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引流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引流的临床资料,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颅内感染5例,脑室出血10例。结果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明显改善,10例脑室出血明显改善,5例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持续引流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腰大池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12月起到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重型脑外伤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持续引流辅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持续引流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腰大池持续引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引流用于治疗神经外科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予以行持续引流并部分辅以鞘内注射治疗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颅内感染患者,16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2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持续引流并辅以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安全、有效。

  • 标签: 腰大池引流 颅脑术后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头痛缓解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梗死率及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引流可以显著提高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早期持续腰大池外引流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带黏胶泡沫敷料在持续引流管固定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以传统的持续引流固定方法为基础,不断对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将带黏胶泡沫敷料应用于持续引流管的固定中,评价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后患者置管口及固定处皮肤异常发生率为5.1%、固定敷料异常发生率为10.3%、意外脱管发生率为7.7%、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6%,均比改进前的33.3%、38.9%、25.0%、22.2%要低,患者术后平均换药间隔天数为(4.71±2.12)d,比改进前的(1.35±1.03)d延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黏胶泡沫敷料用于引流管的固定中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管路固定的有效性,确保了有效引流,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敷料 水胶体 引流术 导管 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及脑室外引流引流治疗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从本院中提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2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在实施引流的第二天再实施引流等综合性分析方法,来分析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之后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3/7d后清除脑室血肿、脑室引流时间及脑脊液在正常恢复时间后,再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具体的治疗疗效过程。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评分(ADL)。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之后3/7d脑室血肿清除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等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要低于观察组患者;ADL生活评分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更高。结论对待本次试验中的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治疗方法可以采用较快的方法来清除血肿并促进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重新建立的手术及脑室外引流联合引流,以此来提高预后护理的患者存活率。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加腰大池引流 治疗脑内血肿 合并脑室铸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脑室外联合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患者中抽选42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接受脑室外联合引流治疗,对照组21例,接受脑室外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引流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因脑积水不能缓解需进行V-P分流术患者概率为9.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因脑积水不能缓解需进行V-P分流术患者概率为52.3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因脑积水不能缓解需进行V-P分流术患者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治疗中采取脑室外联合引流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 脑室出血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神经外科选择持续引流脑脊液手术的患者探究其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数字表随机选择持续引流脑脊液手术的患者共计40例(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其中20例为对照组,选择术后常规护理,另有20例均为观察组,选择针对性护理。探究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进行持续引流脑脊液手术时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手术 神经外科 应用效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颅内减压联合持续引流治疗重症脑外伤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重症脑外伤的72例患者(2013年1月—2016年1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单纯颅内减压组与联合引流组,每组各36例。其中单纯颅内减压组患者采取单纯颅内减压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联合引流组患者在颅内减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联合引流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改良Barthel指数以及残疾等级量表评分等情况。结果联合引流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改良Barthel指数以及残疾等级量表评分等情况显著优于单纯颅内减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减压联合持续引流治疗重症脑外伤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颅内减压 腰大池持续引流 重症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脑外室引流引流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24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早期脑外室引流)与研究组(早期脑外室引流+引流)。术后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脑室血肿缩小50%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采用早期脑外室引流联合引流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早期脑外室引流 腰大池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良持续引流术在治疗神经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由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形式的硬膜外导管引流,实验组采取改良持续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对照组置管成功27例(90.0%),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19例(63.3%);实验组置管成功29例(96.7%),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5例(16.7%)。结论改良持续引流术在治疗神经重症患者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 神经重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持续脑脊液引流应用于脑外伤患者治疗中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50例,依双盲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全方位的精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和不良随访结果的发生率分别为8%和0%,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耐外伤患者行微创持续脑脊液引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脑外伤 微创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联合引流治疗破入脑室系统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破入脑室系统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联合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中45例存活,存活率86.54%,脑内血肿消除时间为3~7d的有37例(71.15%),7例发生死亡。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为,Ⅰ级13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7例,Ⅴ级3例。结论应用微创穿刺联合引流治疗破入脑室系统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脑室内血肿和积血,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微创穿刺 腰大池引流 破入脑室系统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行引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行引流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引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实施引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 腰大池外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间断腰椎穿刺引流保守治疗与持续引流治疗颅脑损伤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引流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2例,按其收入水平及自主意愿原则,分为常规保守穿刺组36例和持续引流组36例。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持续引流组颅压峰值明显下降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常规保守治疗组,持续引流组经济花费少于常规保守治疗组(P均〈0.01);持续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常规保守治疗组的41.7%(P〈0.05)。结论持续引流术在总体效果、医疗花费和住院时间方面存在优势,但针对不同伤情的脑脊液漏患者,规避引流脑脊液过量和过快风险的可控性引流治疗研究,对于改进和优化持续引流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脑脊液漏 间断脊椎穿刺 腰大池持续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持续引流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脑脊液持续引流,对照组患者予以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d、治疗后10d的GC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5d、治疗后10d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d、治疗后10d的GCS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积水、癫痫、脑梗死以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3.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引流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 腰椎穿刺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