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外伤牙的治疗效率,作者采用粘接剂+扁钢丝+流动树脂共同构成性夹板,用于固定外伤后松动或脱位患牙,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牙外伤 固定 牙齿粘接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系统充填老年重度磨损磨牙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具有两颗第一磨牙胎面重度磨损的患者52例,共104颗患牙做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将同一患者口内随机选择一颗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共52颗),采用系统+3MP60树脂直接充填修复;另一颗第一磨牙为对照组(共52颗),采用磷酸酸系统+3MP60树脂直接充填修复。评价标准采用改良USPHS/Ryge评价标准,采用X^2检验,于充填即刻、3、6、12及24个月复查评价。结果:充填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修复体表面情况、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色泽协调性、继发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充填术后3个月复查牙髓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与全系统在修复老年人磨牙胎面重度磨损病例中具有同等的效果,系统可降低术后敏感。

  • 标签: 自酸蚀 重度磨损 全酸蚀 疗效
  • 简介:摘要当今粘接剂的发展日新月异,树脂水门汀是近年来推出的多合一系统,系将剂、偶联剂和粘接剂三者合为一体,操作步骤减少为一步的系统,克服了传统树脂水门汀操作步骤繁琐,技术依赖性强等缺点,真正实现一步到位,且均采用双重固化模式,适用于除贴面外所有类型及所有材料修复体的粘固。它的研究应用是牙科技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在牙齿中,牙本质因其特殊的结构一直是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将对这类新型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的原理、相关成分和作用以及性能进行综述。

  • 标签: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牙本质, 粘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树脂水门汀树脂嵌体中表面预处理对微渗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拔出的100颗新鲜拔除的磨牙(无龋坏)当做分析的对象,根据嵌体制作要求对邻牙合Ⅱ类窝洞进行制备,同时制作树脂嵌体。遵拔除顺序分为四组(甲组、乙组、丙组以及丁组),每组25颗。甲组为直接、乙组为酸蚀处理、丙组为全酸蚀处理、丁组为磷酸处理,对四组的龈壁渗入深度、轴壁渗入深度进行总结。结果甲组的龈壁渗入深度大于乙组、丙组、丁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轴壁渗入深度大于乙组、丙组、丁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丙组、丁组间的龈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丁组间的轴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轴壁渗入深度大于龈壁渗入深度,差异显著,P<0.05。甲组、乙组、丙组轴龈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树脂水门汀树脂嵌体的表面预处理中,酸蚀处理能减少牙体组织同树脂水门汀间的微渗漏,而磷酸单独预处理对于龈壁处牙本质粘结界面微渗漏影响大于轴壁处釉质。

  • 标签: 表面预处理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粘接树脂嵌体 微渗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对照组55例开展全系统修复,观察组55例系统修复,观察不同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敏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更为显著,可提高患者咀嚼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酸蚀粘接修复 老年牙体缺损 重度磨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老年TD伴SA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全修复系统,观察组采用修复系统。记录口腔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口腔恢复情况对比:治疗后1周,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3个月,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3个月,组间对比(P

  • 标签: 自酸蚀 粘接修复系统 老年牙体缺损 重度磨耗 修复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修复系统对老年牙体.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DD伴重度磨耗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均衡的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60例患者行口腔常规消毒,除去口腔内杂物、菌斑。将全系统修复给予对照组,将自粘结修复系统给予观察组,对比组间咀嚼功能、组间敏感性,同时观察组间治疗1年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经治疗,组间咀嚼功能对比P=0.000,组间牙齿敏感性对比P=0.000,经治疗1年后,观察组出现1例继发龋,占比3.3%,对照组6例继发龋,2例修复体脱落,占比26.7%,组间发生率对比X2=12.074,P=0.000。结论:DD伴重度磨损老年患者治疗时选择粘结修复系统,疗效显著,可选用。

  • 标签: 自酸蚀 粘接修复系统 老年 牙体缺损 重度磨耗 修复效果 观察
  • 简介:目的:实验评价牙本质处理剂对树脂水门汀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C)的牙本质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离体人无龋第三恒磨牙24颗,用低速切片机垂直于牙体长轴方向将磨牙冠牙合中1/3交界线处切开待用。实验组牙本质表面涂布牙本质处理剂,对照组不涂处理剂。后将试样分别用树脂水门汀(Unicem,3MESPE;seTPP,SDI)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CEM,GC)原位对位。水浴中储存24h后,用低速切片机把样本切割成约1mm×1mm×8mm条状,随后进行微拉伸测试。用扫描电镜观察接界面形貌。结果:无论是否使用处理剂,Unicem的牙本质强度显著高于seTPP和FujiCEM(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强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处理剂表面处理增强树脂水门汀及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牙本质强度。

  • 标签: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微拉伸粘接强度 粘接处理剂 牙本质
  • 简介:目的:通过与系统纤维桩的临床操作时间、3年内的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00个前牙纤维桩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树脂(EMBRACECORE)粘结纤维桩并形成树脂核,对照组采用系统(DCBond和DCCore)进行树脂并形成树脂核,记录两组的临床操作时间,并追踪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操作时间为87.38±8.21sec,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5.56±10.04sec;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树脂用于纤维桩临床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临床存留率与采用系统相似,可成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操作方法。

  • 标签: 纤维桩 自酸蚀自粘接树脂 自粘接粘结系统
  • 作者: 范清林范圣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04-1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
  • 机构:[摘要]自酸蚀粘结剂属于牙本质粘结剂发展至今的新型材料。本文拟对牙本质粘结剂的发展沿革、粘结机制和牙本质表面处理技术以及自酸蚀粘结剂的临床应用和微渗漏影响做一系统整理,以期获得对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的深刻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150颗牙采用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治疗后6个月、2年复查,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部(USPHS)制定的评定系统标准记录修复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修复体固位率为100%,无脱落及继发龋,治疗后2年修复体固位率为98%,有2颗边缘着色,1颗修复体部分脱落。结论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肯定,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 标签: 纳米复合树脂 自酸蚀粘结剂 排龈术 楔状缺损Clinical efficacy of 3M Z350 nano-composite resin 3M self-etching adhesive joint retraction of wedge-shaped defe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氟化钛(TiF4)溶液对症牙本质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4颗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获取冠部近髓腔的牙本质,随机分为6组,每组4颗牙,其中4组通过和机械力方法建立人工症牙本质模型,另外2组为健康牙本质。随机选取1组人工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使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测定其表面形貌与表面硬度,评价人工症牙本质的建模效果。另外3组人工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用于测试,按不同处理分为4组:4.0% TiF4处理症牙本质组(4.0% TiF4-ED组)、2.5% TiF4处理症牙本质组(2.5% TiF4-ED组)、无处理症牙本质组(ED组)及健康牙本质组(SD组)。使用SE Bond系统进行,AP-X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测定即刻微拉伸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结果人工症牙本质和健康牙本质的显微硬度值分别为(56.92±5.27)HV和(60.19±4.52)H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证实,人工症牙本质与自然症牙本质的微观形貌特征相符。4.0% TiF4-ED组、2.5% TiF4-ED组、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强度分别为(28.94±8.04)MPa、(46.08±8.19)MPa、(20.39±7.46)MPa和(45.16±7.86)MPa。2.5% TiF4-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二者均高于4.0% TiF4-ED组和ED组(均P<0.05)。4组断裂模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01)。2.5% TiF4-ED组以内聚牙本质断裂为主,提示其强度可能高于微拉伸测试均值。结论症牙本质强度低于健康牙本质,2.5% TiF4溶液可显著提高症牙本质的强度。

  • 标签: 牙齿酸蚀症 牙本质 牙齿粘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接剂黏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错颌患者共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3M正畸釉质黏接剂治疗,观察组予以粘接剂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黏接剂于黏接时其使用量、光固化时间及脱落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黏接剂于正畸托槽黏接时使用量较少,光固化时间短,黏结强度足够,脱落率低,黏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酸蚀黏接剂 正畸托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单宁在全条件对通用型粘接剂在牙本质表面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颗无龋离体人磨牙置于存储盒中随机盲取分成2组(全A组与B组,n = 30),再将每组随机分为5个亚组(n = 6)。在使用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前,在牙本质面分别涂抹浓度为0%(对照组)、25%、50%、75%和100%的单宁3 min并冲洗吹干。实验试件在37 ℃水中保存24 h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μTBSt)。使用Two-Way ANOVA与Games-Howell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断裂面模式并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微拉伸试件的牙本质断端。结果在全模式下,75%单宁强度[(34.51 ± 8.43)MPa]与100%单宁强度[(36.16 ± 5.20)MP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F = 32.301,P<0.001);在模式下,25%单宁[(31.06 ± 3.41)MPa]可显著提升SBU与牙本质强度(F = 23.570,P<0.001)。双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单宁浓度(F = 23.134,P<0.001)与模式(F = 4.465,P = 0.036)对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且两要素间显著相关(F = 28.231,P<0.001)。断裂模式分析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牙本质表面不同模式与不同浓度单宁所形成的界面形态差异显著。结论在不同模式下,不同浓度的单宁均可显著改善SBU与牙本质的强度。

  • 标签: 单宁类 牙本质 酸蚀 拉伸强度 通用型粘接剂 Single Bond Universal 微拉强度伸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法和磷酸酸法对儿童乳恒牙进行窝沟封闭术,以比较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和龋齿预防情况。方法选择4—14岁儿童完全萌出第一或第二恒磨牙、乳磨牙,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比较,粘接剂涂布牙面后窝沟封闭与磷酸酸牙面后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结果组封闭一颗牙齿操作时间为(124±13S),较磷酸酸组封闭一颗牙齿操作时间(230±15S)短(P<0.01)。组和磷酸酸组3、6、12个月在恒牙中保留率无统计学意义,在乳牙中组保留率3个月无差异,6、12个月组明显低于磷酸酸组,龋病发生率组明显高于磷酸酸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恒牙窝沟封闭时应有法可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提高患儿依从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乳牙中临床上应慎用法,如需使用应三个月定期复查,直至患儿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 标签: 自酸蚀粘接剂 窝沟封闭 保留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黏结剂对儿童磨牙窝沟封闭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儿童龋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儿童病患120例。对照组60例儿童磨牙窝沟患者给予磷酸酸黏结剂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黏结剂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在不同干预下的窝沟封闭剂的脱落情况和封闭后龋齿发生的概率。结果干预后,窝沟封闭剂脱落率、封闭后龋齿发生率等指标数据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黏结剂对儿童磨牙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比磷酸酸黏结剂显著,有效降低窝沟封闭剂脱落与减少儿童龋齿发病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自酸蚀黏结剂 儿童磨牙窝沟封闭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排龈术和技术联合治疗楔状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初诊楔状缺损患者35例,将同一患者的两侧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颗患牙),试验组患牙使用排龈线排龈,暴露龈壁后使用倒锥钻在龈壁交界处和壁上分别制备固位沟,用德山黏结系统黏结,纳米树脂充填后抛光。对照组患牙在壁上预备釉质斜面,3M全黏结,纳米树脂充填后抛光。结果充填后有6颗患牙有冷热敏感加重症状,试验组2例,对照组4例,1周后均恢复。随访2年,试验组充填成功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楔状缺损排龈后预备固位沟再用德山黏结,纳米树脂充填效果好。

  • 标签: 排龈 自酸蚀黏结剂 楔状缺损
  • 简介:在不远的将来.环境法规和保险政策将在我们选择屋面材料的类型和应用方法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改性沥青卷材和热塑性卷材的引进。这些系统的上市,部分是因为考虑到关于热沥青和热熔法应用的安全问题,部分是因为溶剂型冷粘剂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一些卷材制造商已经在生产自卷材系统.在美国的屋面市场上,这类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新的。本文尝试向承包商们详细介绍该系统的技术。

  • 标签: 自粘防水卷材 改性沥青卷材 屋面材料 保险政策 环境法规 安全问题
  • 简介:摘要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极大。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层出不穷,其中防水卷材备受大众关注,因其优良的性能,一经出世,就被大众认可接受。本文以防水卷材为中心,对材料性能、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简单说明,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 标签: 自粘防水卷材 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