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胆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graphy,MRCP)和内镜逆行性胆管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应用,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realjunction,PBM)病例的检出率有较大幅度提高,PBM与胆部疾病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胆管合流异常的概念首先由Kozumi和Kodama于1916年提出,

  • 标签: 胰胆管合流异常 肿瘤发生 胆胰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影像学检查 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合流异常(PBM)与胆疾病发生的关系,评估应用内镜诊疗PBM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接受经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诊疗的7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筛选出31例PBM患者(良性组23例,恶性组8例)。又据胆管直径将其分为胆管扩张型和胆管未扩张型2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胆疾病发生率、内镜治疗方式、治疗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31例PBM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年龄(56.7±16.2)岁。其中胆总管囊肿4例(12.9%),胆道癌6例(19.4%),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BM患者(分别为0.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PBM患者均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同时合并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15例(48.4%),内镜逆行胆道支架引流(ERBD)9例(29.0%),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EPBD)+ENBD 4例(12.9%),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EMBE)+ENBD 1例(3.2%),ERBD+内镜下管引流1例(3.2%),EPBD+ERBD+EMBE 1例(3.2%),操作成功率为100%。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移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术后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3.2%)发生术后胰腺炎。良性组患者术前、术后数字评分量表评分为7(6,8)分比0(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良性组23例患者随访(25.13±12.90)个月,均未失访及发现恶变,3例胆管扩张型PBM患者仍有腹痛、黄疸发作,余20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治疗有效率为87.0%(20/23)。结论PBM与胆总管囊肿、胆道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内镜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可为预防性手术的实施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胆管合流异常 胆胰疾病 治疗 随访
  • 简介:摘要胆管汇合异常(PBM)为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的先天性疾病。PBM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被一系列的胆疾病所掩盖;PBM也因反复发作的胰腺炎、胆管结石等胆疾病及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而逐渐被关注。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创新发展,内镜微创治疗手段或许可以为PBM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有望达到内镜微创介入纠正胆管汇合部结构异常的目标。本文就PBM的定义、内镜诊断、发病机制及内镜治疗进展等作一综述。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胆管汇合异常 内镜诊断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胆合流异常是胆总管和主管末端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或形成较长的共同通道导致胆汁和胰液混合返流,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胆疾病,甚至导致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生。胆合流异常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胆道流体动力学、磷脂酶A2激活、蛋白酶激活、氨基酸脂肪代谢、基因突变等。本文总结了关于胆合流异常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总管 胰腺 磷脂酶类A2 奥狄括约肌
  • 简介:摘要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指胆管汇合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壁外或汇合部形态和解剖发生先天性异常的一种情况。而胰腺分裂(pancreas divisum,PD)是胰腺最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由胚胎发育时期腹侧管与背侧管融合失败所致。本文报道1例3岁患儿在ERCP下证实同时存在3种胆管解剖异常,除PBM合并PD外,在背侧管与胆总管末端之间还存在罕见的交通支,内镜下成功治疗。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胆管合流异常 胰腺分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疾病的临床定性价值。方法对58例各种胆管疾病患者进行了常规MRI及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胆管的解剖结构,能较好显示胆管疾病的病变部位,对梗阻性黄疸梗阻程度和定位诊断准确率100%,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准确率94.7%。结论MRCP是一种安全、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提高胆管疾病诊断水平。

  • 标签: 胰胆管疾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胆管成像与压缩感知胆管成像对胆系管道扩张成像及胆管结构显示的图像质量,以供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成像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胆管扩张患者37例,在西门子1.5 T磁共振机器上行常规及压缩感知磁共振胆管成像。采用5分制评价图像质量,由1名临床经验大于5年的医师及1名临床经验为2年的医师进行评分,结果使用SPSS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压缩感知胆管成像与常规磁共振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eatography,MRCP)在整体图像质量、胆管扩张及管扩张显示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扩张胆管的评分均比整体图像质量评分与管扩张评分高,而结石所致胆管扩张和肿块所致胆管扩张图像评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压缩感知胆管成像与常规胆管成像相比,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但压缩感知胆管成像能有效地缩短成像时间,并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压缩感知胰胆管成像 胆道扩张 胰管扩张 结构显示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管汇合异常(APBDJ)的诊断、治疗及其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确诊的52例APBDJ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用直观模拟标度尺(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腹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发生率为80.8%。常并发胆管结石(38.5%)、慢性胰腺炎(25.0%)及急性胰腺炎(15.4%)。经ERCP确诊的患者中,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的检出率为18.6%。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留置鼻胆管引流(ENBD)(61.5%)、内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EST)(47.7%)及内镜下逆行胆管引流(ERBD)(23.1%)。经治疗后,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1.2±0.8)分比(5.8±1.6)分,P〈0.05]。结论:APBDJ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胆管结石及急慢性胰腺炎发生率较高。ERCP是APBDJ一种可靠的诊断手段。可根据患者合并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内镜治疗措施,有效改善症状。

  • 标签: 胆胰管汇合异常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留置鼻胆管引流 内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管汇合MRCP解剖与胆系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接诊的MRI检查与MRCP检查同时进行的患者600人,将其病例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基本对象。利用单次激发FSE序列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获得患者的MRCP检查图像,综合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胆管汇合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正常型与异常型,异常型又由P-B型和B-P型,以及分别开口型等三大类型组成。不管是胆囊炎与胰腺炎,还是胆系结石,胆系肿瘤,以及胰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的组间差异较大 (P<0.05),但是异常型的胆系疾病发生率要明显高正常型。在异常型各型合并胆系疾病发生率方面,胆系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生率,以及胰腺肿瘤的发生率,均不具有组间差异(P>0.05);其中,在胰腺炎发生率方面,分别开口型的胰腺炎发生率要明显低于B-P型和P-B型(P<0.05);在胆系肿瘤发生率方面,P-B型明显低于B-P型,分别开口型明显低于P-B型(P<0.05);在合并先天性胆总管扩张与胆管汇合的发生率方面,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合并胆系疾病方面,PBM的发生率更高,不管是在胰腺炎还是胆系肿瘤方面,发生率都相对较高,借助MRCP检查,能够对胆管汇合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精准的分型诊断,为胆系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参考。

  • 标签: 胰胆管汇合 MRCP 胰胆系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MR胆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流动补偿技术做MR胆管造影83例。所有图像做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83例中78例阳性,5例阴性,均清晰显示胆管的形态,展示疾病的异常改变,诊断正确性高。结论MR胆管造影技术是一种很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它不用造影剂,可避免碘副反应。在形态上,它能较好的显示胆管的解剖结构,补充了胆管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道阻塞 胰胆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在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确诊为胆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包括冠状位T2加权、横断位T2加权、横断位T1加权、Turbo SE MRCP 序列及HASTE MRCP序列的MRI检查。结果:磁共振对胆管疾病定性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其他检查,如MR成像序列的诊断准确率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HASTE MRCP原始图像结合3D图像检测准确率为96.0%(75/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Turbo SE MRCP 序列检出率与HASTE MRCP序列检出率比较不明显,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意义(P>0 .05)。结论:磁共振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在胆管疾病诊断中的实际运用价值较好,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MRI技术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胰胆管疾病诊断 价值
  • 简介:三维MRCP能立体地显示胆管系统,胆囊胆管不能在MRCP上显示而无法观察胆石,MRCP既然可以显示胆、管的全貌

  • 标签: 临床应用 成像技术 技术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逆行性胆管造影技术治疗胆疾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性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根据治疗方法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小于对照组(21.57%),其护理满意度(96.30%)则大于对照组(82.35%),且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根据逆行性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 胆胰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头癌和头炎性肿块的诊断,分析磁共振胆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7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3月-2020年10月,其中35例为头癌患者,另外35例为头炎性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胆管成像检查,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头癌患者有高胆总管扩张、高肝内胆管扩张、高管扩张情况,在胆管扩张中,头癌患者主要有软藤征、四管征、双管征、不相交征表现,头炎性肿块患者有枯树征、管穿透征的表现(P

  • 标签: 胰头癌 胰头炎性肿块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对胆管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4例胆管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对胆管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的34例胆管系统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2周后,通过T管用30—40%泛影葡胺造影检查,结果显示,33例没有出现结石残留现象,占97.05%,1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占2.95%;手术治疗3个月后,从T管插入胆道镜取石成功。结论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对胆管系统结石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结石残留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管系统结石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和影像表现.方法:回顾108例行MRCP病例,分析总结胰腺分裂MRCP的表现.结果:108例中12例(11.1%)诊断为胰腺分裂,包括5例不完全性胰腺分裂.其中1例因胰腺分裂合并有反复发作性腹痛,1例合并慢性胰腺炎管结石.结论: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MRCP对胰腺分裂可作出明确诊断,对胰腺分裂合并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性腹痛或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病例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胰腺分裂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影像表现 诊断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磁共振胆管造影技术在胆管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方法:使用最新扫描机扫描自旋回波重T2加权数据,使用最大强度的投影,建立相应的影像资料库,围绕50名疑似胆管疾病病人,开展胆管成像检查,采取一些手术实践,对比和分析临床数据。结果:胆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定位与定性的精准度也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相比于B超和CT检查更有效。结论:胆管成像能够更好地把握胆管疾病的位置,做好定性的诊断和分析,比CT和BU检查更加有效,并且无放射线的损伤,它还可以取代十二指肠镜的逆行胆管造影方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胰胆系疾病 CT
  • 作者: 艾青霞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9
  • 机构: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北咸宁,4371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逆行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科收治的63例逆行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其中,2018年1月-12月纳入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12月纳入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逆行胆管造影治疗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逆行胰胆管造影手术 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