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旋入钉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有限切开复位肱骨旋入钉固定治疗78例肱骨骨折患者。结果所有78患者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问为22~47min,平均31.8min,术中出血量为21~29ml,平均39.5ml,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末次随访时按Neer2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2例,良33例,可3例,优良率为96.2%。结论肱骨旋入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旋入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骨头骨折肱骨滑车骨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肱骨小头骨折肱骨滑车骨折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手术的方法对其进行肱骨小头骨折肱骨滑车骨折治疗,手术所采用的治疗器具均是采用可吸收的螺钉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切口均I期愈合,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个月。骨骼的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时长8.7周;并且没有血管、神经症状发生,也没有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肱骨小头缺血坏死的情况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能够有效治愈肱骨小头骨折肱骨滑车骨折病症,不仅能够减少骨折愈合的时间,还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对病人的伤害,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因而,可以广泛的运用到类似的骨折病例中。

  • 标签: 肱骨小头骨折 肱骨滑车骨折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 切开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肱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本文对本院的31名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对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及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得出了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能够加速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结论。

  • 标签: 肱骨 骨折 比较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由于该骨折为近关节骨折,进而使得骨折部位极易与附近的软组织发生粘连进而到肩凝,影响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因此肱骨外科颈骨折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类骨折治疗方案较多,加之近年来传统医学的兴起,使得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方案更加完善。本次研究将就近年来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肱骨近端骨折历来属于骨创伤医疗中的重点、难点。目前临床上对这类骨折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的处理措施等方面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通过对肱骨近端骨折相关的治疗进展的探究、分析有助于找到该类骨创伤的有效治疗途径和相关的处理方法。

  • 标签: 肱骨 近端骨折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肱骨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部位之一,肱骨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3%。目前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外固定支架、钢板及髓内钉治疗等,保守治疗有传统的小夹板以及石膏固定等,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其生物机制各有不同,实现骨愈合的方法各有其相应的适应症,临床治疗需要慎重考量,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随着对肱骨干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和内固定材料的开发,肱骨骨折治疗理念和方法有了新的进展。

  • 标签: 肱骨骨折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肱骨近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案很多,但至今尚无统一的金标准,大多数的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功能,而对于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试就该领域相关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肱骨髁间骨折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16~54岁,平均29岁。闭合伤32例,开放伤3例,合并尺神经损伤2例,肘关节脱位3例。左侧19例,右侧16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18例、平地跌伤4例、砸伤1例。按Riseborough分类,度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关节面平整;度骨折块有移位,但两髁无分离及旋转,关节面基本平整;度骨折块分离并有旋转移位,关节面破坏;度胫骨髁部粉碎成3块以上,关节面破坏严重。本组度12例、度18例、度5例。螺钉横贯加钢板“八”字形固定16例,AO螺钉固定12例,克氏针加14号丝线捆扎固定7例。受伤到手术时间:2例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10例小于8h,12例小于14h,8例小于24h,5例小于7d。结果本组34例获得随访,占97%,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1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尺神经损伤1例6个月完全恢复,另1例9个月完全恢复。疗效按文献评定标准:优18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5%。疗效与手术时机关系:伤后小于24h的29例,优良率85%;小于7d的5例,占15%。结论经尺骨鹰嘴斜行截骨入路具有显露充分、不损伤关节面、利于不同的内固定操作的优点。钢板“八”字形固定、AO螺钉固定、克氏针加14号丝线捆扎固定都具有手术简单、时间短、固定可靠的优点,都是较好的固定方法。

  • 标签: 肱骨 髁间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肱骨髁间骨折为肘关节常见的严重损伤,大多数为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困难且疗效不佳,切开复位尚未有最佳内固定方式导致使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佳、骨不连或畸形愈合时有发生。目前有多种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可供选择,但尚无明确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肱骨骨折 手术入路 钢板内固定 功能锻炼
  • 简介:[摘 要] 近年来肱骨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无手术指征的简单骨折,保守治疗仍是最佳选择,但由于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也被更多的采用,近年来微创手术是外科医生研究的重点,创伤小,并发症少,为肱骨骨折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本文将总结近年来肱骨骨折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综述。

  • 标签: [] 肱骨干骨折 MIPO 髓内钉
  • 简介:在我们处理的11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中臂丛神经损伤有2例,按Neer分型对其中11例四部分骨折伴有肱骨头粉碎者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11例均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3

  • 标签: 头置换 治疗老年 置换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治疗的11例DubberleyⅡb、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岁(24~71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ⅡB型7例,ⅢB型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固定。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35个月(平均16.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2.5-5.0个月)。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复位丢失。1例患者x线片示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平均屈曲活动度为121.2°(91.3°-142.2°),平均伸直活动度7.3°(4.5°~13.7°);前臂旋前81.4°(53.5°-91.2°),旋后79.8°(65.3°-84.7°)。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平均89.8分,其中优8例,良2例,中1例。结论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固定牢靠,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骨折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问题及相应分析。方法 通过对 2015年 1月到 2017年 8月收治并随访的 40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治疗,然后再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这些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访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一年左右,其肱骨近端的骨折情况均得到了愈合,按照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这些患者的肱骨情况进行了评分,其中达到优的有 24例,良 9例,合格 5例,差 2例,这其中优良率达到了 82.5%,并未出现断板、断钉这样的情况,也未发生骨头缺血坏死或者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式,骨缺损者取髂骨、人工骨植骨来进行治疗,并根据骨折类型及稳定性等指导功能锻炼可以使得患者的愈合情况更好,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 治疗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