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此时中国成为战胜国。1919年初,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召开,国人目力集中于此,希望中国能在世界政治外交中一扫过去受人欺辱的历史。收回战前被德国侵占的山东。在这政要无数、记者云集,更关系到中国前途的会议中,中国却只派出了一名职业记者,

  • 标签: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 政治外交 中国 记者 侵占
  • 简介:在军阀割据、外忧内患的年代,经营的《大公报》。既坚持了新闻事业的理念。也使报纸有了赢利,兼顾了文化事业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操守报业的报格。将报纸营业当事业来做,具有“做大事业”的长远目光,其过人的洞察力。复合型的才智和为事业奋斗的精神.是经营《大公报》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胡政之 大公报 文化产业 经营理念
  • 简介:对《大公报》的改革,使1916年10月到1920年8月成为《大公报》王郅隆时期最兴旺的几年。

  • 标签: 胡政之 王郅隆 《大公报》
  • 简介:<正>一1928年,光父俞颂华任《东方杂志》编辑,与先生曾多年同事。1932年“一二八”战役后,《东方杂志》暂时停刊,先父主编《申报月刊》与《新社会》半月刊,仍与愈先生保持密切关系,常约他写稿或演讲。1932年7月出版的《申报月刊》创刊号上,刊登了写的《动荡中的世界政治》一文。“中社”办的《新社会》举办学术讲座时,先父曾邀他去演讲,题目是《苏俄五年计划研究》,这篇讲稿后来刊登在1931年8月16日出版的《新社会》上。又如1933年出版的先父主编的《申报月刊》丛书《苏联研究》中,又邀老写了《苏联革命史的回顾》一文。

  • 标签: 胡愈之 俞颂华 新加坡 东方杂志 学术讲座 出版
  • 简介:【摘要】课程思的提出旨在夯实教育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好课程思的关键是教师,也就是说,没有教师自觉自主的思意识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思。笔者认为,教师要具有思品质,应从教学宗旨、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四个纬度去提升去实现。

  • 标签:       课程思政  教师思政
  • 简介:摘要赣剧是江西地方大戏,主唱高腔、乱弹腔、昆腔等声腔,是一个多声腔的剧种。赣剧除了在语言、声腔、音乐旋律等方面有着自己的艺术风格外,为唱腔伴奏的主奏乐器—赣,无论在形制,音色及伴奏手法上,都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因此,对赣的演奏及伴奏艺术进行全面的研究,不仅对赣伴奏自身规律,而且对赣剧表演、唱腔风格的认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赣剧 赣胡 构造 伴奏手法 赣胡发展
  • 简介: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位很值得称道的勤政者——唐太宗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后.李世民始终将国家兴亡放在第一位。他虽然有风湿病,即位之初20多年却一直住着隋朝的旧宫,谁劝他建新宫都不听,生怕多花了钱。李世民虚心听取大臣的意见,

  • 标签: 政治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 唐太宗 风湿病 兴亡
  • 简介:早在1927年,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已经知道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年轻编辑,因为在“四一二事变”发生后就大胆地发表抗议信,公开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工人群众,那时还是一个党外的知识分子。直到1937年抗战开始之后,周恩来才在上海初识。当时已入党5年,他在国统区是声誉很高的国际问题专家、评论家、翻译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但是周

  • 标签: 胡愈之 周恩来 知识分子 统战工作 国民党 统一战线工作
  • 简介:唐代乐舞的繁荣构成了大唐多元乐舞文化的场面,它是受外来文化与汉族传统乐舞文化融合与认同的影响。作为西域乐舞的代表,旋舞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技巧展示出唐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并广为流传在社会各阶层。本文从文学和考古双重视野考察旋舞入华源流、唐代流行盛况以及旋舞的舞容等问题,认为旋舞传达着一种不同于中原传统审美观念的美学价值追求。

  • 标签: 唐代乐舞 西域乐舞 胡旋舞 燕乐 霓裳羽衣舞
  • 简介:作为民族音乐瑰宝,由于其独特的蟒皮发声及构造,其音色最近人声,淳厚、朴实、本真;由于它丰富多样的演奏手法和技艺,使其具有人性般深情歌唱的独特魅力;二在各民族、各地区以其不同的风格,展现其意境韵律美。创新与发展将使二这枝古老民族音乐奇葩,在新时代传播先进文化中再现韵律美。

  • 标签: 二胡 韵律美 演奏风格 演奏技艺 艺术感染力
  • 简介:唐世是天山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文选取诗人的几首代表作品,论其诗词内容风格的真善美。

  • 标签: 唐世政 诗词 真善美
  • 简介:摘要:现在中国各类教育中强调在教学全过程中体现思内容的应用,教学中我们是依靠教学单元——课程的实施来实现培养的各种目标;但是如何在课程中融合思内容却并不没有一定之法。本文主要探讨课程与思的融合之间的若干问题,分析问题的内涵原因,提出解决的应对办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著名的二演奏家、教育家蒋凤先生谢世已经三周年了。先父蒋先生的演奏,端庄,典雅、深沉、秀丽、飘逸,五十多年来以独特的风姿始终叩击着音乐爱好者们的心扉。先父蒋凤先生出生在江南水乡——江苏省宜兴县,那里是民族音乐家的摇篮,在那山清水秀的地方生长、陶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父亲小时候曾向一位农民音乐家——王老四学习吹笛子及拉二。中学时代他曾在苏州农业学校就读,在那里与同学们组织了“同乐会”,学习、演奏当时流行的江南丝竹及地方小调。在他19岁那年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并学习琵琶、二,二年后又考入了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从此他便始终不渝地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并献身于这个事业。

  • 标签: 二胡演奏 蒋风之 民族音乐家 刘天华 江南丝竹 揉弦
  • 简介:又称“奚琴”,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族拉弦类乐器,它的声音酷似人声,能够充分表达人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二凭借其特殊的音色和丰富的演奏技巧,常被用来模仿哭腔。哭腔原是用来形容人们在哭泣时发出的声音,后被运用到一些地方的戏曲以及二独奏曲当中,而二在戏曲的伴奏中又扮演着十分重的角色,使得其与哭腔紧密相连。

  • 标签: 二胡 哭腔 美感
  • 简介:本文对清代克家主持重刊的宋本《昭明文选》的校勘记《文选考异》,作了叙述和总结,目的是在于强调它在“文选学”历史上的地位。文章认为克家《文选考异》对版本流传过程中造成的《文选》异文,及李善与五臣注的相淆乱作了一次全面的清理,使我们得以窥李善注的原貌。文章还认为《文选考异》注意了考因、内证、训释的方法去进行校勘,在方法上师法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宋朱熹的《昌黎先生集考异》。文章还举了其中诗歌部分的实例,来举证《文选考异》的基本校勘方法。总之,认为《文选考异》在“文选学”史上有它一定的历史地位。

  • 标签: 胡克家 昭明文选 文选考异 校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