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代理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2002—2004年间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制衡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主要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现金股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第二大股东在对待现金股利的态度上,具有两面性;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度的提高,可以制约第一大股东的“利益输送”效应。

  • 标签: 现金股利 股权结构 股权制衡
  • 简介: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二部分对股权制衡程度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所以本文选取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 标签: 价值关系 公司价值 关系研究
  • 简介:利用201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预测值计算股权融资成本,并以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盈余质量、股权融资成本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盈余质量能降低公司内外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显著提高投资效率,而股权融资成本与投资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股权融资成本在盈余质量和投资效率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高股权融资成本使盈余质量对投资效率的作用下降。

  • 标签: 盈余质量 股权融资成本 投资效率 调节作用
  • 简介: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诸多改革都涉及利益分配,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对于评判改革的成败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借鉴社会学理论,从中小流通股东角度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投资者关系问题。本文为流通股东对股改程序公正的理解寻找了两个前因:信息披露和反馈的及时性以及流通股东潜在的影响力。研究发现。提高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流通股东的潜在影响力可以改善流通股东对程序公正的理解,可以改善投资者关系。研究同时发现,流通股东对程序公正的理解是信息反馈及时性和流通股东潜在影响力对投资者关系的中介变量。最后,本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 标签: 股权分置改革 程序公正 投资者关系
  • 简介:摘要:现代公司体系中,股东通过股东大会任命董事会并授予公司职权,董事会通过组织管理层从而实现对公司的治理。权力的两次下放使得公司可能出现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公司治理出现了新态势。不同股权结构会影响股东大会的决策情况,从而使得股东大会对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的控制力发生变化。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内生关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内生关系
  • 简介:本文以2002-2004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决策行为及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经验证据。

  • 标签: 股权结构 现金持有量 公司治理
  • 简介: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家公司为了更好地发展公司,推出了经理人的股票期权,从此股权激励产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股权激励在西方国家得到大范围推广。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股权激励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且被誉为企业激励的“金手铐”。虽然股权激励在我国引进相对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最近这些年国家在股权激励方面颁布了许多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清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 标签: 股票期权 高管持股比例 证券市场 业绩指标 西方国家 激励水平
  • 简介:一、引言近年来,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学者们的关注要点在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即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却鲜有文献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三者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原因在于:内部控制与股权结构都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三者其实形成了一种合作博弈的关系,将三者结合起来将更有利于探索公司绩效以及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内部控制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度 权益乘数 营业收入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采集了2004~2005年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股权集中度的大小采取分段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N字型”结构。这说明在我国,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最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而股权高度集中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我们还发现,当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 标签: 股权集中度 公司绩效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简介:如何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或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一直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多年来公司治理实践表明,对管理层进行激励是减少代理成本的有效措施。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做了简短的述评,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管理层激励提供了借鉴的基础。

  • 标签: 股权激励 公司绩效 管理层持股
  • 简介:基于股权结构内生性的假定,采用面板数据动态地研究了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对股权制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中小股东并不把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至少是正常派现)视为控股股东的掏空方式,在控股股东完全控制的上市公司这种情况更为显著。考虑到股权结构在静态指标上表现出外生性的一面,同时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派现水平之间存在着联动作用:派现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度越低;股权制衡度越低,上市公司的派现水平越高。

  • 标签: 股权制衡 派现水平 控股股东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形备而实未至”的问题目渐突出。如果不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那么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将面临很大困难。尽管国家曾经出台了减持国有股和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等有关政策法规,试图在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方面有所作为,但任何一项政策的落实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优化股权结构、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工作就显得十分紧迫,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投资者、监管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 标签: 公司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优化 企业经营管理者 公司法人治理 减持国有股
  • 简介:本文综合利用了Logit模型、主成分分析,以及DEA方法,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自1990年-2012年1790家上司公司的数据,实证了这些企业融资约束、股权集中与创新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企业所有权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首先,国有企业出于“父爱主义”和“政治偏向性借贷秩序”的思考,使得其缺乏融资约束对创新效率的促进机制,而在民营企业中,融资约束对创新效率的正面影响则较为显著;其次,由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问题的存在,在国有企业中股权集中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而在民营企业中则表现为正相关;再次,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的规模越大,其创新的效率也越高,这表明大企业在整合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始终具备优势;最后,考虑到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背景,其利润水平不一定与创新效率挂钩,但是对民营企业来说,其利润水平却与创新效率联系密切.

  • 标签: 融资约束 股权集中 创新效率 所有权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简介: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2和2003年数据,分析经营者股权激励现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比例低。持股水平不一,行业问有差异;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与公司规模基本是负相关关系,也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显示,经营者持股与公司绩效间存在一元线性关系

  • 标签: 股权激励 经营绩效 上市公司
  • 简介:摘要:公司股权结构设计与企业治理效益关系是近年来在学术界和实际应用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决策和发展的方向与效率。通过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发挥股东作用、引导公司决策者行为,提高企业治理效益。

  • 标签: 公司股权 结构设计 企业治理 效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