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滑脱的临床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0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的健康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结果:腰椎退变性滑脱主要CT表现为多元性退变、轻度前滑脱和椎管的明显狭窄。滑脱L4的IAD为17.02mm,FJA为22.3o 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临床分析腰椎退变性滑脱,能够显示多征象,小关节发育缩窄可能是腰椎退变性滑脱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腰椎退变性滑脱症 CT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CSE)对退变性腰椎滑脱(DLS)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DL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腰椎牵引、超短波及中频电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CSE训练,包括平板支撑、单侧肘膝支撑、手膝位平衡、跪位转体、空中蹬车及仰卧屈髋屈膝训练等。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同时对患者动静态平衡能力及腰腹肌动静态耐力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动静态平衡能力指标及腰腹肌动静态耐力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60±0.47)分]、ODI评分[(16.71±3.34)分]、动静态平衡能力指标[分别为(23.78±4.02)s和(9.20±1.93)s]及腰腹肌动静态耐力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CSE训练能进一步缓解DLS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平衡能力及腰腹肌耐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核心稳定性训练 腰椎功能 平衡能力 肌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PLIF(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TLIF(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00名患有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TLIF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PLIF的方法手术治疗,利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经过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手术后的创伤大小,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手术出血情况,症状功能改善以及近远期并发的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统计。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统计可以得出实验组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近远期并发对比上,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疼痛评分和植骨融合率上,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明显优于传统的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的方法,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上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减少了手术并发,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
  • 简介: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spondylolis,DS),又称假性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病。本文主要选取无外伤史、未经手术治疗的中老年Ⅰ度腰椎滑脱患者,运用“大牵引”的牵引原理为基础,牵引过程中结合手法整复对滑脱腰椎关节位置复位。经过临床数据统计分析,腰椎滑脱的完全复位率52.7%,部分复位率44.5%,未复位率2.7%;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8.2%。治疗后2个月复发率0%,治疗后4个月复发率0.9%。证明拉压整复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性强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退变性 腰椎滑脱症 拉压整复法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19例,该组患者均采用经Quadrant通道行TILF联合UPASSII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均无神经损伤、硬脊膜破裂、局部血肿等并发发生,出院后随访12—36个月,行X线拍片检查示滑脱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断钉及融合器移位、塌陷。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行微创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 退变性腰椎滑脱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X线表现及腰椎关节突关节含水量的MRI特征,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8月~2009年1月诊断的5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片及MRI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单节段滑脱(L4椎体前移),X线片上无椎体变形、旋转及侧方移位,除外非退变性患者。腰4前移的百分比用侧位X线片上腰4椎体后缘相对于腰5椎体后缘前移的距离与腰5上终板宽度的比值乘以百分之百表示。通过轴位MRIT2像分析腰4-5关节突关节的含水量。腰4-5关节突关节含水量值通过轴位MRIT2像上双侧关节突关节高信号区(即关节面及关节腔内的关节液)宽度的总和与双侧关节突宽度总和的比值来表示。结果在53名患者中,43名患者的MRIT2像出现关节突关节高信号,而MRIT2像未出现关节突关节高信号的10名患者的侧位X线片均出现轻度椎体前移(<Ⅰ度)。MRIT2像出现关节突关节高信号的43名患者的关节突关节含水量平均值和腰4椎体前移百分比分别为0.14和18.1%。统计学结果为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T2像腰椎关节突关节含水量值与X线上的椎体前移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MRIT2像腰椎关节突含水量增多应高度怀疑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存在。

  • 标签: 腰椎 退变 关节突含水量 腰椎不稳 MRI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与腰椎滑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就诊的103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2例,女81例;年龄(58.55±0.88)岁(范围:37~77岁)。L2滑脱2例,L3滑脱10例,L4滑脱81例,L5滑脱10例。所有患者均摄腰椎侧位X线片,行腰椎MR检查。收集影像学资料,采用Image-Pro Plus进行数据测量:①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滑脱比;②腰椎MR上分别测量退变性滑脱节段的总多裂肌横截面积(total 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al area,TCSA)与无脂肪浸润多裂肌横截面积(fat-free 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al area,FCSA),并计算FCSA/TCSA比值,用来评估多裂肌萎缩程度,该数值越大表明多裂肌萎缩越轻;采用同样的方法测量退变性滑脱节段的上一非滑脱节段的TCSA与FCSA,并计算FCSA/TCSA比值。结果对两位医生的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腰椎滑脱比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ICC=>0.75,说明数据一致性高,结果可信度高。退滑脱节段上一非滑脱节段和退滑脱节段的多裂肌萎缩程度(FCSA/TCSA比值)分别为0.66±0.09和0.74±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8,P=0.000);103例中Ⅰ度滑脱66例(64.1%,66/103),Ⅱ度滑脱患者37例(35.9%,37/103),无Ⅲ度及Ⅳ度滑脱患者;滑脱比与退滑脱节段FCSA/TCSA存在相关性(P=0.000),相关系数γ=-0.425,滑脱比与退变节段FCSA/TCSA存在高度负相关。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退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较退滑脱节段上一非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严重;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退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与腰椎滑脱程度存在正相关。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肌疾病,萎缩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治疗中改良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应用效果探究。方法 自2019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22例因退变性腰椎滑脱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纳入本次调研病人均采用改良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总结与探究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评分、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等。结果 (1)治疗前融合节段椎间高度明显低于治疗后,(P

  • 标签: 老年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改良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 简介:退变性腰椎滑脱主要指由于腰椎不稳、小关节突退变增生、椎间盘退变等下腰部退行性病变导致的腰椎滑脱,其峡部一般完整,因此又称假性滑脱,其发生率为各种病因所致腰椎滑脱的60%以上。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于腰椎退变的基础之上,绝大多数合并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后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术式。在融合方法上主要有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lumbarfusionPLF)与椎间植骨融合,椎间植骨融合分为前路与后路融合。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腰椎管狭窄及退变性腰椎滑脱属于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群体,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但较多研究显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机体年龄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腰椎管狭窄及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本文将对腰椎管狭窄及退变性腰椎滑脱进行分析和综述,针对腰椎管狭窄及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此为临床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及退变性腰椎滑脱提供指导。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退变性腰椎滑脱 手术 研究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 116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 11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发病率。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围术期护理相关指标对比存在差异,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对比两组围术期护理后的并发发病率有较大差异,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加速康复外科理论的指导下实施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发病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TLIF(经锥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对DLS(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改良TLIF来进行治疗的DLS患者47例,记录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的发生情况等;测量在手术前后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随访这47例患者,时间是(2.5±0.5)年。结果47例患者中,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28±35)min,在手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58±48)ml,切口全部是一期愈合,并发较少;术后2~3d、3个月、6个月、1年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和术前指标比较,改善明显(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比较,P>0.05,术后的腰椎前凸角的平均度数在逐渐增大。结论采用改良TLIF来治疗DLS创伤小,并且能够理想复位,得到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改良经锥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观察组15例,实施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滑脱恢复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实施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恢复效果,快速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 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前凸度(LLA)及骶骨水平角(SHA)大小与腰椎退变性滑脱(LDS)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中立站立位X线摄片,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上测量LLA、SHA大小和滑脱距离。比较LDS组和正常对照组的LLA值和SHA值,统计120例LDS患者各腰椎退变性滑脱发生率,并对LLA、SHA和滑脱程度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LDS组的LLA值和SHA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84、9.66,P均〈0.05);各腰椎退变性滑脱发生率显示:腰椎(L)4的退变性滑脱发生率最高,达55.83%,次高为L5,为29.17%,L1最低,为0.83%;Pearson相关分析:LA与退行性脊柱滑脱距离具有相关性(r=0.19,P〈0.05);SHA与退行性脊柱滑脱距离具有相关性(r=0.19,P〈0.05);LDS患者的LLA与SHA具有相关性(r=0.83,P〈0.05)。结论LLA及SHA与LDS滑脱距离具有相关性,可能是LDS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腰椎退变性滑脱 腰椎前凸度 骶骨水平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实验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良率为85.4%,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0.7%,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相比,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中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少,预后好等优势,能够尽快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多裂肌退变程度与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龄45~84岁,平均(63.02±10.59)岁。通过腰椎MRI测量患者两侧多裂肌平均横截面积与第5腰椎椎体横截面积比值,通过多裂肌内脂肪浸润面积比例将患者分为0、1、2、3共四级,将0、1级患者分为A组,2、3级为B组,并对两组间VAS及ODI评分进行比较,对多裂肌萎缩程度、脂肪浸润分级与VAS、OD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多裂肌萎缩值平均为(0.78±0.05)。多裂肌脂肪浸润分级为:0级6例,1级11例,2级20例,3级27例。所有患者VAS评分平均(5.3±1.4)分,ODI评分平均(47.1±13.5)%。A组VAS评分平均(4.7±1.9)分,ODI评分平均(33.7±8.6)%。B组VAS评分平均(5.8±1.4)分,ODI评分平均(53.2±9.3)%。A组VAS评分低于B组(P=0.016),A组ODI评分也低于B组(P=0.009)。多裂肌萎缩值与VAS及ODI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43,P=0.024;r=-0.49,P=0.004),而脂肪浸润分级与VAS及ODI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53,P=0.019;r=0.44,P=0.01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多裂肌退变程度与腰背痛程度存在相关性。严重的多裂肌退变程度预示着更严重的腰背痛及功能障碍。

  • 标签: 退变性腰椎滑脱 多裂肌 肌肉萎缩 脂肪浸润 腰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