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分析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类别,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防治职业,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厂房设计、职业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补充措施补充完善后,均可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属于职业危害严重的项目,判定该煤矿为职业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

  • 标签: 煤矿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识别、分析某新建年加工高附加值的电镀铝铜铸件、五金件6000t(150000m^2)项目职业因素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前处理线、吊镀锌自动线、镀镍铬自动线及喷漆岗位、污水处理线的盐酸、硫酸、氢氧化钠、铬酸盐、硫酸镍、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分别为〈0.15、〈0.15、〈O.23、〈O.05、〈O.014、〈0.97、〈0.97、〈0.99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且均属于0级作业(相对无害作业);噪声分别为78.1-78.2、72.4-72.6、77.5-77.6、75.2-75.2dB(A),属于0级作业(安全作业)。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严重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工作场所职业、辅助用室及应急救援等均符合基本卫生学要求;职业控制措施基本有效。

  • 标签: 电镀 建设项目 职业病 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通过工作场所职业作业分级,评价某天然气产能建设项目职业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化学物工作场所职业作业分级均为0级;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其他工作场所噪声作业分级均为0级。结论该项目职业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的职业控制措施。

  • 标签: 天然气 职业病危害 分级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阻燃剂生产企业技改项目职业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进一步提高卫生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及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用检验检测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因素的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结论认真执行职业防治法,可降低企业风险,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公司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改工程项目职业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粉尘定点4个,个体15个,数据合格率100%;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定点各5个,数据合格率100%;个体噪声5个,数据合格率33.3%;高温6个,数据合格率100%。结论粉尘、CO、NO2、噪声、高温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因素。

  • 标签: 节约和替代石油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识别与分析某市地铁施工期的职业因素,探讨风险评估法中预先危险分析法在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的相应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对该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因素进行评价,探讨施工阶段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结果该项目预先危险分析结果显示隧道铺装单元和辅助单元的危险等级为1级,隧道采挖单元、地面或隧道电焊单元及隧道装修单元的危险等级为3级,隧道采挖单元的危险等级为4级。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和建议企业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及日常管理中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降低工作场所毒物的浓度。

  • 标签: 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 预先危险分析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卫生部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72.273万例,其中尘肺病65.3万例。尘肺病例数占职业总数的90%以上。

  • 标签: 职业病防治 社会政策 2009年 卫生部
  • 简介:为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粗糙性和主观性,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效率,运用集对分析原理系统地展开分析和评价。通过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作业人员、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设备设施和管理为1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集对分析法中同异反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异反评价模型。将12项2级指标作为输入节点进行联系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评价对象的职业危害状况处于"达标",与该企业实际状况相符合,应重点加强通风除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 标签: 职业卫生工程 职业危害 综合评价 同异反模型 煤矿
  • 简介:珠宝加工过程主是把琥珀、石英、水晶等材料加工成珠宝、钟表配件、首饰等产品。在生过程中要把几公斤重的大石头切割成小块。然后雕刻成精美的雕刻品.作业期间不仅粉尘浓度大、噪音大,还使用氰化物、苯系物(苯、甲苯、二甲)、甲醇等化学物品.这些因素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发职业

  • 标签: 加工过程 职业危害 珠宝 材料加工 化学物品 氰化物
  • 简介:摘要我国是职业严重的国家,职业患者维权之路也走得异常艰辛。在我国职业防治工作中,存在着企业和劳动者对职业防治法观念淡薄,职业防治源头控制机制尚未形成、劳动用工管理混乱、职业患者维权难过鉴定关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职业防治上,要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防治职业的系统工程,建立预防控制职业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职业的鉴定程序,重视并发挥行业协会在职业防治方面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鉴定职业病维权对策
  • 简介:肩部损伤发病率:高影响度:大主要损伤有肩袖炎、肱三头肌长头肌腱炎等。多见于肩部活动范围大的蝶泳、仰泳、自由泳项目,以自由泳为最常见。不正确的抱水技术和小肌肉群力量的欠缺,加之疲劳的积累,易产生所谓的“游泳肩”。对于每天要进行上万米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肩部损伤无疑像带上了一副枷锁,有时会因此造成技术特点的改变。

  • 标签: 游泳运动员 职业病 肱三头肌 活动范围 小肌肉群 自由泳
  • 简介:摘要目的行之有效的做好职业网络直报工作。方法根据目前实际工作,对现行的职业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分析,提出思考。结果职业网络直报系统存在多种问题系统不稳定、报告卡准确性较低、直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等,直报工作实际操作较困难。结论加强网报系统建设,优化直报工作环境才能更好地做好直报工作。

  • 标签: 职业卫生 职业病网络直报 健康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ICU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机械性损伤的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ICU护士和患者的安全,从已知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行积极综合防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降低职业性疾患的发生,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 标签: ICU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观察实施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探讨糖尿病关于健康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社区21例患有糖尿病的居民,在其治疗过程中,针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为期一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在各方面的变化,如血糖水平、知识掌握等。结果经过一年的干预管理,所选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也比以前多,生活方式更加科学。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自身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妇科门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血液体液的污染,消毒剂、消毒器械使用不正确,保护意识淡漠等造成妇科门诊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可采取的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习惯、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职业暴露。

  • 标签: 妇科 门诊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减少企业职业危害事故,降低工人职业发病率。方法对职业危害岗位进行现场调查、检测。结果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石墨粉尘、有机粉尘、CaCO3粉尘、干粉粉尘、煤尘等)、甲醛、焦亚硫酸钠、NaOH、NO2、噪声、高温、热辐射等;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的合格率分别是97%、96%、96%。结论该企业部分职业危害因素偏高,有潜在的职业危害,需要加大职业防护投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杜绝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化工企业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危害因素及其防护对策。方法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职业危害因素。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可减少职业危害的损伤。结论了解职业危险因素,采取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护士的职业伤害,最大限度地保护护士和患者的安全,达到职业安全防护目的。

  • 标签: 肝胆外科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