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内和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胃癌切除术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外营养组(PN组)和内营养组(EN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EN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腹泻和腹涨发生少于PN组,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可成为胃癌术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 标签: 胃癌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外营养(PN)联合早期内营养(EN)与单纯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其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2013年间50例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接受外营养与早期内营养(EN+PN),对照组23例仅行单纯内营养(EN),检测患者术前、术后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BMI、胃切除方式、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8天体重均有下降,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体重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指标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均降低,术后3天开始回升,观察组术后7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外营养与早期内营养联合应用较单纯内营养更具优越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

  • 标签: 胃癌 围手术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高血压患者在无痛镜检查与普通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无痛镜组(A组,n=50)普通镜组(B组,n=50)A组由手背静脉推注异丙酚2.0mg/kg的方法检查,B组按普通镜在心电监测下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检查前后不同时点的血压记录,操作时间,离院时间。结果A组患者在麻醉后血压心率开始下降(P<0.01>B组在检查中血压和心率较检查前明显上升(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做结肠镜检查时应优先选择无痛镜。

  • 标签: 高血压 无痛肠镜 异丙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营养联合内喂养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测量早产儿出生后10天和1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并记录并发症发生例数及相关临床指标。数据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后1月时的体重上升幅度、达到完全内喂养的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外营养的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外营养加30mL/(kg?d)的喂养添加量更有助于早产儿体格发育和尽早建立完全内营养。结论外营养加30mL/(kg?d)的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和体格发育,并尽快达到完全内喂养,缩短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和外营养的时间,且不增加早产儿喂养的相关并发症,尤其是不会增加NEC的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坏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2年近5年内29例手术治疗的坏死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坏死切除+吻合或者造瘘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各种原因放弃治疗5例,治愈23例,治愈率79.3%。结论坏死病情凶险,并发症多,腹部CT检查对坏死可提供相对早的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探查是治疗关键。

  • 标签: 肠坏死 肠切除术 腹部CT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行早期内营养与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内容。方法将38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行早期内营养的患者作为甲组;同时将另36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行早期外营养的患者作为乙组。两组的护理方式都相同。对比两组鸣音恢复的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总结护理内容。结果两组相比,以甲组的鸣音恢复的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结论对全胃切除患者而言,术后早期给予内营养的效果更好。无论是内营养还是外营养护理都应以心理护理、管道护理、营养液输注护理、病情观察为主。

  • 标签: 全胃切除 早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炎症性病与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情况,探索两者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面的相同及不同之处。方法用实证法、回顾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研究两者在临床表现和镜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结果炎症性病与激综合征分别是两类不同的肠道系统病症,但通过近年来相关的专家的研究发现,两者无论是从临床观察还是从基础研究均可发现两者之间的发病机理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炎症性病与易激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肠道系统急性病症,但两者之间的发病机理存在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为今后两种疾病的治疗、诊断、随访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下一步研究胃肠道系统功能性的疾病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内营养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将62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内营养组(EN组)和外营养组(PN组),EN组共342例,PN组286例,分别于术后24h内开始行EN与PN,考察两组术前1天与术后10天的体重、血常规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及营养支持费用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期间均无死亡,EN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下降的幅度均小于PN组,作为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计数EN组较PN组恢复升高更快(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EN组较PN组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支持费用均小于PN组(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EN安全、可靠且较PN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及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粘膜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大鼠缺血40分钟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的四个时相点,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肠系膜组织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利用MTT测定PP淋巴结、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增值活力。结果缺血再灌注后粘膜中sIgA含量以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之后粘膜的免疫功能下降。

  • 标签: 肠缺血 再灌注 肠粘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从患者营养状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支持护理工作量多方面进行分析,对危重症患者早期内与外营养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重症患者116例,根据不同的营养补给方式进行分组,采用内营养的58例患者为内营养组,采用外营养的58例患者为外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及患者营养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内营养组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高血糖,二重感染,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2.07%、3.45%、5.17%、3.45%、5.17%、大大低于对照组,腹泻、腹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减轻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是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支持护理
  • 简介:综述脑-轴与脑-互动、orexin、脑-互动与易激综合征(IBS)三者的密切关系,艾灸调节胃肠动力和镇痛作用机制。认为orexin及脑-互动对IB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脑-轴是艾灸治疗IBS机制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IBS) 脑-肠互动 OREXIN 艾灸疗法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分析我科于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47例小儿造瘘术后护理经验,归纳总结减少小儿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提高患儿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 肠造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肠套叠行切除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8例患儿,皆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待,这些患儿经肠套叠手术治疗无效后行切除,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方法可行性与效果。结果18例患儿中6例结肠切除结肠端端吻合、8例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4例回盲部与部分结肠切除回结端端吻合:18例患儿术后恢复比较良好,伤口愈合良好17例,并无狭窄、瘘等发生,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其中5例较术前出现明显稀便、1例刀口感染(经换药与再次缝合痊愈)、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再次手术松解粘连带并痊愈)。结论肠套叠患儿若行手术治疗无效可采取切除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在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上都比较良好,并且皆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肠套叠 肠切除 患儿 疗效
  • 简介:总结了无痛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耐心的心理辅导及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的观察与默契的配合、术后具体的健康指导等措施.认为术前、术中、术后做好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检查安全性与成功率的有力保证.

  • 标签: 消化道 肠镜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内营养联合外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2012年6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根据术后营养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给予内营养联合外营养,对照组给予全外营养,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结果联合营养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外营养组(P<0.05),并发症两者相似,疗效满意。结论早期内营养联合外营养应用于大肠癌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营养作用,是大肠癌患者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

  • 标签: 结直肠癌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重症患者营养不良增加了死亡率、住院时间和获得感染的风险。为了解决危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及其衍生问题,营养支持特别是内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即是系统研究内营养支持的概念、特点与最新发展,希望能对临床医学有所裨益。

  • 标签: 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