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问题。方法对1984-2002年收治的18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家族史者9例,癌变8例。手术方式:全结肠直肠切除8例,其中回肠造口2例,回肠储袋肛管吻合6例;结肠次全切除6例,其中回肠直肠吻合5例,升结肠肛管吻合1例;结肠部分切除2例;Miles术1例,结肠会阴造口1例。结论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根据息肉的分布特点和有无癌变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首选结直肠全切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 标签: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回肠直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族息肉病合并十二指肠腺瘤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癌变情况、随访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45例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中合并十二指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病理结果、随访及治疗方法。结果15例(33%)患者合并十二指肠腺瘤,年龄(46.8±12.8)岁,较不合并十二指肠腺瘤者平均年长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者在性别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4)。内镜随访时间(35.5±22.1)个月,有3例在内镜随访过程中Spigelman分期升级。有5例腺瘤直径>20 mm,其中有4例累及十二指肠乳头。2例诊断为壶腹癌,1例接受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接受了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他需治疗的病例接受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论十二指肠腺瘤在家族息肉腺瘤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对于确诊为家族息肉腺瘤病的患者,应该常规行严密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合Spigelman评分,腺瘤的部位及大小是癌变的高危因素。手术切除和内镜下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腺瘤息肉病,结肠 十二指肠腺瘤 十二指肠腺癌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及摘除结直肠息肉的患者780例,其中男492例(63.1%)、女288例(36.9%),年龄9~93(56.86±12.65)岁。根据息肉的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腺瘤组540例和非腺瘤组2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腹部临床表现)、内镜特征以及病理表现(结直肠息肉的数目、大小、位置、息肉蒂情况、分叶情况及息肉上皮内瘤变情况),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腺瘤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便血和腹痛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腺瘤组中存在息肉直径≥1 cm、息肉数目≥3枚、息肉带蒂、息肉分叶、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上皮癌变等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比值比(OR)=1.772, 95%置信区间(CI)=1.333~2.770, P<0.05]、便血(OR=1.290, 95% CI 1.015~1.637, P<0.05)、腹痛(OR=1.732, 95% CI 1.207~2.483, P<0.05)、息肉数目≥3枚(OR=0.390, 95% CI 0.202~0.753, P<0.05)、息肉直径≥1cm(OR=0.604, 95 CI 0.383~0.952, P<0.05)、息肉有蒂(带蒂和亚蒂)(OR=2.779, 95% CI 1.511~5.112, P<0.05)和息肉存在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OR=0.599, 95% CI 0.373~0.960, P<0.05)是结直肠腺瘤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腺瘤息肉易发生上皮内瘤变及癌变,高龄(≥70岁)、便血、腹痛,结直肠息肉数目≥3枚、直径≥1cm以及息肉有蒂的患者患结直肠腺瘤可能较大。

  • 标签: 腺瘤性息肉 肠息肉 内镜检查术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 简介:摘要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是具有成百个腺瘤结直肠息肉,并且患者在35-40岁时会不可避免地发展成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族是发生大肠癌的高发人群,约占大肠癌的1%,因此,对患者家系进行筛选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措施.目前已公认为癌前病变,若FAP未予治疗,几乎每一病例都将发生大肠癌,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 标签: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癌变率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全结直肠内遍布大量腺瘤息肉为主要特征,癌变风险极高。腺瘤息肉病(APC)基因突变是FAP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围绕FAP的流行病学、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APC基因
  • 简介:摘要结直肠息肉包括肿瘤和非肿瘤息肉,前者指腺瘤,当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结直肠肿瘤的癌前病变。目前认为,大多数的结直肠癌发生需经历腺瘤-癌的发展序列,即从肠上皮异型增生,演化至腺瘤形成,进一步癌变发展为浸润癌,甚至转移扩散。通过结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并合理处置腺瘤及癌变息肉,符合"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级预防策略。然而就临床中明确诊断的结直肠恶性息肉该如何正确处理,选择内镜下治疗还是手术扩大切除目前尚无统一定论。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作如下综述总结,以期明确和规范结直肠腺瘤癌变的治疗。

  • 标签: 腺瘤癌变 恶性息肉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下特征,探讨FA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5例FA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检查等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28例(80.O%)有家族史;临床表现以腹泻最为多见,占74.3%(26/35);直肠及左半结肠腺瘤息肉分布密集,直肠腺瘤癌变率高.结论FA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大肠内发现成百上千枚腺瘤息肉进行诊断,肠外表现有助于诊断,结肠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早期诊断手段.

  • 标签: 腺瘤息肉病 结肠 结肠镜检查 肠外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息肉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均于内镜下实施结直肠腺瘤息肉切除术,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比2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结直肠腺瘤息肉均告有效切除,但观察组32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32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内镜 手术切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进展期腺瘤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大肠腺瘤息肉患者共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相关对象按照疾病阶段分为A组(进展期,n=64)、B组(非进展期,n=172),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进展期腺瘤息肉腺瘤性质主要为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病理类型方面主要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论:相关人员有必要从该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入手,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把握。

  • 标签: 腺瘤性息肉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超声造影(CEUS)与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在鉴别腺瘤息肉与胆固醇息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因胆囊息肉样病变(GPL)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5例。术前先行CEUS和H-CEUS,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腺瘤息肉组(16例)和胆固醇息肉组(49例),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灌注特征的显示和最终诊断。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之间以及CEUS和H-CEUS下的血管形态、增强强度和胆囊壁完整的差异。结果CEUS对胆囊腺瘤息肉和胆固醇息肉的血管形态判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观察到85.71%(42/49)的胆固醇息肉和68.75%(11/16)的胆囊腺瘤息肉血管形态表现为均匀点状。H-CEUS判断胆囊腺瘤息肉和胆固醇息肉之间的血管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527,P<0.001)。H-CEUS可观察到75.51%(37/49)的胆固醇息肉和25.00%(4/16)的腺瘤息肉血管形态表现为均匀点状。胆固醇息肉组在CEUS和H-CEUS下的血管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腺瘤息肉组,在CEUS和H-CEUS下的血管形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78,P=0.019)。腺瘤息肉组中CEUS仅能检测到6.25%(1/16)的分支血管形态,而H-CEUS能检测到43.75%(7/16)的分支血管形态。结论H-CEUS通过提高帧频来提高时间分辨率,有助于准确反映GPL微循环的差异,并提高胆固醇息肉腺瘤息肉的鉴别诊断能力。在选择治疗方案时,H-CEUS可作为GPL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造影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腺瘤 胆固醇性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胆囊较大胆固醇息肉腺瘤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的患者78例,胆固醇息肉患者59例,腺瘤息肉19例,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对比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胆固醇息肉腺瘤息肉超声及造影检查存在明显的差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胆固醇息肉腺瘤息肉鉴别有较高的价值,能够起到一定的区分作用,临床可以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胆固醇息肉 腺瘤性息肉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纤维内镜技术广泛普及,胃肠道息肉状病变活检或切除组织的病理诊断已经成为各级综合医院病理科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于胃肠道息肉状病变的种类繁多,病理界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病理诊断同质化低,诊断不够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规范胃肠道息肉状病变的病理诊断,提高诊断的同质,为临床合理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疾病学组经过广泛讨论,结合国内实际和学科前沿进展对胃肠道最常见的息肉状病变——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息肉的病理诊断达成共识意见。共识内容包括:(1)胃腺瘤、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2)结直肠普通型腺瘤、锯齿状病变和炎息肉;(3)胃肠道的错构息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膳食纤维、粪便中的丁酸含量与结肠腺瘤息肉的关系。方法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共150例,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评估膳食纤维评分及测定肠道粪便中丁酸的含量,判断二者的相关;并将患者分为无息肉组、非腺瘤息肉组及腺瘤息肉组,比较膳食纤维评分及粪便中的丁酸含量在不同分组中的差异。结果膳食纤维评分与粪便中丁酸的含量呈正相关(R=0.849);膳食纤维评分在无息肉组、非腺瘤息肉组及腺瘤息肉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无息肉组>非腺瘤息肉组>腺瘤息肉组;丁酸在无息肉组、非腺瘤息肉组及腺瘤息肉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息肉组>非腺瘤息肉组>腺瘤息肉组。结论膳食纤维影响粪便中的丁酸含量,且二者对结肠腺瘤息肉的产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膳食纤维 丁酸 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检测,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变异验证。结果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哥哥APC基因存在c.532-1G>A杂合变异,该变异为剪接位点变异,会导致APC基因mRNA的异常剪接,造成APC蛋白截短,影响正常功能发挥,促进肿瘤发生。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APC基因c.532-1G>A变异判定为致病变异(PVS1+PP1+PP4+PP5)。结论APC基因c.532-1G>A变异可能是本家系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遗传学病因。

  • 标签: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APC基因 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利用结肠镜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PDR)估算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的可行。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研究,利用2017年全年结肠镜数据计算PDR与ADR的换算系数,利用PDR和换算系数估算结肠镜医师的ADR,并与实际ADR进行一致验证。结果最终纳入25 112例结肠镜和20名结肠镜医师,换算系数为0.483,实际ADR和估算ADR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18(95%CI:0.596~0.924,P<0.01)。结论利用PDR估算ADR可行,但该方法仅是权宜之计,仍应重视建立规范电子数据库。

  • 标签: 结肠息肉 腺瘤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塞来昔布对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已确诊为FAP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常规治疗组(A组)患者每4m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疗程为12m;常规治疗联合塞来昔布组(B组)患者每4m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手术结束后即口服塞来昔布800mg/d,疗程为12m。两组患者均每4m复查结肠镜1次,观察腺瘤的数目及类型。结果B组于治疗后4、8、12m腺瘤消除率分别为88.73%、91.22%和98.95%,而A组分别为88.50%、87.47%和82.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塞来昔布可使FAP患者结直肠腺瘤明显消退,疗效佳,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塞来昔布 结肠镜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简介:摘要家族性腺瘤样肠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是一种遗传肿瘤综合征,其发生与APC基因突变密切相关。APC突变基因最初应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发育的早期阶段,携带者的全身每个细胞,也包括生殖细胞都含有异常的APC基因,构成了疾病向下一代遗传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APC基因与FAP的研究日渐深入,这里我们回顾了关于APC基因与FAP相关的研究进展。

  • 标签: APC基因 突变 FAP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患者预防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进行改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改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中游离全结直肠系膜,裸化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闭合器离断直肠,置入保护套经直肠断端拉出全大肠;距离回盲部5 cm离断回肠,于回肠末端置入吻合器钉砧;外翻直肠处理远端直肠息肉;随后行端端吻合。收集并分析患者性别、身高、体重及病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排便情况。结果4位患者均顺利完成改良NOSES术,行腹腔镜下无辅助切口全结肠加部分直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所有患者顺利康复,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大出血等术后重大并发症。无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距离肛门的距离与排便频率尤其是夜间排便频率有负相关趋向。结论本术式符合无菌无瘤原则,无较大手术后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较好。后期仍需进一步大规模研究证实手术效果。

  • 标签: 息肉 排便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排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为结肠癌癌前病变的结肠腺瘤息肉(CAP)中肠道菌群的改变特征。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肠腺瘤息肉患者(CAP组)30例和无腺瘤息肉的健康个体(HC组)30名。通过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收集CAP患者的腺瘤组织和健康志愿者(HC)的肠黏膜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扩增,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序列测定,实验结果使用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进行比较法分析。结果CAP患者的腺瘤组织中肠道菌群α多样高于健康肠黏膜组织(Chao指数、Ace指数P<0.01)。门水平分析中,CAP组中拟杆菌门(FC=0.38)的丰度显著降低(P<0.01);属水平分析中,拟杆菌属(FC=0.32)、埃希菌属(FC=0.57)、瘤胃球菌属(FC=0.42)、Blautia(FC=0.27)、Dorea(FC=0.57)在CAP组中丰度降低(P<0.05);假单胞菌属(FC=2.43)、乳球菌(FC=2.84)、土芽孢杆菌属(FC=2.07)和不动杆菌属(FC=2.36)丰度升高(P<0.05)。结论与HC肠黏膜组织相比,CAP患者腺瘤组织中菌群的丰度和多样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腺瘤息肉患者黏膜中菌群存在失衡现象。这种肠道微环境的失衡,对研究结肠腺瘤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肿瘤 腺瘤性息肉 胃肠道微生物组 RNA,核糖体,16S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