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EBV是一种亲人类B细胞的疱疹病毒.EBV可引起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相关疾病[1].在儿童非肿瘤性EBV感染相关疾病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和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最具临床意义.IM是良性自限性疾病,而CAEBV和EBV-HLH具有潜在恶性倾向,预后不良.本文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诊断的IM、CAEBV和EBV-HLH各1例典型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北京儿童医院 EBV感染 相关疾病 非肿瘤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简介:B因子为C3激活剂前体,是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主要由肝脏和巨噬细胞合成。它是参与补体旁路活化的重要成分,参与机体防御,在组织和细胞损伤和炎症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报道血清中的B因子含量测定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B因子 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肺血管疾病不仅包括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肺血管病变,也包含肿瘤自身导致的肺血管损害,二者均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心衰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需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全面认识和重视。本文将主要针对肿瘤相关肺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肺血管疾病 肺动脉高压
  • 作者: 李鸿飞 钟秋子 张闻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 100730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05,北京医院放疗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放疗已经在肿瘤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对心血管系统短期及长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放疗和心血管医生的重视。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和随访时间的延长,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常见的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随着放疗技术的日益更新,不同肿瘤、放射剂量、放射模式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不尽相同。针对放疗后发生冠状动脉疾病高危人群如何预防、诊断评估及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如何优化放疗前后治疗策略以减少肿瘤患者近期及远期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 标签: 放射性心脏损伤 放射疗法 冠状动脉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ABO血型分布与肿瘤疾病的临床红细胞输血量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9年至2021年在江苏省血液中心献血24573健康人献血资料为依据,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输血史的20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BO血型分组。比较不同血型分组下的临床输血量与献血量的分布差异,比较不同血型分组下住院患者与肿瘤疾病患者红细胞输血量的差异;依据本院特色科室,分组分析血型分组下肿瘤疾病与消化道肿瘤肿瘤疾病与妇科肿瘤的临床红细胞输血量相关性。结果 A型和O型的临床输血量和献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血型分组下消化道肿瘤的红细胞用血量与肿瘤疾病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妇科肿瘤中,AB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ABO血型 临床红细胞输注量 肿瘤相关性疾病 消化道肿瘤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对某地区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整体发病状况及治疗现状进行总结;探讨影响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判定预后以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后,并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的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初诊时治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以及贫血整体治疗情况以及贫血的发病状况、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组统计分析性别、年龄、民族、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病程、出血情况、并发症、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治疗方法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关系;采用合理的分析法分析贫血程度、纠正贫血与否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345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排除放化疗因素后345例患者的贫血发生率为21.7%,其中消化系统肿瘤贫血发生率最高(34.22%),1级贫血发生率14.36%,贫血发生率5.18%,多发生于消化道肿瘤,病种与低蛋白血症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论非血液系统肿瘤贫血的发生与肿瘤患者肿瘤分期、肿瘤功能评分、乳酸脱氢酶以及性别年龄等并没有呈现出相关性,说明其与这些因素无关,与病种和低蛋白血症相关

  • 标签: 肿瘤相关性贫血 低蛋白血症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浸润在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也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最多的免疫细胞。免疫微环境是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存的内外环境。有大量实验证明TAM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了促肿瘤增殖,并通过分泌金属蛋白酶促进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等作用。文章主要就TAMs极化以及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免疫逃逸 靶向治疗
  • 简介:现如今,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在肿瘤患者的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本身导致的死亡为首位原因,其次为抗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脏疾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作为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抗肿瘤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多种心血管事件,并日益受到关注。抗肿瘤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和内分泌药物等,多数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称为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性心脏病。本文重点讨论各种抗肿瘤药物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肿瘤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药物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可引起一系列异常的上生殖道炎症反应,异常的炎症反应可产生大量的促炎症介质,进而刺激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形成促进肿瘤进展的炎症性微环境。盆腔炎症性疾病可通过减弱子宫颈上皮的机械屏障及免疫应答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与代谢综合征协同作用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诱导TP53基因突变及肿瘤相关免疫细胞形成等多种途径进而增加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风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升高是诊断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IgG4-RD)的重要标志。然而,血清IgG4水平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疾病。研究发现IgG4-RD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有一定关联。现综述IgG4-RD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以及IgG4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准确地鉴别诊断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血液肿瘤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严格的护理操作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患关系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知识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严格的护理操作流程,不仅能有效对血液肿瘤患者负性情绪进行缓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肿瘤 疾病 护理流程
  • 简介:目的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压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压水平。结果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压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 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 收缩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儿童肿瘤相关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768例脓毒症患儿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肿瘤疾病,分为肿瘤相关脓毒症组(135例)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组(633例);前者又根据肿瘤类型分为血液系统肿瘤组(80例)、实体瘤组(43例)和噬血细胞综合征组(12例)。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临床特征、主要治疗措施和住院病死率差别。结果768例脓毒症患儿中,肿瘤相关脓毒症患儿135例,占17.6%。肿瘤相关脓毒症组消化道感染比例[43.0%(58/135)比28.6%(181/633),χ2=10.718,P=0.001]、血液感染[29.6% (40/135)比17.1%(108/633), χ2=11.297,P=0.001]、皮肤软组织感染[22.2%(30/135)比4.1%(26/633), χ2=54.013,P<0.01]明显高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组;肿瘤相关脓毒症组患儿入PICU后首次血红蛋白[71(61,83)比106 (92,116) g/L, Z=13.594, P<0.01]、白细胞计数[1.4(0.3,5.2)比9.8(5.8,15.1)×109/L,Z=11.213,P<0.01]、血小板计数[51(15,121)比286(192,384)×109/L,Z=13.336, P<0.01]、中性粒细胞[0.449(0.170,0.730)比0.683(0.537,0.800),Z=5.974,P<0.01]和CD19+细胞[0.106(0.008,0.274)比0.325(0.224,0.454), Z=6.555, P<0.01]明显低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82(25,155)比36(11,86) mg/L,Z=-5.257, P<0.01]、降钙素原[1.5(0.3,12.0)比0.8(0.2,4.0) μg/L, Z=-2.767,P=0.006]、CD8+细胞[0.329(0.253,0.514)比0.209(0.156,0.275), Z=-5.699, P<0.01]、白细胞介素(IL)-6[0.1(0.1,522.4)比0.1(0.1,0.1)ng/L,Z=-2.747,P=0.006]、IL-8[0.1(0.1,177.0)比0.1(0.1,4.5)ng/L,Z=-2.087, P=0.037]、IL-10[0.1(0.1,42.7)比0.1(0.1,6.6)ng/L, Z=-2.148, P=0.032]明显高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患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相关脓毒症组需要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34.8%(47/135)比16.9%(107/633), χ2=26.267,P<0.01]和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83.0%(112/135)比66.2%(419/633), χ2=14.667,P<0.01]支持的比例均高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组。住PICU期间,肿瘤相关脓毒症患儿发生真菌感染比例高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14.1%(19/135)比0.5%(3/633),χ2=73.965,P<0.01];器官功能障碍个数多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组[3(2,5)比2(1,3)个,Z=-6.988,P<0.01]。肿瘤相关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患儿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36.3%(49/135)和9.3% (59/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00,P<0.01);血液系统肿瘤、实体肿瘤与噬血细胞综合征相关脓毒症病死率分别为35.0% (28/80)、32.6% (14/43)和7/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8,P=0.242)。结论肿瘤相关脓毒症患儿的感染部位、入PICU时炎症指标和合并感染病原菌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存在差异。肿瘤相关脓毒症患儿病死率为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的4倍,应特别重视肿瘤疾病合并感染的监测、评估及治疗策略。

  • 标签: 脓毒症 肿瘤 重症监护病房,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