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压双腔PICC管留置期间堵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针对发生的原因采取应对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4例留置高压双腔PICC管的病人的堵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堵管发生的原因,根据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84例双腔PICC置管病人有21例发生堵管,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导管复通,正常使用。结论根据堵管的发生原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堵管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堵管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神经外科液体治疗和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一年中36例PICC置管的患者,通过对置管过程和术后并发症的分析研究,PICC置管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需要很好的维护,本科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PICC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1,可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病人外周静脉,对胃肠功能弱或消化不良的病人能有效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PICC 神经外科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双腔PICC管留置期间堵管的原因,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0月我院发生1例置高压双腔PICC导管堵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发生的原因与护理体会。结果1例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导管复通,能正常使用。结论根据堵管的发生原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堵管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堵管原因 护理对策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应用双腔高压PICC导管的方法与效果,为该置管方式的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40例纳入研究,其中使用传统PICC导管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20例患者使用双腔高压PICC导管,为研究组。对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分别有19例、3例,占比分别为95.0%、15.0%,对照组的对应指标数据为17例(85.0%)、6例(30.00%),以上指标研究组均更优,不良反应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高压PICC导管的使用,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提升治疗效率,同时安全性更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 危重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双腔PICC(PowerPICC)置管术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为ICU重症患者进行置管和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科于2013年10月10~2014年7月期间收治了12例有需求进行超声引导下留置双腔高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症患者,在高压双腔PICC(PowerPICC)置管术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的配合下,观察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12例患者成功上臂置管,常规维护,并发症少。结论PowerPICC能够满足危重症患者快速输液、长期静脉治疗、多通道给药、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全面要求,达到"多通道,一针式"完成ICU危重症患者静脉治疗目的。

  • 标签: PowerPICC ICU患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PICC导管在结直肠癌患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首次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经高压PICC导管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而对照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行增强CT检查时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护理耗时及导管维护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剂的外渗发生率(0vs.5%,P=0.022),护理耗时[(6.36±7.71)分钟/次诋(13.32±3.29)分钟/次,P=0.001],导管维护费用[(1186.31±165.36)元/次眠(1250.25±170.67)元/次.P=0.039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经高压PICC导管行增强CT检查,能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减少护理时数.降低维护费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耐高压PICC导管 增强CT 疗效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多种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大,静脉滴注治疗期间常需辅助使用止吐、护肝降酶等药物,由于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故临床多需要建立双通道静脉给药途径,这样不但增加静脉负担和患者痛苦程度,且静脉炎发生率也会明显升高,对患者活动也造成一定的限制[1]。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 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型PICC堵管的最佳干预策略。方法回顾2012年8月前未采用集束干预策略的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患者45例,选择2012年8月后开展集束干预策略的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患者52例,比较集束干预前后高压注射型PICC堵管发生率。结果集束干预前高压注射型PICC堵管率为24.4%,集束干预后高压注射型PICC堵管降至11.5%。结论实施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高压注射型PICC堵管的发生。

  • 标签: 耐高压注射型PICC 堵管 导管插入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腔高压导管堵塞是否与使用不同种类输液接头有关。方法将270例留置双腔高压PICC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90例,A组使用正压无针输液接头连接,B组使用肝素帽连接,C组使用分隔膜无针输液接头连接。结果导管堵塞发生率为A组0.00%,B组为6.67%,C组为6.67%,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4)。结论使用正压输液接头能有效预防高压双腔导堵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耐高压双腔导管 导管堵塞 非计划拔管 输液接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病科PICC导管留置导管移位原因和对策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47例置管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其PICC导管移位原因并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对策干预。结果在147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中,其中共出现21例发生导管移位,8例滞留在外周静脉,13例误入颈内静脉。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体位不当、过度活动、固定不牢、情绪紧张等。结论PICC导管留置导管移位使临床中常出现的并发症,应加强护理对策干预,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防止出现移位。

  • 标签: PICC 留置导管移位 对策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高压双腔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三向瓣膜单腔PICC进行药物滴注,观察组使用高压双腔PICC途径给药,观察两组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留置PICC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穿刺渗血发生率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双腔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能够明显降低穿刺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结直肠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PICC固定方法,以降低导管移位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106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采用导管固定方法为将体外导管呈“S”型放置,用无菌透明胶布固定导管圆盘部分,并外贴透明敷料,再交叉固定导管和透明敷料,记录胶贴标注穿刺者姓名、日期及臂围贴于透明敷贴上缘。结果本组导管向血管内移位0例,发生率为零,导管向穿刺点外移位2例,发生率为1.89%,导管断裂0例。结论改进后的导管固定方法,明显减少了PICC导管移位和折管断裂的发生率,保证了管道的正常使用及病人的安全。

  • 标签: PICC 固定方法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新型高压PICC导管用于CT增强检查对比剂通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已完成新型高压PICC管(Power PICC SOLO)置管且需要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其中选用新型高压PICC管作为对比剂注射通路的患者30例为PICC管组,其余30例患者为常规组,采用放射科常规高压静脉留置针作为对比剂通路。进行CT增强扫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影像检查图片质量,包括总体和肝脏、肺血管质量以及侧支、伪影情况。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和图片总体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两组伪影评价中,PICC管组的锁骨下动脉、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分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的侧支血管及反流情况显著低于PICC组(P<0.01)。结论新型高压PICC作为影像增强检查对比剂注射通路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图像质量好。

  • 标签: 耐高压PICC CT 影像检查 对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