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组:肾盂输尿管癌患者23例,术后2周每周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30mg)1次,共5次;对照组:肾盂输尿管癌患者19例,术后未行膀胱灌注。中位随访时间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为50(4-94)个月、9(3-143)个月。

  • 标签: 肾盂输尿管癌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术后 膀胱内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预防复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认真做好灌注前患者的心理护理,使用正确的灌注方法及护理,密切观察灌注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膀胱癌术后灌注吡柔比星配合正确的护理,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病变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膀胱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老张做完膀胱癌手术以后,医生告诉他,膀胱癌术后复发率较高,高达70%左右,要定期膀胱灌注卡介苗,预防肿瘤复发。可老张听另一位病友说,他每次灌药后,总是尿频尿急和尿痛,有时还发烧,灌了10多次后,睾丸、附睾长了结核。听了这些话老张顾虑很大,拿不定主意了,到底灌不灌卡介苗呢?

  • 标签: 卡介苗灌注 肿瘤复发 预防复发 术后复发 膀胱内灌注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59例确诊UTUC并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19例,女340例。平均年龄(66.5±9.6)(26~93)岁。有吸烟史283例。伴肉眼血尿664例。肾盂癌396例,输尿管癌463例。术前合并肾积水675例。术前行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323例,初次诊断时合并膀胱肿瘤48例。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UTUC根治术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59例中,低分期肿瘤(Tis/Ta/T1期)407例(47.4%),高分期肿瘤(T2~T4期)452例(52.6%);低分级肿瘤(G1/G2级)110例(12.8%),高分级肿瘤(G3级)749例(87.2%)。平均随访17个月,126例(17.2%)出现复发复发中位时间12个月,其中101例(80.1%)为术后2年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期(P=0.047)、肿瘤高分级(P=0.043)、术前血尿症状(P=0.023)和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P=0.002)与膀胱复发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期(B=-0.476, P=0.019)、肿瘤高分级(B=0.848,P=0.024)、术前血尿症状(B=0.521,P=0.048)、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B=0.521,P=0.002)是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低分期、肿瘤高分级、术前血尿症状和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是UTUC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3例膀胱癌切除术后患者,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术后接受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相似,但吉西他滨更能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癌 复发
  • 简介:目的分析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我院4年来膀胱肿瘤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0例复发10例。结论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膀胱肿瘤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需行膀胱药物灌注以预防肿瘤复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观察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进展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为2年,其中丝裂霉素组和吡柔比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5.38%和1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膀胱肿瘤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组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7.69%,出现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2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以及尿道狭窄等不良反应。结论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对预防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或进展的疗效相当,均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膀胱灌注。

  • 标签: 表浅膀胱肿瘤 丝裂霉素 吡柔比星
  • 简介: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52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切除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20ml膀胱灌注20次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结果随访1~6年,术后2年无复发,2年后复发6例,复发率11.5%.结论膀胱癌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膀胱灌注 化疗 预防 膀胱癌 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护理方法对预防肿瘤复发及提高术后病人生活质量作用。方法:对本院泌尿外科64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在术后采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护理方法,灌注后密切随访。结果:肿瘤复发率低于相关文献报道,膀胱肿瘤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减少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护理体会
  • 简介: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比术后即刻膀胱灌注与短期膀胱灌注辅助化疗对中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膀胱电切术(TURBT)后复发风险的影响。该试验于2010年9月经由京都府立大学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06例中低危NMIB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取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0mg,

  • 标签: 膀胱灌注 膀胱内灌注 TURBT 吡柔比星 辅助化疗 复发风险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防止复发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用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抗肿瘤药物,另一类是属于生物效应调节剂。现就膀胱痛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膀胱内灌注化疗 药物护理 膀胱癌 术后 生物效应调节剂 化疗药物
  • 简介:摘要节育环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宫内避孕工具,它广泛应用于育龄妇女,其常见的并发症是子宫出血和疼痛,以及节育环脱落和感染,而节育环异位在临床上较少发生。本文是关于节育环异位膀胱1例报道。

  • 标签: 膀胱 节育环 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的1到2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到3年,观察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18/25),复发率为24%(6/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26/35),复发率为22.9%(8/3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4/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膀胱管灌注疗法对于预防表浅性膀胱复发的效果十分理想,该种疗法具有用药方便、费用低廉的特征,患者不会出现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 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