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总结其规律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相关的诱导化疗周期的选择和放射治疗的介入时机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回顾了实施周期诱导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使用体积测量软件和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肿瘤体积及化疗后体积变化趋势,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等。结果(1)小细胞肺癌的肿瘤体积呈现先下降后平稳或增大的趋势(2)化疗前和化疗后1周肿瘤的绝对体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体积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期后化疗无效例数增多。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几个周期化疗后体积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化疗1周期后,肿瘤体积下降明显,第2周期后可能出现体积的变大。因此,诱导化疗的最佳周期为1周。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 简介:摘要鼻咽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鼻咽黏膜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根据原发病变部位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常见表现主要有晨起回缩涕带血、颈深上淋巴结肿大、耳鸣以及头痛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后原发肿瘤体积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发肿瘤退缩程度反映临床疗效水平。本文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肿瘤体积变化的相关因素做一简要综述,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鼻咽癌 原发肿瘤体积 放射治疗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讨论临床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变化规律,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均接受化疗治疗,对患者化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搜集相关资料,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小细胞肺癌经过临床化疗后,在第1个周期结束后,患者的平均原发性病灶肿瘤体系将会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在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病灶肿瘤体系,将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需特别注意,与第1个周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采用化疗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变化的规律,可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促使患者获得较高的康复水平,降低临床痛苦。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肿瘤 体积变化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期间肿瘤体积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64例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同期放化疗,全组患者的肿瘤均减小为治疗前的的20%以下,疗效显著。结论同期放化疗是综合治疗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治疗早期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小细胞肺癌 同期放化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中不同腺体的体积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患者的30副定位CT影像,观察第一阶段放疗前后(剂量约44.0~48.4Gy/20~22fx)腮腺、下颌下腺、甲状腺的体积变化。结果第一阶段放疗后,患者腮腺及下颌下腺体积缩小明显,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体积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中观察第一阶段放疗前后不同腺体体积变化提示,分段调强放疗中制定再程放疗计划方案对更好地保护头颈部腺体非常重要。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分段调强放疗 腺体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在化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0例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观察其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根据对一段时间的数据进行调查,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在化疗一周期后肿瘤体积有明显缩小,并且相对于其它化疗周期也变化明显,P<0.05。但是在患者接受化疗后的第三、五周期,患者的肿瘤体积有明显回升的趋势。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T分期的影响较大。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对其进行化疗后在T1-2期的化疗效果比较明显,肿瘤体积可以有效实现缩减。

  • 标签: 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型肺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一些难治的癌症以及晚期癌症患者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和良好预后,但在患者中的响应率不高。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与肿瘤相互作用过程称为肿瘤免疫编辑,并进一步细分为免疫清除、免疫平衡、免疫逃逸3个阶段。本文概述了肿瘤免疫编辑3个阶段中肿瘤微环境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对解决免疫治疗抗性,针对性用药设计以及联合用药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并分析和探讨EGFR-TKI靶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以EGFR-TKI靶向治疗,采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化。结果患者经EGFR-TKI靶向治疗后第1、2个月的肿瘤体积缩小3~9个月期间肿瘤体积相对稳定,7~9月期间体积达到最小,存在一定的脱皮、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EGFR-TKI靶向治疗,肿瘤体积可缩退,故EGFR-TKI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GFR-TKI靶向治疗 体积变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标签:
  • 简介:相态可以变化的混合物中的气相和液相,经常有着明显不同的物性。因此迫切需要预测原油在不同环境条件的管道或孔隙介质中流动时,其气、液相饱和度的变化。本文给出了原油物性变化时,气相体积变化的经验公式。认为对于远离临界状态的流体,当压力变化时,气相体积变化可以用流体饱和压力和无因次压力计算出来,而不用考虑温度以及流体类型。经验证,所计算得到的体积变化值非常准确,可用于地面分离、地面多相泵入泵出和流量计算,并可预测油藏中相饱和度变化

  • 标签: 地下 原油 气相 体积 变化 预测
  • 简介:对我院1996年10月至1999年2月收治的3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小板数(PLT)和血小板体积(MPV)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体积变化 小板数量 患者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型肺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治疗,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

  • 标签: 肿瘤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为改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条件,各地都开工一批水利河湖整治工程。河湖整治工程项目中河道清淤的淤泥自然风干后的体积变化率目前无任何文献或规范有明确的说明,本文笔者结合检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浅析河道淤泥风干后体积变化的测定。

  • 标签: 淤泥 风干 体积 变化 检测。
  • 作者: 李慧敏 李建彬 李奉祥 张英杰 李彦康 郭延娈 徐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潍坊医学院 261053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神经内科,乌鲁木齐 830011,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疗科,济南 250117,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PET-CT室,济南 250117,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影像科,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食管癌原发肿瘤弥散加权像(DWI)高信号区域指导个体化局部加量放疗的可行性。方法对比3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和放疗第15次时增强3DCT、18F-FDG PET-CT及增强MRI定位扫描图像,基于放疗前和放疗中3DCT、PET-CT及基于MRI的DWI与T2WI融合图像勾画食管癌大体肿瘤体积(GTV)并分别定义为GTVCTpre和GTVCTdur、GTVPETpre和GTVPETdur、GTVDWIpre和GTVDWIdur,分别测量放疗前及放疗中标准摄取值(SUV)、代谢肿瘤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计算其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中基于PET-CT和DWI图像所勾画食管癌GTV体积及其变化与相应增强3DCT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01);SUV、MTV、TLG、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无论治疗前还是治疗中GTV的SUV与ADC、△SUV与△ADC均无相关性(均P>0.05);GTVPETpre与GTVDWIpre间适形指数(CI)明显高于GTVPETdur与GTVDWIdur间的CI (P<0.001);基于DWI的GTV最大径退缩率及体积退缩率均>基于PET者(24%∶14%,P=0.017;60%∶41%,P<0.001)。结论无论放疗前还是放疗中食管癌SUV与ADC值、△SUV与△ADC均无相关性;放疗中期基于PET-CT图像高FDG摄取区勾画的GTV与基于DWI高信号区勾画者空间位置差异明显,且后者GTV退缩率明显大于前者。因此,放疗中基于DWI高信号区的变化进行放疗后程食管癌局部加量照射的可行性并不明确。

  • 标签: 弥散加权成像 体层摄影术,正电子发射-X线计算机 大体肿瘤体积 食管肿瘤/局部加量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