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重要策略。本研究对48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进行了体外AChE抑制活性的筛选,微板测试法结果表明28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物和11种中药材的水提取物具有AChE抑制活性。其中,香薷、益智仁、生地黄和荷叶乙醇提取物的AChE抑制活性最强,它们在终浓度为0.1mg/mL时的抑制活性分别为(68.63±1.12)%,(44.49±3.66)%,(43.78±4.76)%和(42.63±8.31)%。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的方法亦证明了这四种中药材具有抑制AChE的活性成分。本实验结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的传统应用提供了部分支持。

  • 标签: 中药材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酯酶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酯酶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酯酶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
  • 简介: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以多种同工形式存在于体内,按照水解底物的专一性、水解速度的差异、对抑制剂敏感性以及组织分布特点,将体内胆碱酯酶分为两种:一种为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AChE),人AChE主要分布于神经组织,如脑白质和灰质、脊髓、神经节内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肌肉接头,还分布于红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和血清等非神经组织中,是维持体内胆碱能神经冲动非常重要的水解

  • 标签: 胆碱酯酶 脓毒血症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单纯性胆碱酯酶降低比较少见,目前诊断为此项疾病主要依靠予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排除因药物、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胆碱酯酶降低。目前临床未发现此项疾病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

  • 标签: 胆碱酯酶 疾病 乙肝病毒
  • 简介: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液醇提物的AChE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AChE抑制活性的筛选1.5.1 ,提示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可能作为筛选具有抑制AChE抑制活性的新型候选药物资源

  • 标签: 乙酰胆碱酯 内生真菌 抑制乙酰胆碱
  • 简介:目的:探讨聪脑汤时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聪脑汤大中小剂量纽。采用D-半乳糖合并鹅膏覃氨酸损毁大脑基底核神经元的方法复制模型。各组动物以通道式水迷宫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为学习记忆评价指标,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各组测定脑组织胆碱酯酶活性。结果:模型组动物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胆碱酯酶活性也明显增高。聪脑汤大中小剂量组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胆碱酯酶活性也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聪脑汤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有效降低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 标签: 聪脑汤 阿尔茨海默病 大鼠 学习记忆 胆碱酯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肝病患者应用胆碱酯酶测定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收并进行检验的肝病患者70例,其中慢性肝病患者35例与急性肝病患者35例,并对抽取的正常对照组30例作为参照。70例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胆碱酯酶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酒精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的Che血清胆碱酯酶(KU/L)数据之间差异性较大。结论针对慢性肝病的诊断可以选择胆碱酯酶的测定来进行判断,能够通过胆碱酯酶的变化来提示肝病变化情况,以为后期提供治疗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肝病 胆碱酯酶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检测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活动型患者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比,检测患者胆碱酯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活动型组检测ChE为4728.5±854.6U/L、肝硬化组为1838.3±375.9U/L,正常组为9638.3±839.8U/L,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胆碱酯酶活力进一步降低,与疾病程度成正比,说明测定胆碱酯酶活力对了解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肝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可以把检测胆碱酯酶活力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

  • 标签: 肝脏疾病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活性炭不同途径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对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实施活性炭注射治疗,实验组实施加活性炭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胆碱酯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活性炭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较低,能够加快胆碱酯酶的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活性炭 不同途径 有机磷农药中毒 胆碱酯酶
  • 简介:【背景】烟粉虱作为世界性的多食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对烟粉虱解毒和靶标活性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羧酸(CarE)、谷胱甘肽S-转移(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5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6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被抑制;1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12、48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2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d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3、12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8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1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受到抑制。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GSTs活性的诱导存在剂量和时间效应,80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24和48h,GSTs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其余各处理在任何时段GSTs活性均被激活而高于对照。辣椒碱各浓度处理对烟粉虱体内AChE活性的诱导存在时间效应,各处理均在处理后48h对AChE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结论与意义】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的解毒CarE和GSTs、靶标AChE活性具有明显影响,且存在剂量或时间效应,这可为辣椒碱在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辣椒碱 烟粉虱 入侵昆虫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胆碱酯酶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脑、肝、血以及胆碱能神经末梢的突出间隙中,其活力降低常见于有机磷中毒,和肝实质细胞损害患者。肝脏在有实性损害时,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失代偿肝硬化及其他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此活性降低。这是由于肝细胞损害后合成降低所致,其下降程度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我们收集了7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CHE的测定结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胆碱酯酶 检测 有机磷中毒 肝实质细胞损害
  • 简介:目的优化抗毒基因纳米粒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部分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复凝聚法制备抗毒基因纳米粒,采用规格化的正交表安排试验,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粒径和形态;用Pcs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用体外转染试验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结果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抗毒基因纳米粒制备条件是:壳聚糖浓度300μg·ml-1,丁酰胆碱酯酶基因质粒浓度100μg·ml-1,硫酸钠浓度8mmol·L-1,pH值5.5,涡旋混合时间30s.所制备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粒子的粒径在100nm以下,粒径分布比较均匀.Pcs测定结果表明:98%以上的粒子粒径分布在50~100nm范围,与透射电镜结果相符;平均Zeta电位为15.9±6.3mV.体外基因转染试验表明:纳米粒能将所包裹的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表达目标蛋白-丁酰胆碱酯酶.结论壳聚糖浓度、质粒基因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制备条件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丁酰胆碱酯酶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递送基因能力较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纳米粒 丁酰胆碱酯酶 酶基因 透射电镜 壳聚糖 质粒
  • 简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物防治田和化学防治田内不同发育期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CarE)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化防田拟环纹豹蛛各发育时期AChE活性均较生防田中的低,其各发育期AChE的Km值也均明显高于生防田种群。从整个发育期来看,幼体的AChE活性最高,卵囊的最低,说明不同发育阶段AChE活性存在较大差异。而CarE的活性正相反,化防田种群卵囊、幼蛛、雌成蛛和雄成蛛的CarE活性均高于相应生防田种群,且幼蛛的CarE活性高于相应成蛛,生防田种群每一发育阶段CarE的km值也均高于相应的化防田种群。表明化防田中的拟环纹豹蛛有可能对部分农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

  • 标签: 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活性 抗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抗胆碱能药物暴露、胆碱酯酶活性、炎症与儿童术后谵妄(pediatric delirium,PD)发生的关系。设计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场所德国一家三级医疗学术中心设有22张床位的PICU。对象连续入组大型择期手术后转入PICU的患儿。干预措施连续5 d对患儿进行谵妄检查。术后5 d内,每天两次筛查患儿谵妄状态。在术前和为期5 d的研究期间,每天测定1次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血浆活性水平。计算每例患儿的抗胆碱能药物数量和抗胆碱能药物量表(anticholinergic drug scale,ADS)评分。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共纳入93例0~17岁患儿。抗胆碱能药物的数量和ADS评分与PD发生显著相关,而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基线胆碱酯酶水平在是否发生PD患儿间无差异。术后,丁酰胆碱酯酶(而不是乙酰胆碱酯酶)水平降低了33%,且与PD发生无关。术后丁酰胆碱酯酶水平与抗胆碱能药物数量、AD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本队列研究中,抗胆碱能药物暴露与PD发生有关,并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由于这些药物中很多有替代药物,因此尽可能避免PICU中的抗胆碱能药物暴露或是合理的。

  • 标签: 儿科谵妄 术后谵妄 风险因素 CAPD 抗胆碱能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抗胆碱能药物暴露、胆碱酯酶活性、炎症与儿童术后谵妄(pediatric delirium,PD)发生的关系。设计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场所德国一家三级医疗学术中心设有22张床位的PICU。对象连续入组大型择期手术后转入PICU的患儿。干预措施连续5 d对患儿进行谵妄检查。术后5 d内,每天两次筛查患儿谵妄状态。在术前和为期5 d的研究期间,每天测定1次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血浆活性水平。计算每例患儿的抗胆碱能药物数量和抗胆碱能药物量表(anticholinergic drug scale,ADS)评分。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共纳入93例0~17岁患儿。抗胆碱能药物的数量和ADS评分与PD发生显著相关,而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基线胆碱酯酶水平在是否发生PD患儿间无差异。术后,丁酰胆碱酯酶(而不是乙酰胆碱酯酶)水平降低了33%,且与PD发生无关。术后丁酰胆碱酯酶水平与抗胆碱能药物数量、AD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本队列研究中,抗胆碱能药物暴露与PD发生有关,并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由于这些药物中很多有替代药物,因此尽可能避免PICU中的抗胆碱能药物暴露或是合理的。

  • 标签: 儿科谵妄 术后谵妄 风险因素 CAPD 抗胆碱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