方的致密粘连,为术中准确把握筋膜间平面提出了挑战。直肠固有筋膜及腹膜后筋膜,尤其是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有着独特的筋膜表面小血管分布特征,直肠固有筋膜的小血管根部能帮助精准寻找中低位直肠前侧方和后侧方致密粘连处的筋膜间平面,而输尿管神经筋膜表面血管的纵向走行及交通支血管稀少等特点能协助辨认肠系膜融合筋膜层面,增加肠系膜切除的完整性,降低术中神经损伤及肠系膜残留概率。对筋膜小血管的组织胚胎及解剖学认识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结直肠外科手术 筋膜 筋膜间平面
  • 简介:摘要直肠的外科手术已进入到基于膜解剖的完整系膜切除时代,腔镜外科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对筋膜结构的解剖、组织及胚胎学研究,带来对直肠周围脏壁层筋膜的解剖结构更精细、深入、但仍充满争议的认识。复层的壁层筋膜及特殊部位筋膜间的致密粘连仍是完成精准筋膜间分离的最大障碍。充分理解脏壁层筋膜的"洋葱皮"样结构,采用以三角形牵拉为主要框架的牵拉-对抗-牵拉模式,正确利用组织间的粘连固定作为对抗张力,将牵拉的合力随时调整到外科医生的操作点,并垂直于被分离的两层筋膜,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外科手术层面暴露。采用垂直于脏壁层筋膜的"撕开"手法或平行于筋膜间隙的滑动手法,可保证被分离筋膜的完整性,准确展开外科手术平面。正确、充分地牵拉暴露筋膜间隙,以及正确的筋膜间隙分离手法,能确保结直肠手术中脏壁层筋膜完整性,最大程度降低系膜残留或肠周围重要结构以及自主神经损伤的机会。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肿瘤 筋膜解剖 力学
  • 简介:摘要侧方淋巴转移是中低位直肠的主要转移方式,也是导致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因。单纯放化疗对控制侧方淋巴结转移效果不佳,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因增加术后泌尿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而备受争议。4K超高清腹腔镜系统可提供更高清的手术视野和更细腻的细节分辨,有利于侧方淋巴结清扫术中对盆腔自主神经、髂内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的识别和显露,最终达到良好的肿瘤根治效果及脏器功能保护。因此,选择性施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可降低病人盆腔复发风险。笔者通过手术实例探讨4K腹腔镜系统用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侧方淋巴结清扫范围与关键技术。

  • 标签: 直肠肿瘤 侧方淋巴结转移 侧方淋巴结清扫手术 三间隙清扫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侧方淋巴结转移是中低位直肠病人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仍然存在争议。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通过影像学手段测量淋巴结大小、形态以及治疗后的反应等预测侧方淋巴结状态,其中MRI检查稍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放化疗并不能完全控制可疑侧方淋巴结转移,侧方淋巴结清扫手术虽能显著降低侧方淋巴结局部复发率,但在手术疗效及病人术后生命质量等方面备受质疑。4K腹腔镜的高清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针对可疑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在新辅助放化疗后积极开展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手术,有望进一步降低肿瘤结局部复发率和改善病人预后。笔者结合团队经验围绕4K腹腔镜中低位直肠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进行阐述。

  • 标签: 直肠肿瘤 中低位直肠 侧方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放化疗 磁共振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侧方型局部复发已成为中低位直肠新辅助放化疗后最主要的复发方式,初诊时存在肿大可疑的侧方淋巴结是导致侧方型复发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策略。侧方淋巴结转移尚缺乏有效的诊断指标,目前疑诊侧方淋巴结转移主要依据是淋巴结短径大小(5~8 mm),结合淋巴结影像学特征、肿瘤分化程度、环周切缘、肠壁外脉管受侵及淋巴结对放化疗的反应性等因素有助于更准确选择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适应人群。设计侧方淋巴结可疑转移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时,应兼顾局部复发及全身转移的风险。对高复发风险人群宜采取全程新辅助放化疗策略。同步增量放疗的应用可能成为未来加强局部控制的模式之一,但对治疗失败患者,其对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实施的安全性影响尚缺乏研究。合并小的侧方淋巴结患者及放化疗后淋巴结消失的患者,行TME术后应密切关注淋巴结大小变化,早期发现复发,早期手术。依据侧方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分层,应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策略,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肿瘤 侧方淋巴结清扫 多学科综合治疗 局部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会编委收治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患有盆腔肿瘤,接受过盆腔放疗;(2)肠镜提示直肠有炎性反应或溃疡。排除标准:(1)放射治疗前有心身疾病史;(2)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阅读和理解手机展示的问卷中的问题;(3)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主客观管理分析(SOMA)自评量表、躯体症状健康量表(PHQ-1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来设计《放射性直肠损伤心理调查》电子问卷。通过微信群将该问卷发给编委管理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本研究观察指标:(1)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估:采用SOMA自评量表,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轻度(≤3分)、中度(4~6分)和重度(≥6分);(2)焦虑和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生率:分别采用GAD-7、PHQ-9和PHQ-15自评量表进行评估;(3)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相关性。结果共回收71份合格问卷,41份(56.9%)来自广州。71例患者中,男6例,女65例;年龄(55.7±9.3)岁,<60岁者48例(67.6%),确诊放射性直肠损伤中位病程2.0(1.0,5.0)年。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估:轻度18例(25.4%)、中度27例(38.0%)、重度26例(36.6%)。焦虑和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发生率:无合并症的患者共12例(16.9%);发生焦虑、抑郁或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共59例(83.1%),其中2例患者只合并焦虑、1例患者只合并抑郁、9例合并躯体症状障碍、2例合并焦虑+抑郁、4例合并焦虑+躯体症状障碍、2例合并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三者并发者40例。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障碍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分级相关性:与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轻-中度组患者相比,重度患者的焦虑和躯体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3,P=0.032;Z=-2.045,P=0.041);但两组患者间抑郁程度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Z=-1.176,P=0.24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性直肠损伤症状评分与患者的焦虑(r=0.300,P=0.013)、抑郁(r=0.287,P=0.015)及躯体症状障碍(r=0.344,P=0.003)程度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病率极高。有必要加强躯体症状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以减轻患者盆腔会阴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放射性直肠损伤 焦虑 抑郁 躯体症状障碍 心身疾病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