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放射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腹腔和盆腔肿瘤的治疗,如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但因个体的差异、放射剂量与疗程和保护措施等因素,在杀死肿瘤组织的同时,照射区域正常组织亦会出现急慢性损伤.

  • 标签: 损伤防治 放射性肠 放射疗法放射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癌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要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6.67%高于常规组73.33%(P<0.05)。结论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实施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暴躁的情绪,提高机体康复速递,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性放射疗法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治疗挑战依然巨大。本文综述了低剂量放射疗法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潜在作用。首先介绍了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治疗挑战,然后总结了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评估了低剂量放射疗法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最后展望了低剂量放射疗法在未来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潜在优势和可能的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与展望。

  • 标签: 低剂量放射疗法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提升临床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例腹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主要患有胃癌、肝癌、胰腺癌等,均符合入组标准,并接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使用锥形束CT计算放射治疗的误差情况。结果:在进行精确度检查的观察中,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和前后方向(z)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情况,其中前后方向(z)的误差较大,头脚方向(y)次之,左右方向(x)误差最小。结论:通过在提升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临床中应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可对临床疗效的提升提供重要帮助。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 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精度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及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接受放射治疗的腹部肿瘤患者60人,将他们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分别接受三维适形技术治疗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对比两组靶向区域及周围正常组织放射量、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接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小组的靶向区域V5和Dmean分别大于和小于另一个小组,周围正常组织V5和Dmean则小于另一个小组,而且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另一个小组的46.7%,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另一个接受常规放射治疗的小组。结论:对腹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不仅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提升放疗精准度,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 腹部肿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疗法(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时膀胱、直肠、小肠受照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8年1—12月25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3DCRT治疗12例(3DCRT组),采用IMRT治疗13例(IMRT组)。采用正常组织接受20、40和60 Gy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V20、V40和V60)评估膀胱、直肠、小肠受照体积。比较两组放射性并发症和疗效。结果IMRT组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膀胱和小肠V20、V40和V60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3DCRT组,不同处方剂量间V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40和V60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同一处方剂量下,IMRT组膀胱V20、V40和V60及小肠V40和V60均明显小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V20均接近100%,不同处方剂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40和V60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同一处方剂量下,IMRT组V40和V60均明显小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DCRT组(1/13比3/12、0比3/12、1/13比4/12和2/13比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CRT比较,IMRT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对周围器官的放射性损伤较小,且放射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放射疗法,适形 辐射剂量 回顾性研究
  • 作者: 巫小龙樊锐太(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目的:对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部肿瘤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30例。对常规组病患使用电子射野的影像仪图像进行引导分析,而实验组病患则使用锥形束CT图像进行引导分析。对两组病患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以及头脚的摆位的偏差进行对比,同时将两组病患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在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以及头脚摆位的误差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的摆位误差;而实验组病患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也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使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对胸部放射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病患头脚以及左右前后摆位的误差,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病患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其安全性比较高并且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锥形束CT图像引导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了40例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入组时间跨足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采用电子射野影像仪图片引导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同样20例),并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有效率显著提高,而且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降低,这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对胸部肿瘤患者施以锥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具备广泛推广应用的潜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选择40例胸部肿瘤患者治疗,本次研究对象的入组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组遵循入院顺序,患者被平均分为对照组(电子射野影像仪图片引导治疗,20例)和实验组(锥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同20例),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相比,实验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心理状态相比,实验组评分显著更低,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部肿瘤患者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有效性,缓解了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安全性较高,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实时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试图将预定的剂量传输给整个肿瘤容积部分,并且避免肿瘤周围健康组织受到照射。患者的生理物理因素(比如呼吸及较轻微的情况如心跳),胸、腹部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形状会动态变化,由此导致的分次治疗内肿瘤运动和形状的不确定性成为当前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主要障碍,也使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面临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对放射治疗中的图像引导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内容涉及四个部分:①透彻阐述了动态放射治疗的主要特征和问题;⑦现有成像技术、肿瘤探测、肿瘤运动管理、动态治疗在放射治疗应用方面的发展水平及其贡献;③对比当前对待分次内肿瘤组织运动的各种方法:④概括动态放射治疗的要点和发展方向。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肿瘤跟踪 动态放射治疗 四维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探索其应用于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2022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腹部肿瘤患者60人,将他们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分别接受三维适形技术治疗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对比两组靶向区域及周围正常组织放射量、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接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小组的靶向区域V5和Dmean分别大于和小于另一个小组,周围正常组织V5和Dmean则小于另一个小组,而且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另一个小组的46.7%,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另一个接受常规放射治疗的小组。结论:对腹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不仅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提升放疗精准度,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 腹部肿瘤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修正体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体部肿瘤患者,通过体膜加体架固定技术,红外线标记摆位后,使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等中心处拍摄斜位交叉的两幅X线射野图像,与计划系统重建的数字射野影像进行匹配,得到在上下、头脚、左右三个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并进行手动复位修正。结果10例患者在修正前通过体表标记和激光灯摆位在上下、头脚、左右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2.54±1.37)mm、(6.86±1.75)mm、(2.89±1.16)mm。经图像引导系统修正后上下、头脚、左右方向上的误差为(0.37±0.26)mm、(0.34±0.19)mm、(0.40±0.19)mm。经过图像引导系统修正后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明显小于修正前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体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是可行的,可以明显减少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在头脚方向上尤为显著,从而提高了治疗精度。

  • 标签: 体部肿瘤 图像引导系统 摆位误差 治疗精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在腹部肿瘤放疗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01月至2023年06月年到本院接受放疗的腹部肿瘤病人80例,分组方式随机分组(命名实验、对照),分析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高,P<0.05;实验组CI指标为0.28±0.09、HI指标为1.02±0.11,靶向区域V5指标为22.95±5.31、Dmean指标为7.71±1.87、周围组织V5指标为2.79±0.56、Dmean指标为0.46±0.1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运用于腹部肿瘤放疗中,可提升疗效,改善治疗多种指标,可运用。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 腹部肿瘤 放疗治疗 疗效 放疗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