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苏联解体后,大量苏联时期档案的解密,俄罗斯国家制度的改变,导致了剧变后俄罗斯的苏联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来看,苏联史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档案成了苏联史研究的主要依据,档案材料的大量公布使一些回忆录、政论作品中有些提法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使以前不太清晰的历史事件更加清晰;研究苏联史的方法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苏联历史上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不再是一个声音、一种腔调。

  • 标签: 俄罗斯 苏联史 斯大林 普京 苏联解体
  • 简介:【热点材料】至201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整整20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印有五角星和镰刀锤头的红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不仅割断了一个大国苦难辉煌交织的历史.也将世界推入“单极时代”……苏联解体是一面镜子.

  • 标签: 中学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苏联解体二十年”
  • 简介:苏联解体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历史之谜”,不同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分析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文章从苏联的“政治合法性”角度出发,就苏联的经济绩效、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 标签: 政治合法性 苏联解体 原因分析
  • 简介:1991年12月25日午,北京朝阳门内大街外交部一问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来自远在莫斯科的中国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荩卿,“苏联央视预告今晚7点钟有重要新闻直播!老戈(指戈尔巴乔夫)大概要‘完’了。”

  • 标签: 苏联解体 决策 中国 特命全权大使 戈尔巴乔夫 新闻直播
  • 简介: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苏联官僚特权阶层腐败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形成时间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本文试图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同时分析苏联前期的官僚主义和特权现象的巨大危害。

  • 标签: 官僚腐败 特权阶层 监督体制
  • 简介:父母这辈人通常习惯形容路上的轿车为“小车”或者是“小轿车”,总爱带个“小”来形容,究其原因多半是他们的年代里还没有认知品牌的习惯。而如今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提升,家里头添部小车也部是一件无需开个家庭会议来确定的事儿了,不过父母还会盯喝:“一样要买就买大的,别买小了,那种没屁股的别买!”就这一句随口的话也道出不少人对“小车”的偏见:“动力不足、空间太小、安全不够、不足面子。”那么果真如此吗?

  • 标签: 驾驭 身材 小轿车 小车 “小” 形容
  • 简介: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衰包括俄国十月革命、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及苏联的解体等知识点。历年中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为主.考查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问题几率较大。

  • 标签: 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 赫鲁晓夫 经济建设 斯大林 知识点
  • 简介:苏共莫斯科市委最后一任第一书记尤里·普罗科菲耶夫在本文中指出,导致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是三类人:一是苏联党政精英,他们无力应对时代挑战,一些人甚至走上了背叛道路;二是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他们从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目的是要摧毁苏联;三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人们,他们不清楚社会政治体制更替会造成何种后果、没有奋起捍卫国家免于分裂。此文刊发于2011年12月25日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原标题为《苏联解体20年:谁之罪?怎么办?》。

  • 标签: 苏联解体 普罗科菲耶夫 政治体制 时代挑战 经济利益 知识分子
  • 简介: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附近的克鲁日林村,他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父亲当过店员和磨坊经理,米哈依尔·肖洛霍夫业余好读书,订阅多种文艺报刊和书籍,培养了他自幼对文学的爱好。他仅受过4年教育,靠自学成才,是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 标签: 肖洛霍夫 苏联文学 文艺报刊 自学成才 创作素材 哥萨克
  • 简介:联共(布)中央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及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关于历史教科书的5份材料于延安时期传入中国,旋即在中共党内和马克思主义学界产生热烈回响。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倡导下,全党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高潮。苏联关于历史教科书的5份材料也引起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人高度重视。苏联史学中真理和谬误交织错杂,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都很明显。但仅就延安时期而言,苏联史学传播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 标签: 延安时期 苏联史学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本文依据作者60年来的跟踪研究,从苏联的兴亡中概括归纳出十个要点。第一,苏联在建党、建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第二,苏联社会主义三次显示出先进性和优越性。第三,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从30年代建成起就存在三大矛盾。第四,苏联由斯大林带头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制。第五,苏联社会缺少社会主义自由、民主与法治。第六,苏联在斯大林之后三次延误改革开放。第七,苏联社会到80年代末爆发经济、政治和民族危机。第八,苏联后期党内出现保守派、改良派和激进派三派较量。第九,苏联三派激烈斗争三年,终致亡党、亡国、亡制。第十,从苏联剧变中应当总结并且记取三个历史教训。

  • 标签: 苏联兴亡 苏联模式 改革开放
  • 简介:20世纪,苏联为世人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崛起、争霸、危机、改革和解体的历史悲喜剧。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的组建、发展及解体与其实行的独特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在十月革命后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苏联能够成功组建并维持近70年,自有其值得关注的经验,但民族问题长期存在、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也说明,苏联的民族政策存在致命的缺陷。在苏联解体20年之后,重新思考和总结其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对于现存多民族国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苏联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国家权力架构 经验教训
  • 简介:虽不知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在极光的设计中做出了多大贡献,但鉴于TG对极光的热爱程度,在此我们必须表彰贝嫂“不显著”的功勋,而且看来这回路虎和TG想到一块儿去了。

  • 标签: 极光 维多利亚 TG
  • 简介:提起克格勃,世人并不陌生,知晓这是苏联的一个国家安全机构,是这一机构的全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俄文缩写词"КГБ"的中文音译。然而,由于这一机构的特殊性和高度保密性,在相当长时间里,世人对它深层次的情况仍缺乏详实而准确的了解,比如,本文所要阐述的克格勃第五局的相关情况就鲜为人知。

  • 标签: 克格勃 苏联 国家安全机构 国家安全委员会 钳制 社会
  • 简介:公共外交是俄罗斯日益重视的外交方式,而俄语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后苏联空间,俄语具有相当的历史基础,但也经历了困难时期,俄罗斯政府通过俄语规划的实施不仅推广了俄语,也实现了外交目标,但仍然面临着亟需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 标签: 俄罗斯政府 俄语 规划 空间 苏联 公共外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对于20周年这一重要的纪念性周期,俄罗斯社会总体上表现得沉默而低调。加上12月正值杜马选举,俄罗斯官方和新闻媒体很少提及20年前国家分崩离析、社会改弦易辙的那些事件。除俄罗斯共产党召开了一次纪念性反思会议之外,俄罗斯官方没有任何举动和仪式。原苏联地区国家的学术界也不见推出重大、有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20年前西方主流社会曾因苏联解体而弹冠相庆,而如今,在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气氛笼罩下的西方国家自顾不暇。20年过去了,没有了苏联,没有了苏联社会主义,俄罗斯自由派曾经许诺的西方式富裕而民主的幸福生活在俄罗斯并没有出现。

  • 标签: 社会状况 原苏联 俄罗斯共产党 西方国家 苏联社会主义 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