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开放腓骨骨折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合理的固定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开放腓骨骨折患者60例,进行清创后行石膏固定或牵引的患者20例,进行内固定的患者20例,进行外固定的患者20例,对比分析痊愈时间,感染率及远期并发症。结果石膏固定或牵引组骨折愈合率78.6%,平均愈合时间7.3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分别为21.4%和25.0%;远期并发症60.7%。内固定组于术后8h死亡1例,骨折愈合率80.0%,平均愈合时间8.1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分别为12.2%和31.7%;延期截肢1例,远期并发症45.0%。外固定支架组延期截肢1例,骨折愈合率90.6%,平均愈合时间8.9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2%和7.5%;远期并发症22.6%。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腓骨开放骨折中能达到有效固定、减少深部感染率、有利于功能恢复的目的。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固定方式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我院对73例腓骨开放骨折的治疗,有关清创,闭合伤口,伤口的延长,内外固定的体会方法回顾本院1996年至2010年收治的73例病人进行总结结果96%的愈合率结论掌握关键时机,遵循原则,认真观察伤口,注意血液供应,细心操作,术后仔细观察伤口情况并及时处理,早期功能锻炼,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清创 内固定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放腓骨骨折合并胫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开放腓骨骨折合并胫骨缺损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折后的缺损长度实施分组,其中A组的50例患者在一期治疗时采用外固定架结合腓骨钢板固定骨折端治疗,二期对缺损部分进行髂骨植治疗;B组的50例患者在一期治疗采用Ilizarov搬移技术对缺损部分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缺损的重建效果都比较良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腓骨骨折合并胫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结合钢板固定实施治疗,这种办法比较适合缺损长度小于6cm的患者,而对于缺损长度大于6cm的患者适合采用Ilizarov搬移技术进行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胫骨骨缺损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开放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开放骨折患者48例,根据Gustilo-Anderson标准对I、II型患者使用钢板或髓内钉进行内固定对结构进行重建,对III型患者和创面严重污染的患者,使用髓内钉固定和结构重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手术,手术时使用清洁后的创面附近的组织对裸露的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等进行覆盖,保持创口敞开并用无菌消毒巾覆盖创面,密切观察。如有必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再次无菌清创。结果根据Johner-wruh标准对患者功能恢复进行评分,26例患者为优、18例患者为良、3例患者为中、1例患者为差,总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髓内钉固定和结构重建相结合的方法对开放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良好。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内固定 创面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开放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开放腓骨骨折患者78例,采用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的方法,对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外固定支架法对其加以治疗,附加常规植术。结果治疗结果显示除1例患者出现骨骼愈合延迟外(伴有轻微皮肤坏死、感染),其余患者均达到了预期的愈合,根据恢复标准对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进行评分,32例患者为优、35例患者为良、10例患者为中、1例患者为差,总优良率为85.89%。结论将外固定支架法运用于治疗开放腓骨骨折过程之中,其临床疗效较好,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粉碎腓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治疗的22例开放粉碎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治疗,部分结合有限内固定,并于术后进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复查,随访率为100%;患者复查X线显示对位结线情况较好。愈合时间为(4.9±0.8)个月;有20例患者骨折痊愈,占90.9%;有18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占81.8%。患者出现3例(占13.6%)并发症。结论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并结合有限内固定对开放粉碎腓骨骨折进行治疗,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恢复锻炼,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粉碎性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置锁定钢板治疗开放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开放腓骨骨折均采用外置锁定钢板外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12-24个月,CR片复查12-32周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4、5周,无骨髓炎,无延期愈合及不连,功能按照JohnerWruhs评价法[1]优7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91.7%。结论外置锁定板外固定治疗开放腓骨骨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外置锁定板开放性胫腓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开放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十五例开放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手术治疗。记录不同类型、伴随疾病、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愈合时间和死亡率。对名患者进行了至少两年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结果:对十五名平均年龄为71.5岁的患者进行了最终评估。平均手术时间41.1 min,全部病例均获得愈合,平均时间16周。术后1、3、6、12、24个月恢复评分分别为42.07±8.55、55.07±11.62、70.07±10.32、86.27±9.06和89.27±8.81。其中4例需要重新手术,10例感染,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螺钉移位,2例肢体缩短。结论:外固定器在开放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但由于并发症发生率高,近期功能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使用外固定器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患者。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开放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十五例开放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手术治疗。记录不同类型、伴随疾病、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愈合时间和死亡率。对名患者进行了至少两年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结果:对十五名平均年龄为71.5岁的患者进行了最终评估。平均手术时间41.1 min,全部病例均获得愈合,平均时间16周。术后1、3、6、12、24个月恢复评分分别为42.07±8.55、55.07±11.62、70.07±10.32、86.27±9.06和89.27±8.81。其中4例需要重新手术,10例感染,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螺钉移位,2例肢体缩短。结论:外固定器在开放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远期疗效,但由于并发症发生率高,近期功能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使用外固定器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患者。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法治疗开放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的方法,将60例开放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外固定支架法对其加以治疗,附加常规植术。结果60例腓骨骨折患者均治愈,且并未发生深部感染、关节功能不佳、针松动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将外固定支架法运用于治疗开放腓骨骨折过程之中,其临床疗效较好,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腓骨开放骨折早期处理及治疗效果。方法131例(164肢)患者入院创面反复冲洗清创,早期修复软组织为主,提供软组织修复的初期稳定,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外支架固定107肢,不扩髓绞锁髓内钉固定34肢,钢板内固定11肢,石膏外固定7肢等。结果123例(154肢)均获7~21.5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21个月,平均7.7个月,其中延迟愈合6肢,占3.9%;2肢不愈合,占1.3%,二次手术治愈。Johner-Wruh评分标准129肢优、19肢良,2肢中,4肢差,优良率96.1%。结论腓骨开放骨折,早期提供较理想的软组织修复,用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尤其适用Ⅲ度开放骨折,可获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开放骨折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6例腓骨开放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Ⅰ级伤口中64例一期愈合,Ⅱ级伤口中40例一期愈合,Ⅲ级伤口11例在6周内愈合,总体疗效满意。结论腓骨开放骨折应争取早期清创,满意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开放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应用交锁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腓骨开放骨折患者67例,根据Gustilo分类I度33例,Ⅱ度29例,Ⅲ度5例;全部病例随访1.5~3a。结果开放腓骨骨折67例,64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共3例,治愈率95.5%。结论交锁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腓骨开放骨折,内固定稳定,骨折愈合快,软组织挫伤恢复快,治愈率高,感染率低。

  • 标签: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