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晚清以降,一批江苏士人投身报业,成长为职业报人。他们延续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社会依靠地缘、亲缘与业缘关系构成的私谊网络,活跃于上海、北京、武汉和苏南等地,为自身求职和职业发展提供便利,成功实现了从居乡耕读到城市谋食的转变。然而报人总体发展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私谊网络中幕缘这一重要资源的缺失。

  • 标签: 亲缘 地缘 业缘 私谊网络 苏籍报人
  • 简介:《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惟一一家全国性党报。它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日军侵占武汉后,在重庆继续出版发行,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行停刊,报刊人员撤出重庆为止,历时9年1个月...

  • 标签: 《新华日报》 国民党 共产党 中国共产 周恩来 国统区
  • 简介:李宏林高级记者全国著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黄金大盗》(报告文学集)1982年宝文堂出版社,《走向新岸》(报告文学集)1983年群众出版社,《追捕二王纪实》(报告文学集)1984年群众出版社,《八十年代离婚案》(报告文学集)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真理不是魔方》(通讯特写集)198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灵魂的回声》(报告文学集)1992年辽宁大学出版社,《人鬼之战》(报告文学集)1992年安徽文艺出

  • 标签: 报告文学 大学出版社 八十年代 辽宁省 离婚案 通讯
  • 简介:"76岁的年龄、50岁的体质、30岁的思维。"这是姚铭对自己的评价。花白的头发,硬朗的身板,矍铄的精神,河南洛阳的姚铭确实一点也不像"古来稀",看他办的报纸就知道了。姚铭原是邮电部门的工会主席,企业管理师,干了40年的企业管理工作和职工维权工作。

  • 标签: 企业管理工作 报人 夕阳 工会主席 邮电部门 维权工作
  • 简介:添福族传说及其考证一许宪隆19世纪中后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运动最后一次高峰──南方的太平天国、天地会、小刀会起义,西南的苗、彝、回起义以及西北回民大起义风起云涌,而在中原的豫、皖、鲁一带则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捻军起义。捻军实际上是当地饥民趁清廷重点...

  • 标签: 张乐行 回族 捻军 清真寺 传说故事 锤手
  • 简介:世人皆知张恨水是名扬天下的小说家,其实他原本是一位报人。更令人敬重的是,张恨水一手创办的《南京人报》,是南京沦陷前坚持到最后的一份报纸。它被迫停刊那天,是南京沦陷前4天的1937年12月9日。

  • 标签: 张恨水 报人 1937年 南京人 小说家 沦陷
  • 简介:本书系著名报人徐铸成的遗文集,大多为其晚年追忆性文字。从专业性研究的角度看,这些零散的篇什,似乎应上野史笔记之架。但从文章所露透的史料信息来看,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现代史上特别是文化史上的史实与人物的某些历史细节,庶几可供中国现代史或文化史研究之用,以补原始资料之不足。作者自《文汇报》1938年1月创办起,就与该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数度出任总编辑或总主笔,使得他成为中国现代报业史上可垂名的人物。以作者长期的记者与编辑之经历,应该说本书所叙述的史实是可靠的。本书有两个特点,第一,由于作者的职业特点,使得本书涉及面较宽广,书中论及了各色人

  • 标签: 中国现代史 职业特点 文化史研究 总主笔 原始资料 报业史
  • 简介: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卖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 标签: 卖报 都市 新闻
  • 简介:1978年,全国当年通过邮局公开发行的253种报纸中,经济类的全国报纸只有1份。两年后,到1980年年底,邮局发行的382种报纸中,经济类全国报纸已增加到四份:《财贸战线》报(1978年7月由当时的国务院财贸小组创办,1981年改名《中国财贸报》,1983年在此基础上创办《经济日报》、

  • 标签: 办报 报人 《经济日报》 邮局发行 公开发行 经济类
  • 简介:我又一次走在这条熟悉的街面上。黄昏正在浮起,每个人的脸部线条都变得柔和了许多,换句话说就是好看了许多。我在一家书报亭前停留了一分钟,看了看《收获》《ELLE》等报纸杂志的熟悉的封面,忽然觉得意兴阑珊,我什么都不想买,就离开了报亭。

  • 标签: 报纸杂志 三轮车 熟悉 城市 线条 封面
  • 简介:太阳雨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新建对创新有着切身的体会。“上个月,我们新的技术营销推广获得2007年十大中国营销推广奖。和我们同台领奖的,有海尔等10家企业。”徐新建说,与《新华日报》这样的知名媒体合作,不仅仅是做广告,还要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企业文化思想表达出来。

  • 标签: 报人 《新华日报》 企业发展过程 营销推广 企业文化 能源集团
  • 简介:我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同志,在他刚刚年满80周岁之际,不幸因病不治去世。这篇文章是他生前病中最后的遗作。文章写的是他的同事、在北平和谈中作为地下党代表起过重要作用的李炳泉同志。“文革”中,这位地下工作者被诬为“叛徒”、“特务”,死于非命。现将这篇遗作发表如下,表示对他们两位悼念之情。

  • 标签: 李炳泉 “文化大革命” 新闻工作者 新华社 回忆录
  • 简介:最新一期《尽朝晖》出版了。这是我家的“办报人”——爷爷为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印的活动简报。它16开,每期8个版面,刊登20多篇来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每当简报一到,我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它的第一个读者。

  • 标签: 办报人 关心下一代工作 图文并茂 委员会 简报 出版
  • 简介: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中情局曾经成功策反了一个苏联高级专家,这个高级专家被公认为最值钱的间谍。据悉,198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项旨在瓦解苏联的绝密计划,代号为“解放原理”。收买苏联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领域的专家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说,中情局的“猎头”们还是相当成功的。苏联不少高级专家都被他们招募,为美国效力。

  • 标签: 美国史 间谍 最值 美国中央情报局 军事评论 “猎头”
  • 简介:1947年10月11日上午10时,俞颂华先生在苏州呕血病逝,享年仅55虚岁,因突然仙逝,他甚至连一句遗言也没留下。俞家是太仓城内的名门望族。父亲俞棣云是我国电报业的先驱者,丈人钱菊人曾在河北、北京出仕。长兄俞凤宾为医学博士,曾任中华医学会会长;胞妹俞庆棠被誉之为"成人教育的先驱,民众教育的保姆"。俞颂华1893年出生,原名垚,又名庆尧,笔名澹庐。俞颂华的叔父因不幸儿媳双亡,无继承香火者,故由他的父亲作主,过继给其叔父懿兹公。

  • 标签: 俞颂华 瞿秋白 张东荪 胡愈之 俞庆棠 十月革命
  • 简介:<正>林白水,福建侯官(福州)人,生于1874年11月29日。名獬、懈、万里,字少泉,号宣樊,晚号白水,笔名退室学者、白话道人。1894年,他20岁时,到杭州蚕业学堂及求是书院担任讲席。并从那时起,经常写些政治、外交方面的文章投寄上海的报纸。1901年,他到《杭州白话报》担任主笔,提倡创办学校,普及教育;提倡全国各地普遍创立报社,使全国人民对国家和世界大事,都能了解并发生兴趣。

  • 标签: 《苏报》 蔡元培 张宗昌 中国白话报 《和平日报》 章士钊
  • 简介:事实证明,王锋虽然用非常规手段扳倒了法院院长,并屡次举报自己的顶头上司,但他的命运并不像其他一些举报人那样悲惨。王锋生活得很自在,也很乐观。他对“举报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正是他的“另类”之处。下面便是记者与他的对话。

  • 标签: 举报人 记者 法院院长 问题 合理化建议 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