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结合微骨折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距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自体软骨移植,对照组采用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VAS、AOFA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AOFA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AOFAS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比较,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 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距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武警海警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距软骨损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自体软骨移植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反应程度,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变化,测定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跖屈活动度,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41±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0.45)分(t=8.639,P<0.05);研究组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为(88.73±6.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6.41)分,(t=3.684,P<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总体优良率(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82.81%)(χ2=5.133,P<0.05);研究组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度[(24.83±3.31)°]、跖屈活动度[(44.92±5.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65±3.08)°和(39.61±5.27)°](t=5.247、4.08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21.88%)显著低于对照组(7.81%)(χ2=5.006,P<0.05)。结论较自体软骨移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可更有效缓解距软骨损伤患者疼痛反应,提高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距骨 软骨 骨移植 移植,自体 输血,自体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腔内注射 手术后并发症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与微骨折修复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308膝。术后随访3-5年,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术后6个月镜下复查关节镜A、B组再生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学报告为透明软骨与纤维软骨。2、术后1年内A1组、B1组优良率均>90%,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3、术后3年,A1组优良率>B1组。结论1、自体软骨移植与微骨折修复软骨缺损均为理想方法。2、1-4cm2软骨缺损,自体软骨移植远期疗效优于微骨折自体软骨移植为该类患者理想治疗的方法。3、两种方法治疗面积>4cm2软骨缺损均有效,远期疗效一般。意义在于(1)、缓解损伤所带来的疼痛症状、延缓关节退行性变和恢复一定关节功能不影响关节置换。(2)、延迟关节置换时间,减少2次关节置换率。

  • 标签: 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 微骨折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踝截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16例(16足)距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8~67(33.4±11.1)岁;右侧7例,左侧9例。患者均采用前踝截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比较术前及其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术后2年采用软骨修复MR观察(MOCART)评分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16例患者术后随访36~72(46.6±12.8)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6.9±1.6)分改善为(0.8±0.8)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60.7±10.8)分提升为(90.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7、13.92,P值均<0.001),依据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6/16。术后2年MRI示截面均愈合良好,原病灶缺损区均被移植物充填,MOCART评分为(65.0±10.2)分。结论前踝截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症状减轻明显,临床疗效好。

  • 标签: 踝损伤 距骨软骨损伤 前踝截骨 骨软骨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和微骨折手术治疗距软骨损伤(OLT)的临床疗效,寻找更加理想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OLT患者,随机分为甲组(采取自体软骨移植治疗)和乙组(微骨折手术),均在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踝关节疼痛改善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术后3个月、6个月踝关节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乙组的82.35%,两组各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和微骨折手术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减轻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优势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 微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重度距软骨损伤(OCLT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治疗的26例重度OCLT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7~49岁[(36.3 ± 10.9)岁]。左足11例,右足15例。均为Hepple Ⅲ~Ⅳ型OCLTs。患者均行自体带骨膜髂骨瓣移植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 - 后足评分及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同一层面MRI距损伤面积,末次随访CT观察距骨质及关节面愈合情况;观察切口、截部位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2个月[(16.2 ± 3.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分别为(2.4 ± 0.9)分、(1.7 ± 0.6)分,较术前(5.4 ± 1.2)分显著降低(P < 0.01),末次随访时VAS较术后6个月显著降低(P<0.01)。AOFAS踝 - 后足评分分别为(71.7 ± 7.8)分、(87.8 ± 6.2)分,较术前(66.5 ± 7.5)分显著提升(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 - 后足评分较术后6个月显著提升(P<0.01)。踝关节ROM分别为(58.4 ± 5.5)°、(70.0 ± 4.9)°,较术前(42.3 ± 8.1)°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踝关节ROM较术后6个月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同一层面MRI距损伤面积为0.67(0.55,0.89)cm2,较术前2.64(1.98,3.68)cm2明显改善(P<0.01)。距CT示移植骨质融合,骨质未见明显缺损,关节面未见明显台阶。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除8例患者残留局部软骨骨髓水肿信号、2例出现内踝截延迟愈合外,未见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截不愈合、畸形愈合或严重踝关节紊乱。结论对于重度OCLTs,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可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明显缩小损伤面积。

  • 标签: 距骨 骨折,软骨 髂骨 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自体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自体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踝前内侧切口,行内踝双平面截,下翻截块显露软骨损伤部位,完整切除异常软骨,使用刮勺彻底切除硬化囊壁,将来自同侧膝关节健康软骨移植至距软骨损伤区。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个月(范围:12~36个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明显改善,VAS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1.3)分(t=8.13,P=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62.4±3.3)分升至术后的(88.0±2.4)分(t=-31.51,P=0.00);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9.8±2.7)分升至术后的(85.2±3.5)分(t=-25.50,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92.5±1.3)分,术后为(92.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5)。随访中无感染、移植软骨坏死、囊肿残留、截端不愈合、供区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平面截加同侧膝关节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移植,自体 距骨 骨囊肿 骨软骨损伤 截骨术
  • 简介:在带血管蒂自体移植治疗严重缺损中,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正确的健康指导等,使手术成功率提高,术后的并发症减少,促进病人肢体功能逐渐恢复.

  • 标签: 骨缺损 骨移植 矫形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双平面Chevron内踝截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柱损伤合并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6例距软骨损伤合并囊肿患者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50岁,平均36.2岁;按照Hepple分型:Ⅳ型5例,Ⅴ型21例。关节镜评估距软骨损伤程度和范围,Chevron内踝截暴露距内侧软骨损伤区,彻底清除不稳定软骨,新鲜化处理囊肿硬化壁,取同侧股骨内髁非负重区软骨柱植入至距软骨损伤区。通过比较术前、术后1年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踝关节Karlsson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平均为20.6个月(12~3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囊肿复发及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供侧膝关节未见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患侧踝关节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4.3±3.9)分提高至术后1年(89.5±5.1)分,Karlsson评分由术前(60.5±5.5)分提高至术后1年(85.2±6.9)分,VAS评分由术前(6.2±1.1)分降至术后1年(1.8±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为(94.7±1.9)分,术后1年为(94.1±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平面Chevron内踝截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并囊肿可以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和改善踝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 标签: 距骨 软骨 足损伤 移植 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距软骨损伤治疗中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软骨移植手术效果。方法: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观察对象设置为距软骨损伤手术患者74例,观察方法为随机分为一组(采用关节镜微骨折手术治疗)和二组(采用自体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Cobb角值情况。结果:一组和二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对照中,一组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中,二组明显优于一组,(t=15.560,p=0.013),两组有差异。结论:在距软骨损伤治疗中采用自体软骨移植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关节镜微骨折手术治疗,值得推荐。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关节镜微骨折手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与传统假体隆鼻比较,分析自体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患者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科美容中心收治72例要求行隆鼻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年龄(26.82±5.61)岁,采用自体软骨颗粒游离移植;对照组36例,年龄(25.02±6.93)岁,用假体隆鼻。观察患者鼻面角、鼻额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感染、隆鼻部位变形、假体外露、折断、歪斜等并发症。两组隆鼻术前测量面部角度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额角相比术前明显增大(P<0.05),对照组术后鼻额角有所增高,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面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入路自体软骨颗粒移植隆鼻取材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建议依据病情优先选择自体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

  • 标签: 自体移植物 软骨 隆鼻术 假体填充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体填充对于距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距软骨缺损患者,对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自体填充固定治疗,比较治疗满意度及NRS评分。结果 48例患者,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患者分别2、12、34例,满意度为95.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RS运动及NRS休息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距软骨缺损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自体填充固定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因此,该诊断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自体骨填充 距骨软骨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软骨移植在隆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7月 -隆鼻) 68例作为观察对象,选用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组别名称为观察组( n=34)及对照组( n=34),对观察组给予自体软骨移植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假体隆鼻,将患者的整形满意度、并发症(感染、排斥、后宫内陷、假体外漏)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合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整形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能够看出显著优势(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优势明显。结论:在隆鼻中应用自体软骨移植,能够降低患者的排异反应,改善面部美观,产生的并发症较少,值得在隆鼻中应用。

  • 标签: 自体软骨移植 隆鼻术 运用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股骨踝大面积软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遴选2019年10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科室收治的膝关节股骨踝大面积软损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探究组39例,对照组进行微骨折,探究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关节液PG水平和HSS评分。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关节液PG水平和HS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意义,P>0.05;术后,探究组关节液PG水平小于对照组,HSS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方式运用于膝关节股骨踝大面积软损伤中,不仅能够降低关节液PG水平,还能提高HSS评分,在临床中的治疗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荐。

  • 标签: 关节镜下 微骨折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 膝关节股骨踝 大面积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骨镶嵌移植与微骨折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7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5例。对照组实施微骨折,观察组实施软骨镶嵌移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软骨镶嵌移植与微骨折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均能够发挥一定效果,但软骨镶嵌移植更能改善患者膝关节损伤情况。 

  • 标签: 骨软骨镶嵌移植术 微骨折术 膝关节软骨损伤 HSS评分
  • 简介:手在人类社会交际、生存和艺术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其中拇指的作用就占全手功能的50%左右。我院在2003年2月~2005年7月收治了拇指完全缺失患者30例,并行再造拇指,术后成活率达100%。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拇指缺损 自体骨移植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微骨折技术结合自体软骨碎屑样团块移植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6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微骨折组18只,实验组18只。制作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对照组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微骨折组利用做骨折技术制作网格状做孔;实验组在制作网格状徽孔后在缺损表面填盖上碎屑样软骨团块。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糖胺聚糖(GAG)含量测定。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缺损由透明软骨样组织填充,软骨软骨组织基本恢复,修复的软骨组织在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做骨折组和对照组。术后4、8、12周实验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平均分别为(5.0±1.0)、(6.7±1.5)、(13.0±1.0)分,微骨折组平均分别为(2.3±0.6)、(5.0±1.0)、(7.7±1.2)分,对照组平均分别为(0.0±0.0)、(1.3±0.6)、(1.7±0.6)分,实验组不同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微骨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周实验组GAG含量平均分别为(6.25±0.31)、(13.11±0.21)、(16.23±0.66)μg/mg,微骨折组平均分别为(3.04±0.21)、(5.75±0.24)、(7.03±0.21)μg/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技术结合自体软骨碎悄样移植是一种治疗软骨缺损的新选择,其能够有效提高软骨修复的效果。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软骨 关节 移植 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