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中风后肩痛很常见,它干扰了患者的正常康复,且容易并发多种病理,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在诊断时,必须进行仔细的病史记录、肌肉骨骼检查和神经学检查。其中影像学可能有助于某些病因的诊断。在治疗方面,常用保守治疗,但治疗的重点应在于改善肩部的生物力学和功能。疼痛应该通过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来控制。

  • 标签: 中风 肩痛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口眼歪斜、感觉障碍、肢体麻木)、步态时间-空间参数[10 m最快步行速度(10 m MWS)、跨步长、步频]、肢体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量表(FMA)]、生活质量[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口眼歪斜[(2.15±0.63)分比(1.12±0.71)分、(2.14±0.60)分比(1.65±0.74)分]、感觉障碍[(2.45±0.23)分比(1.32±0.73)分、(2.46±0.25)分比(1.88±0.63)分]、肢体麻木[(1.89±0.73)分比(1.04±0.53)分、(1.88±0.67)分比(1.42±0.48)分]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t=3.691、4.147、3.795,均P<0.001);两组患者10 m MWS[(0.34±0.15)m/s比(0.53±0.21)m/s、(0.33±0.15)m/s比(0.42±0.16)m/s]、跨步长[(61.54±16.04)cm比(78.93±20.48)cm、(59.80±17.35)cm比(69.68±18.32)cm]、步频[(65.52±10.98)步/min比(78.12±12.04)步/min、(63.10±10.89)步/min比(71.15±9.28)步/min]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t=2.976、2.404、3.274,均P=0.001);两组患者MBI[(44.94±3.29)分比(75.27±3.56)分、(43.32±4.51)分比(64.51±3.95)分]、FMA[(52.36±6.89)分比(73.20±5.24)分、(52.35±6.79)分比(61.97±4.88)分]、SS-QOL[(9.42±1.95)分比(15.69±1.78)分、(9.24±2.32)分比(13.65±1.96)分;(8.97±2.58)分比(19.52±1.35)分、(9.48±1.77)分比(16.20±1.72)分;(12.32±2.56)分比(25.26±2.45)分、(12.41±2.50)分比(18.20±2.44)分;(13.03±3.16)分比(20.07±2.67)分、(12.49±2.77)分比(16.60±2.78)分;(5.98±1.23)分比(12.30±1.36)分、(5.99±1.21)分比(8.25±1.37)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t=14.451、11.200、5.502、10.843、14.581、6.429、14.983,均P<0.001)。结论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症状及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步态及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偏瘫 电针 步行速度 跨步长 步频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共42例,按患者到我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1例,对照组入院之后只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1.7±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5.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4.76%(1/21),低于对照组的33.3%(7/2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脑卒中后偏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脑卒中手术 偏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因脑卒中后偏(气虚血瘀型)于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针灸治疗,均以4周一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及NIH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针灸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老年脑卒中后偏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甄选2021-1~2022-1 老年脑卒中后偏患者70例,比对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35例:实施康复护理: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比对组的20.00%,(P<0.05)。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比对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偏患者共120例,分为干预组(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在Barthel指数、FMA运动量表评分中,两组护理前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康复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大幅度改善预后情况,降低社会疾病和家庭的压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偏瘫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脑卒中后偏患者预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3-11月100例选择脑卒中后偏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分和ADL得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经过对比性实验之后,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存在差异性,实验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ADL得分比对照组明显高,两组之间的差距统计上很明显(P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VAS评分、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温针灸能显著缓解脑卒中后偏肩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标签: 偏瘫肩痛 温针灸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主要目标在于阐述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回顾式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十二月份到2022年十二月份期间确诊并且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视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基本原则,将以上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脑卒中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和记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临床护理之后,两组偏瘫症状都具有很好的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 和 ADL能力(Barthel)评分较高,并且观察组患者对于康复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结论;在本文所进行的研究中能够发现,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脑卒中后偏患者极为重要,有助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对应的提升,对于患者日后的生存、生活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综合性护理干预也值得在脑卒中后偏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进行应用和落实。

  • 标签: 临床护理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大部分脑卒中是因脑动脉出现病变,如破裂、闭塞等造成大脑局部供血不足,导致脑部组织受损。其中脑卒中后偏引起患者出现手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而手功能障碍的恢复与下肢相比来说比较慢,能够延缓偏瘫康复的进程。因此,探寻有效的康复训练改善偏瘫患者的手功能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手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实施康复医学科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后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康复护理。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ADL、NIHS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某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后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康复护理。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ADL、NIHS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能力、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手段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7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符合脑卒中后偏病症,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个组别,前者沿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研究表明,在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以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以及护理前(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偏患者而言,康复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改善。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偏瘫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本医院分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后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康复护理。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ADL、NIHS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能力、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是脑卒中,这种脑血管疾病占据我国病发率以及死亡率的首位。脑卒中患者在疾病发作之后很容易留下的一种后遗症是偏瘫,出现偏瘫这种后遗症之后,患者一侧患肢不能完全进行随意运动或者一侧患肢的运动功能完全丧失。针对脑卒中偏瘫,护理人员要注重利用大脑同侧支配理论、大脑可塑性理论、神经再生理论等给予偏瘫患者开展相关康复治疗以及护理,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果,让其机体功能得以恢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卒中后偏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进行临床探讨分析。方法对2012年9月-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急性脑卒中后偏患者进行检查测定,其中10例患者被确定为肺血栓栓塞症,对这10例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后偏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症的几率是5%,死亡率是20%,同时表明肺血栓栓塞症多在脑卒中发病后2-3周内出现。结论研究表明,肺血栓栓塞症在急性脑卒中后偏的患者中发生和死亡的几率都较大,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偏瘫患者 肺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颈肩痛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颈项部肌肉压痛、颈肩背痛)、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疼痛递质因子水平包括P物质(SP)、前列腺素E2水平(PGE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87/93),高于对照组的83.87%(78/93),P<0.05;治疗后,两组颈项部肌肉压痛、颈肩背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C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NF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CA评分高于对照组,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P、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颈肩痛患者可提高疗效,下调疼痛递质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疼痛,并可改善神经缺损,提高综合功能恢复效果,降低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颈肩痛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