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F系统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7月收治的9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对其进行AF系统固定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骨折位置各项指标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治疗前后的指标差异,分析AF系统固定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A级27例,B级25例,C级30例,D级19例,手术后,未见A级患者,B级16例,C级35例,D级47例。患者手术后未见并发症产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利用AF系统固定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脊柱脊髓损伤,并且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效果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AF系统内固定 治疗效果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的治疗与护理过程。结果本组病人经前路固定及精心护理,20例均未发生并发症,6例肌力可恢复至IV级,14例可恢复至Ⅲ--Ⅳ级。结论早期手术配合精心护理,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尽快恢复肌力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内固定 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行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8±2.1)d,短于对照组的(18.0±1.9)d,(t=8.39,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5%,高于观察组的3.13%,(χ2=4.01,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65.63%,低于观察组96.87%,(χ2=10.26,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应在每次排尿及导尿前20min进行,术后48h引流液<50ml

  • 标签: 伴脊髓 围术 固定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8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优质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行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各39例。单一组仅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行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综合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5.13%)显著低于单一组11例(28.21%),综合组的护理满意度36例(92.31%)显著高于单一组24例(61.54%),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患者行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性固定治疗患者中采取中西医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例数为27例,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组间差距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发症发生率(伤口感染、伤口裂开、脑脊液漏)、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对比参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对比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应用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性固定治疗中疗效对比显著,可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实施固定的52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6),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显著比对照组低,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康复评分相比,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术后开展优质护理,对恢复脊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作用良好,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枢椎椎弓根骨折(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来收治的急性枢椎椎弓根骨折15例患者,其中Ⅰ型4例,Ⅱ型11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行颅骨牵引复位后用AO纯钛皮质骨螺钉经峡部固定枢椎椎弓根骨折.结果经12~60个月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有6例D级和5例C级恢复至E级,2例C级恢复至D级,1例B级恢复至C级,1例B级恢复至D级,半年后复查X线骨折均愈合,复位良好,无椎动脉损伤及其它中、术后并发症.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早期枢椎椎弓根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且较少影响上颈椎功能.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枢椎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固定联合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后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床上良肢位摆放、四肢肌肉按摩及关节活动度保持训练等),观察组给予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后分阶段系统康复干预(第一阶段以感觉刺激为主,第二阶段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第三阶段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减重步行训练为主)。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量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脊髓神经功能及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分、JO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且观察组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分[(11.10±1.88)分]、JO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12.97±2.79)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评分及ADL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且观察组PSMS评分[(10.99±2.94)分]、IADL评分[(14.58±4.28)分]及ADL总分[(25.57±4.82)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前路减压融合固定联合早期系统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分阶段康复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急性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患者伤椎复位椎板减压固定术后脊髓功能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了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两院收治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共66例,男53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1±15.2岁。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时间,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一天,术后一周、末次随访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患者按末次随访时ASIA评分情况进行分组,定义末次随访ASIA评分较术前提高一个等级以上者为A组,未改善则定义为B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选取存在统计学差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因子间影响后,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寻找出预后相关因子,并使用ROC曲线找出具有显著意义的预后指标值。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前ASIA评分、术前等待时间两项指标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脊髓功能与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改善间显著相关(p=0.023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预后因素 脊髓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观察其预后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脊髓损伤分级为A级1例,B级1例,C级1例,D级3例,E级30例,明显好于手术前;且术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缘高度压缩率、Cobb’s角与椎管占位率均明显好于手术前。结论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后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24例,经影像检查后确诊病情及病灶部位,而后均开展后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结果24例病例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行X线摄片检查,20例行CT、MRI检查,显示,采用二椎体四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1例,部分改善2例,无改变1例。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固定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6例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与一般护理组,均为13例,一般护理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优质护理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在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上,优质护理组各项指标均更理想,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内固定 术后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植骨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或Cage植骨钢板固定治疗的28例患者脊髓功能及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28个病例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术前ASIA评分平均为166.79±12.16分,术后1周,术后6月时ASIA评分平均分别为287.25±4.33、291.89±4.17分,术前和术后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者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能从ASIA进一级的作为有效率,手术有效率100%。结论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或Cage植骨钢板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脊髓损伤能得到迅速的改善,可达到早期及时减压、即刻可靠的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早期有利的条件。

  • 标签: 急性 椎间盘突出 颈脊髓损伤 前路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骨折不伴有脊椎损伤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80例腰椎骨折不伴有脊椎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例。采用steffee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椎体前后缘高度纠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矢状面Cobbs角纠正度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骨折不伴有脊椎损伤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有效治疗腰椎骨折。

  • 标签: 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固定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椎体侧凸角度和椎体后凸角度和神经功能恢复轻均优于治疗前(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固定疗法,能够充分减压,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并显著提高预后质量,可在临床范围内应用。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