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腔肿物切除后引起的甲腔皮肤缺损,通过局部转移修复缺损的手术方法。对8例甲腔肿物切除后,采用局部修复。效果满意。结果8例甲腔肿物切除后,修复,成活好,缺损修复满意,无甲腔变形,外耳道狭窄。结论局部组织转移修复甲腔缺损成活率高,无外耳道狭窄发生。色泽接近甲腔肤色。供区瘢痕小切口蔽可避免甲腔变形狭窄。

  • 标签: 耳前局部皮瓣 耳甲腔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局部穿支修复股外侧供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急诊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 cm×7.5 cm~8.5 cm×12.0 cm,采用股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设计穿支血管蒂顺行推进、逆行旋转等修复股外侧供区。股外侧大小为5.5 cm×8.0 cm~9.0 cm×12.5 cm,局部穿支的大小为2.0 cm×3.0 cm~5.0 cm×8.0 cm。结果术后均存活良好。随访时间为8~19个月,平均14.5个月。前臂或手部及股外侧供区修复后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感觉未见明显减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结论局部穿支修复股外侧供区,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是股外侧供区有效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穿支 皮瓣供区
  • 简介:摘要鼻尖缺损对容貌影响明显,重建较为困难。2021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诊治1例人咬伤后鼻尖软组织缺损病例,男,44岁,采用颞浅动静脉为血管蒂的游离重建鼻尖,以面动静脉终末支为受区血管,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蒂。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抗凝、解痉治疗。顺利成活,3个月后随访,切口瘢痕不明显,再造鼻尖外观满意。

  • 标签: 鼻畸形,获得性 鼻成形术 游离皮瓣 超级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肋软骨片支撑结合局部转移矫正隐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对14例(19)隐畸形患者应用肋软骨片支撑结合局部转移矫正法行手术治疗。采取部分第7肋软骨,雕刻成扇形软骨片,植于耳后软骨上,松解展开畸形耳软骨,耳后设计“M”形切口,旋转覆盖创面。结果14例患者术后拆线隐畸形均得到矫正,外观满意。有1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耳轮边缘破溃,经修补后愈合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3年,14例患者矫正后耳廓外形无明显改变。结论肋软骨片支撑结合局部转移矫正术式能够使隐畸形得到充分矫正,术后远期效果满意,是对传统隐畸形矫正术式的重要补充。

  • 标签: 耳畸形, 先天性 隐耳 外科, 整形 外科皮瓣 肋软骨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窄蒂侧颌颈部修复面部深度烧伤创面的方法。方法对4例面部深度烧伤患者采取窄蒂侧颌颈部I期移植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效果。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4例患者,最大面积12cm×9cm,最小4cmZ5em。所有均成活。结论窄蒂侧颌颈部不带知名血管,打破带蒂随意的长宽比例,窄蒂移转方便,供血良好,厚薄适宜,且与面部色泽协调一致,功能和外形良好,修复后外形满意,是修复面部深度烧伤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面部深度烧伤 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的方法。方法设计侧颌颈部窄蒂转移修复颊面部皮肤缺损。辩最大11cm×8cm,最小5cmx2cm,蒂长1~5cm,蒂宽1.0—2.5cm。结果侧领部窄蒂辩治疗颊面部皮肤缺损18例辩全部成活。结论本辩血供良好,长宽比例及形状可随面部缺损随意设计,修复后外形满意,是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侧颌颈部 面部皮肤缺损 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菱形带蒂转移术修复瘘管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先天性瘘管患者采用移植进行修复,术后严密观察的血运情况。结果带蒂修补全部成活,的质地色泽与周边正常。结论移植的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情况,手术治疗后美容效果满意。

  • 标签: 带蒂皮瓣 移植 耳前瘘管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局部在面部皮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83例面部皮肤肿物患者,切除后设计局部进行缺损修复,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修复效果。结果除5例出现伤口分泌物或浅表溃疡外,其余均1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到71例,恢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局部是修复面部皮肤手术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局部皮瓣 修复 面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和游离股外侧结合腓骨重建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二科共收治足胫侧列缺损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修复,设为观察组;另外11例采用股外侧结合腓骨修复,设为对照组。一期手术2组均为清创后采用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及脱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二期重建足胫侧列缺损时,观察组采用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游离股外侧结合腓骨进行修复。观察是否成活、是否有血管危象和感染发生;通过定期门诊复查、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4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其中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以下,计算患者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分别在术后6、12、24个月对2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术后所有均成活。对照组1例分别于术后1、2 d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缓解。观察组1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静脉滴注抗生素后缓解。术后24个月足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优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0.9%;对照组:优1例,良3例,可7例,优良率36.4%。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24)。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8.0(4.0, 8.0)、12.0(12.0, 16.0)和16.0(16.0, 16.0)分;对照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4.0(4.0, 4.0)、12.0(8.0, 12.0)和12.0(12.0, 12.0)分。相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65、-2.280、-3.031,P=0.030、0.023、0.002)。结论带血管的髂骨及腓骨为足部骨质缺损提供理想供骨;足底内侧为修复足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修复后足部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良好、外观满意、感觉功能恢复良好,足底皮肤耐磨。股外侧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虽能覆盖创面,但术后外观差,感觉恢复较差,易滑移及破溃。

  • 标签: 足损伤 外科皮瓣 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髂骨瓣 腓骨瓣 修复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老年人面部脂溢性角化症的适当方法.方法应用局部(包括斧型、三叶型、皮下蒂等)修复切除脂溢性角化后所致皮肤缺损12例(直径7mm~15mm).结果本组12例,随访10例,术后无坏死,形态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局部修复创面是治疗脂溢性角化症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应用 局部 皮下蒂皮瓣 治疗 脂溢性角化症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旋转治疗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局部旋转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程度的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创口均一期愈合,可恢复体力劳动。

  • 标签: 局部 旋转皮瓣 胫骨内 固定钢板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臀部局部转移舌形修复骶尾部褥疮。结果术合随访6-18个月,所有褥疮均在6周内取得良好愈合。结论应用臀部局部转移舌形修复褥疮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技术要求不高,适合推广。

  • 标签: 骶尾部褥疮
  • 简介:临床上,股外侧(tALT)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有不损伤大动脉的风险,功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该文旨在评价股外侧与前臂桡侧(RFFF)修复口腔缺损后供区的美学效果。对2003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42例口腔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4岁,所有患者接受显微外科组织重建。17例应用RFFF。25例应用tALT。结果:RFFF组成功率94.2%。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桡侧皮瓣 供区并发症 皮瓣修复 口腔缺损 美学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胫动脉逆行转移修复足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胫动脉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修复足皮肤缺损,胫供区直接缝合或用腹股沟全厚打包植皮。结果7例胫动脉及植皮全部成活。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胫动脉逆行转移修复足缺损可行,取材方便、操作安全。

  • 标签: 胫前动脉 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小腿中下段由于血运较差,是外伤和下肢溃疡好发部位。外伤和溃疡经常导致皮肤坏死,小腿中下部胫骨外露。小腿外侧位于小腿中上部外侧面,血管表浅恒定,切取方便。可顺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上部及膝部创面,也可逆行转移修复足踝及小腿下部创面,切取后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自2003年起我们用小腿外侧修复小腿中部缺损3例获得成功。

  • 标签: 小腿中下段 皮瓣修复 外侧面 缺损 小腿前外侧皮瓣 下肢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力穿支修复股外侧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宿迁市第三医院修复重建显微外科中心因外伤或瘢痕切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神经等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临床资料。设计并切取游离股外侧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从股外侧供区邻近的4个区域(股内侧、股外侧近端、股外侧远端和髂腹股沟)选择切取接力穿支修复股外侧供区创面,接力穿支的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随访股外侧、接力穿支及其供区外形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年龄15~65岁,平均37.3岁。股外侧切取面积为12.0 cm×10.0 cm~20.0 cm×13.0 cm。修复股外侧供区切取的邻近接力穿支区域为股内侧13例,股外侧远端5例,股外侧近端6例,髂腹股沟4例。接力穿支切取面积为6.0 cm×5.0 cm~11.0 cm×7.5 cm。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4.8个月,28例股外侧和26例接力穿支完全成活,另2例接力穿支远端术后2周分别出现1.0 cm×2.0 cm和1.5 cm×1.5 cm小面积坏死,分别经换药3周和4周后愈合。股外侧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稍臃肿,功能良好;接力穿支质地、色泽、厚度与股外侧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其供区仅留线性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通过优化股外侧和接力穿支设计,采用接力穿支修复股外侧供区,能够减小股外侧供区损伤,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股前外侧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