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稳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5,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绞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UAP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均进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花注射液2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14d。对照组采用极化液加硝酸甘油5~15mg静滴每天一次,连用l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l.67%,对照组69.44%(P<0.05);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UAP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心绞痛 血液流变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稳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方法对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结论口服或舌下给予硝酸酯,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从每分钟10μg开始,每3~5分钟增加10μg,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血压下降。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对体内、外血栓及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能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活化物,对血栓溶解有间接协同作用;痛心络胶囊主要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对不稳心绞痛患者中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通心络胶囊,可遏制病理过程进展,控制症状,疗效确切且。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通心络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不稳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不稳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等常规治疗并加服曲美他嗪片20mg3/日。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环磷腺苷葡胺12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d。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10%,对照组为68.4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等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可有效控制不稳心绞痛发作,改善心功能。

  • 标签: 曲美他嗪 环磷腺苷葡胺 不稳定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不稳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治疗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不稳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心绞痛气虚血淤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如扩张心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调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静滴黄芪注射液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缓解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7.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多项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以及调脂方面,有满意疗效。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 血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不稳心绞痛(UAP)患者心绞痛入院时血清尿酸(UA)水平,并与稳定心绞痛(SAP)患者及健康者比较,以探讨尿酸与心绞痛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99例于本院诊断为“不稳绞痛”患者入院时的hs-CRP和UA水平。在门诊体检者中选取,稳定心绞痛(SAP)患者68例,健康对照组80例。结果各组间血UA水平UAP组(356.9±62.7)μmol/L;SAP组(258.9±42.4)μmol/L;健康对照组(207.3±34.6)μmol/L。UAP组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尿酸与不稳绞痛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故检测不稳绞痛患者的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和评价病情,早期干预可能会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尿酸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针治疗不稳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的基础上,72例不稳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曲美他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38例,治疗组以曲美他嗪20mg,每日三次,共14d;低分子肝素钙0.4ml(5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时间为14d。对照组34例予低分子肝素钙针0.4ml(5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时间为14d。两组分别作心绞痛疗效比较,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心肌供血改善情况比较,判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针治疗后,不稳绞痛的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有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针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功能及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疗效可靠。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盐酸曲美他嗪片 低分子肝素钙针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在不稳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3例不稳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和CRP、TIB均得到显著改善,和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不稳心绞痛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心电图检查结果和随访结果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心绞痛,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稳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对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82例不稳心绞痛患者分为受试组(氯吡格雷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用药期间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受试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受试组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在不稳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并改善心电图。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心绞痛的效果。方法7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A组(n=38)和B组(n=38),A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2.1%(25/38),高于B组的73.7%(28/38),差异有显著性(x2=4.547009,P=0.032976)。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绞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不稳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和曲美他嗪治疗组(38例)。曲美他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在治疗8周后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患者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控制有效率明显增加(P<0.05),心电图改善明显增加(P<0.05),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更有效地控制UAP,且患者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

  • 标签: 曲美他嗪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完善该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与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的76例不稳心绞痛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7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含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将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等级,在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稳心绞痛,临床治疗除了采取常规西药,还可应用丹红注射液,此种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疾病症状,促进康复进程,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5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