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识别的改进和临床应用方法。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4500例住院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遵医嘱配套识别,结果全部4500例新生儿中,无一例观察对象发生佩戴错误、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新生儿佩戴识别,有助于临床护理服务针对性和准确性的提高,消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新生儿 识别腕带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双身份识别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所有手术患者全部佩戴双,即基本身份和手术专用,作为患者住院诊疗及手术时的安全核查。结果:应用期间,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方便且信息准确无误。结论:使用标识,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手术专用的应用区别于非手术患者,准确记录患者手术信息,方便手术安全核查,完善查对流程,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引发的医疗事故,规范医院管理,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 标签: 双腕带 手术腕带 身份识别 安全核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识别提高儿科护理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方法选取30例患儿入院时由当班护士核对确认患者后,认真填写其基本信息,将标识扣系在患儿手腕处。护士在各项操作前扫描患儿标识即可进入该患儿界面,减少各环节查对。结果病人标识是防止差错、提高工作效率的理想方法。在这30例患者中,根据观察,无一例因识别错误而发生的隐患纠纷。结论住院患儿使用标识,可提高医务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完善查对流程,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儿科护理工作安全。

  • 标签: 腕带识别 儿科护理 重要性分析
  • 简介:这是一款造型时尚的,它最大的特点、是带上标有刻度,不仅可以作为配饰,还可随时取下来作为尺子使用。

  • 标签: 尺子腕带 时尚尺子
  • 简介:记者:我来到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采访研究员威尔·加格拉和沙滩排球运动员培达·纳拉科特。培达出生于一个运动世家,家族里有一个参加过奥运会的叔叔。现在,她希望可以成为排球队的一员,参加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威尔一直在用蓝牙惯性感应器分析运动员的表现,培达欣然同意在打球时戴上一个感应器——呃,是和我们打球的时候。然而,在比

  • 标签: 培达 排球运动员 感应器 黄金海岸 腕带 威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效果和推广使用。方法2009年至2011年在我院所有病房住院的符合戴的患者共9296例。结果在病房应用后,病房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适宜推广使用。

  • 标签: 腕带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使用
  • 简介:之风如何兴起人们说内在美才是重要的-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有个性本身并非表现自我的最简单方式。时下很流行塑胶,它们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慈善机构和团体。

  • 标签: 动英国 慈善腕带 戴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品管圈在提高住院孕产妇对识别依从性中的价值。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定“提高孕妇对识别的依从性”作为主题,将品管圈命名为“幸孕圈”。佩戴不舒适、佩戴不方便成为主要改进问题,宣教不到位、不吸水与不易干燥、佩戴时间长、佩戴过紧或过松成为真因,制定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培训,及时指导,加强宣教,落实责任,规范使用。结果改善后相关性质量问题调查问题发生率2%低于改善前15%,第4季度满意度97.80%高于90.10%,目标达标率103%,进步率84%。改善后依从率95.67%高于改善前73.33%,佩戴不舒适、佩戴不方便、不了解佩戴作用发生率低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后识别待规范使用率、知识知晓率、识别考核合格率、床旁检查落实率高于改善前。品管圈活动实施改善后,圈员的QCC手法、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执行力、责任与荣誉评分均高于改善前。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住院孕产妇对识别依从性。

  • 标签: 妇产科 品管圈 孕产妇 识别腕带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正确使用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小组,确定“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新生儿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身份识别正确使用率由76%提升到90%。结论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是各项诊疗护理工作重要的前提,开展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正确使用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无陪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患方满意度。

  • 标签: 腕带 新生儿身份识别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身份的有效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减少衔接链条中断、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各院在原有床头卡的基础上加/改用了,而带在临床的应用加强了严格、有效的查对环节,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准确、安全。

  • 标签: 住院患者 身份识别 腕带 床头卡 安全
  • 简介:摘要病人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病人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于正确的病人的过程。病人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病人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

  • 标签: 腕带标识 病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提高儿科病区患儿使用识别依从性的对策。方法通过和2009年6月5日至9月5日所做依从性调查结果对比,总结儿科病区患儿在使用识别中的问题,制定提高佩戴依从性的措施,并持续进行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分析。结果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入住我科病人2793人次,无佩戴186例,完好率为93.3%,无佩戴率为6.7%。与2009年6月5日至9月5日所做依从性调查结果佩戴率为94.8%,无佩戴率5.2%相对比2,儿科患儿佩戴的依从性无明显提高。结论做好佩戴的宣教,是提高患儿佩戴依从性的基础;而护士加强查对制度则是提高患儿佩戴依从性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儿科病人 腕带 困扰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病人佩戴的依从性。方法针对病人佩戴率较低的现状,检查106名在院病人的佩戴情况,分析病人佩戴依从性低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护理对策实施后两个月后再次评估病人病人佩戴率。结果病人佩戴的依从性显著提高。病人佩戴率上升至9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佩戴的依从性。

  • 标签: 腕带 依从性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