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肉鸡猝死综合又称为肉鸡急性死亡综合急性心脏病以及“翻跳病”,是肉鸡生产过程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急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病鸡突然发病死亡。本文主要从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合理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本病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肉鸡猝死综合征 肉鸡急性死亡综合征 防治
  • 简介: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SAR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为SARS重症病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4月底收治的5例确诊非典的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病例均为男性,平均49岁,从发病到入院平均7.6d,从住院到确诊平均1.2d;从住院到死亡平均14.4d,从发病到死亡平均为22d。死亡病例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均明显升高,多数病人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降低(4/5),血红蛋白均呈进行性下降。死亡病人除已见报道的ALT、AST、LDH、CK升高及低钙血症外,GLU均明显高于正常而ALB均明显降低;大多数病人TP、PA等多项生化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而脱氧血红蛋白百分率(HHb)明显上升,同时伴有低磷、低镁血症。结论SARS死亡病例多项实验室指标均会出现明显异常,动态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SARS病人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死亡病例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医学界已经发现肥胖常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现象并存,这些现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发生了障碍,因此早期把这些临床现象称为“代谢障碍综合”,以后逐渐发现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人群,很容易发展引起勤脉粥样硬化,发展到罹患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1998年WHO专家组将上述的临床症群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Syndrome,MS)”。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现象 代谢障碍 脉粥样硬化
  • 简介:肉鸡养殖中,肉鸡腹水综合属常见多发病。此病诱因复杂,通常被认为是多种致病因子作用的结果。比如:饲养环境差,空气中缺氧;饲喂质量差,饮水、饮食不善;频繁连续用药,损伤实质器官;营养代谢加速,加重器官压力;肉鸡特殊生理特征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此病的预防应尽早采取措施。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应及早隔离诊治,采取综合疗法要控制肉鸡生长速度、加强通风换气、改善环境条件、执行科学的卫生防疫制度等等。

  • 标签: 肉鸡腹水综合征 防控 病因
  • 简介:1发病情况太康县某养殖户饲养肉鸡5000羽,从20日龄左右开始发病.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部分病鸡头部震颤,惊叫,然后瘫痪。鸡群发病率10%左右,每天死亡8~10只。

  • 标签: 肠毒综合征 肉鸡 诊治 发病情况 养殖户 太康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PARDS)死亡风险因素。方法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婴幼儿中重度PARDS疗效分析”所建立的临床数据库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回顾性病例总结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中国14家三甲医院PICU的101例中重度PARDS婴幼儿的死亡风险因素。根据患儿出PICU时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氧合指数、机械通气等临床资料差异。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氧合指数预测病死率的准确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死亡风险因素。结果101例中重度PARDS婴幼儿中男63例(62.4%)、女38例(37.6%),年龄为(12±8)月龄。死亡组患儿23例,存活组患儿78例。死亡组中合并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患儿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2%(12/23)比29.5%(23/78),30.4%(7/23)比11.5%(9/78),χ2=4.04、4.76,P=0.045、0.029],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低于存活组[8.7%(2/23)比 41.0%(32/78),χ2=8.31,P=0.004]。年龄、性别、小儿危重症评分、PARDS病因、机械通气模式、72 h内液体平衡情况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PARDS治疗第1~3天氧合指数值均高于存活组[11.9(8.3,17.1)比15.5(11.7,23.0)、10.1(7.6,16.6)比14.8(9.3,26.2)、9.2(6.6,16.6)比 16.7(11.2,31.4),Z=-2.70、-2.52、-3.79,均P<0.05]。死亡组治疗3 d后氧合指数改善程度较存活组更差[0.03(-0.32,0.31)比 0.32(-0.02,0.56),Z=-2.49,P=0.013]。ROC曲线分析示第3天的氧合指数值对中重度婴幼儿PARDS死亡预测的准确度较好(曲线下面积=0.76,标准误=0.05,95%CI 0.65~0.87,P<0.001);当氧合指数取值11.1时,灵敏度78.3%(95%CI 58.1%~90.3%),特异度60.3%(95%CI 49.2%~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小儿危重病评分和72 h内液体负荷情况后,未使用PS(OR=11.26,95%CI 2.19~57.95,P=0.004)、第3天氧合指数值(OR=7.93,95%CI 1.51~41.69,P=0.014)及免疫缺陷(OR=4.72,95%CI 1.17~19.02,P=0.029)均为PARD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PARDS婴幼儿病死率较高,合并免疫缺陷、未使用PS、确诊第3天OI值较高均为其死亡风险因素。PARDS确诊第3天氧合指数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死亡

  • 标签: 医院,儿科 重症监护病房 病死率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是肺水肿的一种形式,可以迅速导致呼吸衰竭。也称为休克肺、僵硬肺、白肺、湿肺或DaNang肺,它可继发于直接或间接性肺损伤。目的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综合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外伤后腕部正中神经急性受压并不常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临床上易被忽视,以至失去最佳手术时机,而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近期收治2例急性腕管综合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腕管综合征 腕部疼痛 诊断 治疗
  • 简介:急性腕管综合可由许多原因引起。腕管内压力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高,使正中神经受压于腕横韧带近侧缘,产生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自1985年2月~1994年10月收治五例。经及早治疗,效果满意。一、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均为男性,左腕3例,右腕2例。年龄18岁~42岁,外伤性月骨掌侧脱位2例;Colles骨折整复后腕关节屈曲尺偏位固定1例;急性化脓性滑囊炎1例;火枪伤1例。发现正中神经受压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36小时。均述患肢腕、手部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

  • 标签: 急性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受压 月骨掌侧脱位 腕横韧带 月骨脱位 COLLES骨折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属于常见的严重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侵袭,从而引起以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有专家认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护理方式等。

  • 标签: 护理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概念
  • 作者: 寇文丽石运生苟晓丽(包头市铁路医院心内科内蒙古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次要机制是斑块破裂和内膜损伤诱发血管收缩和痉挛,可以与血栓形成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约占ACS发生率的10%~20%。近年随着人们对ACS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人,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发展,使ACS的治疗手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还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2.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的弯曲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弯曲常,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所受的弯曲减少

  • 标签: 冠脉综合征 综合征预防 预防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