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张力障碍(dystonia)为一组临床综合征,系指主动与拮抗间歇性不协调收缩或过度的持续性收缩所引起的肢体重复性不自主运动和姿势异常,可伴有疼痛。其分类可按病因、发病年龄、受累部位等进行划分;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支持治疗,20世纪80年代后期,肉毒杆菌毒素开始用于多种张力障碍的治疗。最近的研究显示,外科手术尤其是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全身性和局限性张力障碍的治疗有效。

  • 标签: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脑深部电刺激术 药物治疗 肉毒杆菌毒素 外科手术 临床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障碍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论针对患者病情不同进行诊断及药物治疗。特发性张力障碍大多缓慢进展,通常起病后5~8年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并被迫卧床不起,往往于此后数年内死于肺炎等并发症。少数患者张力障碍症状长期稳定,较少进展,属特发性张力障碍不全型。流行性张力障碍预后良好,一般在常规治疗后2~3天内完全治愈,无复发。

  • 标签: 肌张力障碍 病因 诊断
  • 简介:摘要张力障碍持续状态是一种危及到生命需要紧急处理的综合征,有多种病因,常有触发因素。临床表现为持续强直或快速重复不规则扭动或抖动,异常痛苦。经紧急对症、镇静催眠、特异性治疗后缓解或持续恶化。常反复发生,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及身心负担。

  • 标签: 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张力障碍是一种在临床表型和基因型上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其诊断及治疗均面临诸多挑战。临床医师通过深入了解张力障碍各种病因的诊断及治疗,在医学实践过程中遵循个体化、精准化的诊治原则,联合应用口服药物、肉毒毒素注射、经颅磁刺激、外科手术、康复等治疗手段以谋求最佳疗效,有望达到减少不自主运动、纠正异常姿势、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文中参照新近国际运动障碍病协会张力障碍的诊断分类及治疗建议,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现状和专家观点,对张力障碍临床诊治规范的实施及基因检测应用分享观点,希望对神经科医生针对张力障碍的诊治决策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肌张力障碍 基因检测 肉毒毒素 脑深部电刺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张力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诊断与分类较为复杂,易导致临床工作中的误诊和漏诊。参考国际指南和共识,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现状和专家观点,经充分讨论后形成相关的共识意见,希望对张力障碍的诊断、分类与评价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参考,以利于易化并规范诊断流程,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 标签: 张力失调 诊断 分类 评价 共识
  • 简介:摘要张力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和康复治疗、口服药物、肉毒毒素注射和手术治疗等,以期达到减少不自主运动、纠正异常姿势、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本共识写作组参考国际指南和共识,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现状和专家观点,经充分讨论后形成了相关的共识意见,希望对张力障碍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肌张力 张力障碍 肉毒毒素类 脑深部电刺激 治疗 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在临床中又称为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颅脑血管突然劈裂或狭窄导致血液无法顺利进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而张力增高在临床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多出现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病发后患者可出现肢体痉挛,对其治疗效果、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以往临床针对脑卒中张力增高患者多采用西药治疗,即乙哌立松片,通过体质脊髓反射及抑制γ-运动神经元冲动来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则会引发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头晕乏力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则会出现休克、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血象异常等严重反应,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有必要选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治疗所引起的不适感。本文对脑卒中张力增高针灸治疗的进展进行研究,并分析疾病及治相关内容,旨在为提升脑卒中张力增高治疗水平提供帮助。

  • 标签: 脑卒中肌张力增高 针灸
  • 作者: 李阳红 唐北沙 郭纪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病学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长沙 410008
  • 简介:摘要阵挛-张力障碍综合征(myoclonus-dystonia syndrome,MDS)是张力障碍综合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以阵挛和张力障碍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障碍综合征,可伴有一定的精神症状,通常在儿童时期起病,阵挛和张力障碍多累及上肢、躯干和颈部。MDS的主要致病基因是ε-sarcoglycan基因(SGCE),目前该基因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MDS持续进展可致残,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痛苦。近年来,关于本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文中将从发病机制、临床表型、遗传学、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 标签: 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型 SGCE基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张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完善患儿DBS术前及术后张力障碍评分量表运动评分,完善全外显子测序检测。结果共收集32例运用DBS治疗的张力障碍患儿。其中男16例,女16例;12例采用苍白球内侧核靶点治疗,20例患儿采用丘脑底核靶点治疗。发现20例(62.5%)致病基因突变,包括PANK2 9例,KMT2B 3例,GNAO1 2例,GCDH 2例,PINK1、NDUFAF6、DYT27及ADCY5各1例。术后随访1个月~3年8个月,仅1例因家庭护理不当出现局部感染,术后缓解率波动在5.66%~95.92%。结论运用DBS治疗后张力障碍患儿均有一定程度缓解,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DBS是儿童张力障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 儿童肌张力障碍 致病基因 治疗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巴反应性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0年7月门诊或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多巴反应性张力障碍患者,面对面采集临床资料并门诊或电话随访,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族史、首发症状、就诊症状、诊断延误时间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共21例患者人组,男4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7.19±3.40)岁,平均诊断延误时间(13.76±11.38)年。均以肢体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20例(95.24%)呈现晨轻暮重现象,6例(28.57%)伴帕金森样症状,2例(9.52%)伴痉挛性截瘫;经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随访18例患者,仅1例治疗后仍遗留肢体残疾;3例失访。随访期间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平均维持剂量(175.35±113.51)mg/d,3例患者辅助应用盐酸苯海索(4.6mg/d)治疗。结论多巴反应性张力障碍患者多于儿童期以肢体张力障碍发病,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对于儿童张力障碍或青年帕金森样症状患者应行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诊断性治疗,以降低多巴反应性张力障碍的误诊率。

  • 标签: 张力失调 左旋多巴
  • 简介:摘要<正>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是红霉素第2代衍生物,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结构与红霉素相似,但在内酯环的9α位上加入1个甲胺基,内酯环扩展成15元环。使阿奇霉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

  • 标签: 阿奇霉素 临床作用 急性肌张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救治的中风后张力增高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而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上下张力力、活动能力以及有效治疗率几项指标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5.65%,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张力增高疗效显著,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GCE基因突变致阵挛-张力障碍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SGCE基因突变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9年8月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阵挛-张力障碍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并对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致病SGCE基因突变特点分析,总结临床特征。结果该家系中先证者为46岁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痉挛性斜颈及持续四肢阵挛,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SGCE基因chr7:94229984处出现突变(c.1011delA),为国内外未见报道的移码突变。继之对8名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法测序,在先证者大姐、二哥、侄孙均检出该同一位点的杂合突变,且都具有类似阵挛、张力障碍等症状。先证者的二侄女、侄孙女亦为突变基因携带者,但未出现相应症状。结论阵挛-张力障碍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阵挛和张力障碍,具有异质性及母本印记的特点。SGCE基因c.1011delA移码突变为该家系致病突变。

  • 标签: 张力障碍 肌阵挛 突变 系谱 SGCE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锻炼对会阴切口的愈合及盆底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87例会阴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一对一盆底功能锻炼指导,通过入院时的全面评估、术前盆底功能锻炼方法指导、术后督促患者锻炼、出院后电话随访收集锻炼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患者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第5天拔出尿管后排尿及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自我评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一个月盆底张力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手术患者坚持盆底功能锻炼,可促进会阴切口的愈合,促进盆底张力的恢复。

  • 标签: 会阴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张力
  • 简介:采用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表面肌电图方法对张力障碍(dystonia)病人进行测定,观察电活动情况,评价肌电图在检出异常肌肉中的价值。

  • 标签: 肌电图 肌张力障碍 群化电位
  • 简介:张力障碍(dystonia)也称张力不全或紧张异常,是病人不能随意控制的骨骼的不正常动作的一种,是由于某种原因使身体骨骼的协同和拮抗的不协调、间歇性、持续性的收缩导致身体一部分或全部出现的扭曲、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和姿势异常的综合征.神经内科医生在临床上遇到以不自主多动为主要症状的张力障碍疾病的频率仅次于震颤麻痹.但在临床实践中有时诊断很困难,不易与其他形式的不自主多动相鉴别,有时易误诊.但如果掌握张力障碍的不自主多动及有关的一些常见疾病的特征,可减少误诊[1-4].

  • 标签: 肌张力障碍 诊断 治疗 临床分型 不自主多动
  • 简介:摘要儿童张力障碍持续状态是一种病死率高且目前临床认识不足的神经系统急症,避免诱因触发,尽早识别,早期处理,对于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对儿童张力障碍持续状态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 代谢 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