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低饮食护理干预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为下一步临床应用与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2年期间,选我科住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疾病患者,共60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早期给予低饮食护理干预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患者有效18例(60.00%),B组患者有效24例(80.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低脂饮食 护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本研究是关于制备淀粉磷酸和两淀粉磷酸的。淀粉磷酸和两淀粉磷酸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应用,如作造纸的添加剂和施胶压榨部添加剂、天花板瓷砖添加剂、钻井流调节剂、粘度改性剂等。通常,生产淀粉磷酸糊的传统方法是由颗粒状得到。固态淀粉磷酸的生产方法如专利(美国)4,029,544,4,166,173及4,216,310描述的那样。

  • 标签: 淀粉磷酸脂 两性淀粉磷酸脂 制备 淀粉糊 磷酸盐 氧化处理
  • 简介:本文综述了联素的生物学效应,尤其是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及其与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脂联素 肾病 心血管
  • 简介:质沉积肌病(lipidstoragemyopathy,LSM)是肌肉中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所致质在肌纤维内沉积引起的一种肌肉疾病,临床以发作肌无力、易疲劳和运动不耐受为特点,为病理性综合征,属于脂肪酸氧化障碍(fattyacidoxidationdisorder)范畴。1969年Bradley等首次发现以肌纤维内脂肪滴大量增多为特点的质代谢肌病,

  • 标签: 脂质沉积性肌病 肌肉疾病 长链脂肪酸 脂肪酸氧化 代谢性肌病 代谢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糖高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肾病特点。方法选择20只大鼠,行1w的适应喂养后,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只划分。对照组饮用自来水,给予常规饲料喂养;观察组饮用12%果糖水,给予高糖高饮食喂养。均自由进水进食,在行8w高糖高饮食后,不禁水禁食12h,观察组给予30mg/kgSTZ一次腹腔注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实验4w后,观察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0w,观察组体重呈下降表现,对照组持续增加(P<0.05)。第10w,观察组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血压均明显增加(P<0.05)。24h尿蛋白定量增加也高于对照组(P<0.05)。葡萄糖灌胃后,两组血糖各时间点无差异,观察组血清胰岛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结论采用高糖高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肾病,结合STZ可对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成功制备,与糖尿病肾病典型特点符合,是理想的用于研究此类疾病的模型。

  • 标签: 高糖高脂饮食 诱导 2型糖尿病肾病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实施低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选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肾病疾病患者共72例,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行低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低脂饮食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报告1例IgA肾病合并膜肾病。患者临床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肾组织病理诊断为IgA肾病合并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相关肾病。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特异性抗体阳性,亦排除了IgA非特异性沉积的可能。经激素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快速缓解。提示对于膜肾病合并肾组织有IgA沉积的患者,除了需排除继发性膜肾病,鉴别IgA是否为特异性沉积亦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抑制剂使用。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受体,磷脂酶A2 诊断,鉴别 膜性肾病 半乳糖缺乏IgA1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沉积于肾脏并影响肾功能,导致肾小球硬化。此外,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活性氧生成也是糖尿病肾病发生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从代谢调控网络及代谢障碍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代谢障碍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脂代谢障碍 脂肪酸类 胆固醇 线粒体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2型糖尿病人群的不断扩大,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也在不断升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1型糖尿病重要死亡原因。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蛋白尿 血脂紊乱 他汀 贝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膜肾病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结论本病的确诊主要靠肾活检病理学。

  • 标签: 膜性肾病 诊断
  • 简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2个主要的突变基因(PKD1和PKD2)已被识别。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突变基因在2002年已被识别,它编码的是一种功能不详的蛋白——纤维囊素。致病基因的识别使具有复杂多变表型的众多肾疾病予以分子学上的重新定义

  • 标签: 遗传性肾病变 致病基因 治疗 染色体 肾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联素水平与1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浆联素的水平及尿白蛋白的排泄率。1型糖尿病患者35例,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将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单纯1型糖尿病组;1型糖尿病肾病组。结果单纯1型糖尿病组血清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1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联素水平较对照组及单纯1型糖尿病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联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598,P<0.05)。结论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血浆联素水平的变化,血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密切相关。

  • 标签: 1型糖尿病肾病 联素 水平分析
  • 简介:报道1例婴儿结节膜炎。患儿男,6个月2天,发热4天,躯干、四肢出现红斑、结节2天。皮肤专科检查:背部、四肢散在直径1~2cm的水肿红斑,类圆形,部分中央颜色较淡,可见假性水疱,红斑基底可触及质硬结节,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血管内可见灶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脂肪小叶内可见弥漫成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脂肪坏死。免疫组化未见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表达。诊断:结节膜炎。入院后予大剂量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 标签: 结节性脂膜炎 婴儿 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氧素A4(lipoxin A4,LXA4)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以及HO-1、LXA4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队列研究。其中96例合并糖尿病肾病肾病组),89例未合并糖尿病肾病(无肾病组)。根据慢性肾脏病分期将肾病组分为1-2期组(31例)、3-4期组(40例)、5期组(25例)三个亚组。另选择82例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O-1、LXA4、氧化应激、炎因子、糖代谢以及肾功能指标。Pearson分析HO-1、LXA4与氧化应激、炎因子、糖代谢以及肾功能指标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HO-1、LXA4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结果肾病组血清HO-1[(0.60 ± 0.20)μg/L]、LXA4[(435.12 ± 22.42)ng/L]低于无肾病组[(0.72 ± 0.23)μg/L、(498.21 ± 29.48)ng/L](t = 29.351、t = 24.135,P均<0.05),5期组血清HO-1、LXA4水平低于3-4期组和1-2期组(P<0.05),3-4期组血清HO-1、LXA4水平低于1-2期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1与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tamuse,SOD)、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6、0.602、0.617,P均<0.05),与丙二醛、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呈负相关(r=-0.553、r=-0.468、r=-0.611,P均<0.05),LXA4与T-AOC、SOD、eGFR呈正相关(r=0.559、r=0.597、r=0.637,P均<0.05),与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HOMA-IR、UACR 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8、-0.623、-0.725,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丙二醛(OR=1.587、95%CI 1.402~1.603,P=0.016)、TGF-β1(OR=1.679、95%CI 1.642~1.739,P=0.012)、HOMA-IR(OR=1.699、95%CI 1.534~1.739,P=0.009)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HO-1(OR=0.506、95%CI 0.423~0.653,P<0.001)、LXA4(OR=0.492、95%CI 0.409~0.535,P<0.001)是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P<0.001),校正丙二醛、TGF-β1、HOMA-IR后,HO-1(OR=0.485,95%CI:0.402~0.564,P<0.001)、LXA4(OR=0.416,95%CI:0.386~0.475,P<0.001)仍与糖尿病肾病有关。ROC分析结果显示HO-1、LXA4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20(95%CI:0.760~0.880,P<0.001)、0.763(95%CI:0.691~0.836,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8%、80.90%,75.00%、84.27%。结论血清LXA4、HO-1水平降低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红素加氧酶-l 脂氧素 A4 2型糖尿病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1].血尿酸(SUA)水平升高会加重DN的早期损伤[2].通过增加尿酸排泄,降低SUA水平,能够减少肾脏的损伤,对预防和治疗DN有重要意义[3].联素(ADP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4].提高ADPN水平,有助于改善代谢综合征的多项指标.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联素治疗,可能通过增加尿中的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产生肾脏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大鼠 血尿酸水平 脂联素 肾脏保护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 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