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可溶性IgE高亲和力受体α(sFcεRⅠα)、IgG型抗IgE、IgG型抗FcεRⅠ自身抗体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至7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首诊的43例CU患者作为CU组,同时选择37例皮炎湿疹患者及51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疾病对照(DC)组及健康对照(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IgE、抗FcεRⅠ和sFcεRⅠα。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组指标水平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病情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价值。结果CU组血清IgE、抗IgE、抗FcεRⅠ水平显著高于NC组,中位数分别为65.70 IU/ml比17.10 IU/ml,χ2=28.541,P=0.001;0.61比0.39,χ2=27.408,P=0.001;0.64比0.51,χ2=29.102,P<0.001。CU组抗FcεRⅠ水平显著低于DC组,0.64比0.83,χ2=25.869,P=0.007。CU、DC、NC组血清sFcεRⅠα中位数分别为5.74、5.38和4.50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3,P=0.177。IgE与sFcεRⅠα、抗IgE与抗FcεRⅠ水平呈正相关(r=0.455,P<0.001;r=0.611,P<0.001)。四指标与病程、症状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IgE、抗IgE、抗FcεRⅠ对CU的诊断效能(AUC均=0.72)优于sFcεRⅠα(AUC=0.61),四项联合检测可达最高诊断效能(AUC=0.83);抗FcεRI对CU与DC具鉴别诊断价值,AUC=0.70,P=0.002。结论CU患者血清IgE、抗IgE及抗FcεRⅠ水平显著升高。肥大细胞活化相关分子具有成为CU诊断指标的潜能。

  • 标签: 荨麻疹 免疫球蛋白E 受体,IgE 自身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目前基础治疗可以实现对部分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对于基础治疗无法控制的中重度哮喘,生物治疗是新的治疗选择。其中抗IgE抗体(奥马珠单抗)是最早上市的用于治疗哮喘的生物制剂,继之有大量靶向不同位点的新型单克隆抗体问世,并用于哮喘治疗。本文就哮喘的免疫机制、分型及生物治疗的发展史进行阐述,同时展望哮喘的生物治疗趋势。

  • 标签: 哮喘 生物制剂 治疗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应用到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的实际应用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量总计是80例,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使用酶联合免疫吸附的方式进行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然后对比不同过敏原所产生的阳性率,以更好的了解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对于进行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80例患者总计检测出过敏原有248个,吸入型过敏原以烟曲霉/点青霉、螨混合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1-37%和16.13%;食入型过敏原以牛奶、虾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06%和6.45%。结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应用到慢性荨麻疹进行过敏性检测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而年龄相对较低的患者的感染是相对较高的,应该积极的做好各项预防性措施。

  • 标签: 血清特异性IgE抗体 慢性荨麻疹 过敏原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IgE检验在小儿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患者,将其作为肺炎组,并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正常人员42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IgE检验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验,观察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肺炎组患者MP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18例,其中,低滴度11例,高滴度7例。肺炎组患者血清IgE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肺炎组中高滴度组血清IgE水平及阳性率高于低滴度组与阴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临床诊断中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IgE联合检验,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血清总IgE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肺炎支原体(MP)抗体血清IgE检验对肺炎患儿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观察组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共43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正常无呼吸道感染的非肺炎患儿共43例,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IgE检验,并将观察组患儿根据M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A组(阴性组)、B组(低滴度组)、C组(高滴度组),对比观察各组血清IgE水平以及总IgE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三组患儿血清IgE阳性率随MP抗体滴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血清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B、C三组患儿的血清IgE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血清IgE水平随MP抗体滴度的增加而增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MP)抗体血清IgE检验对肺炎患儿的临床检验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帮助患儿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小病”发展为“大病”,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血清总IgE 肺炎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IgE检验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提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肺炎患儿以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小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对所有样本小儿进行血清支原体抗体、总IgE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小儿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小儿,且MP抗体浓度越高,患儿的总阳性率越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儿的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小儿,且MP抗体滴度越高,血清水平越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IgE检验对小儿肺炎进行诊断,其有效预防患儿疾病的恶化,且在治疗小儿肺炎过程中具有辅助作用,适用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血清总IgE 小儿肺炎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青霉素类过敏反应的机制,探讨青霉素过敏反应与食入性、气源性致敏原过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检测219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8种普通过敏原(包括4种食入性和4种气源性)和8种青霉素主、次要抗原决定簇。结果:青霉素过敏病人中,至少一种青霉素类药物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62.10%,至少一种普通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为42.92%,食入性致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和气源性致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23.29%。青霉素抗体阳性病人组中,食入性致敏原IgE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P〈0.05),且食入性致敏原IgE与青霉素IgE呈正相关(r=0.213,P=0.002);气源性致敏原IgE抗体阳性率在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气源性致敏原IgE与青霉素IgE无相关性(r=0.119,P=0.08)。结论:食入性致敏原对IgE介导的青霉素过敏病人的致敏性较高。

  • 标签: 特异性IGE抗体 青霉素过敏反应 致敏原 病人血清 食入性 源性
  • 简介: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上应用广泛,但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危害极大。本文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test,RAST)检测临床青霉素类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选择有青霉素类过敏史病人和皮试阳性病人115例,检测其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对BPO-PLL、BPA-PLL、APO-PLL、APA-PLL、AXO-PLL、AXA-PLL、PVO-PLL、PVA-PLL和FLUO-PLL等9种抗原的特异性。

  • 标签: 类过敏 青霉素类 病人 过敏原 人血清 放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选取急、慢性荨麻疹(CIU、AU)患者、健康者各100例。对3组受试者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过敏原检测,并检测其血清IgE、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等抗体水平。结果CIU组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水平均高于AU组和对照组(P<0.05);AU组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可能参与CIU的发病。

  • 标签: 荨麻疹 自身抗体 免疫球蛋白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津地区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儿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对5 823例天津地区l~14岁儿童UniCAP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血清变应原sIgE的分布及其与性别、病种、年龄、季节的相关性。结果1.在5 823例儿童中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者3 602例(61.86%);其中单纯气传变应原阳性1 556例(43.20%),单纯食物变应原阳性779例(21.63%),食物及气传变应原双重阳性1 267例(35.17%)。2.气传变应原阳性率前5位的依次为霉菌类(33.02%)、粉尘螨(27.21%)、户尘螨(24.28%)、艾蒿(21.64%)和豚草(17.32%)。3.食物变应原以鸡蛋白、牛奶及小麦为主,阳性率分别为27.06%、25.59%及20.00%。4.男童阳性率(64.02%)高于女童(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4,P<0.05)。5.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率(73.18%)高于变应性鼻炎患儿(59.82%)及湿疹患儿(5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51、40.04,均P<0.05);哮喘患儿气传主要变应原为霉菌类、粉尘螨、户尘螨、小麦、花生;变应性鼻炎患儿主要变应原为霉菌类、鸡蛋白、小麦、艾蒿和粉尘螨;湿疹患儿主要变应原为鸡蛋白、牛奶、霉菌类、粉尘螨和户尘螨。6.随年龄增长,气传变应原sIgE阳性率逐渐升高;食物变应原sIgE中,牛奶、鸡蛋白阳性率逐渐下降,小麦及花生阳性率逐渐上升。7.不同季节变应原sIgE阳性率不同,总阳性率以夏季(66.59%)最高,秋春季(64.15%、62.07%)次之,冬季(54.63%)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8,P<0.05);气传变应原中,粉尘螨、户尘螨在夏秋季节(粉尘螨:32.25%和30.17%;户尘螨:30.40%和27.54%)最高,霉菌类在夏季(45.41%)最高,其次是秋季(36.19%);德国小蠊主要在夏季(5.52%)最高;猫毛皮屑、动物皮毛组合、艾蒿及杂草类花粉组合在秋季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3.33%、13.94%、24.84%及19.88%。结论霉菌类、粉尘螨、户尘螨、鸡蛋白和牛奶为天津地区儿童最常见的变应原。变应原的分布与儿童性别、病种、年龄、季节均有相关性。

  • 标签: 变应原 UniCAP系统 特异性IgE 儿童 天津地区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IgE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5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和非冠心病组(non-CHD),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纽(AMI),动脉堵塞程度用Gensini评分量化,采用SIMENSBNII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仪测定总IgE水平。比较CHD和non—CHD组患者及SAP、UAP和AMI组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血清IgE等级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non—CHD患者血清kE水平(32.3(13.5,61)KU/L)明显低于CHD患者(69(26.4,169)KU/L)(P=0.001),UAP和AMI患者血清IgE水平(78.6(37.0,191.0)KU/L、118.5(75.3,148.1)KU/L)均显著高于SAP组(36.7(20.7,96.7)KU/L)(P=0.034和P=0.001),且多支血病变组患者血清IgE水平(67.2(30.9,249.0)Ku/L)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34.6(18.1,59.0)KU/L)(P=0.039)。IgE水平根据四分位间距分为四个等级,随着IgE分级水平增加冠心病Gensini积分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且与冠心病类型和血管堵塞程度都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辅助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

  • 标签: IGE 冠心病 GENSINI积分 肥大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IgE水平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能否应用血清IgE水平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对72例首程治疗的鼻咽癌进行血清lgE测定,采用酶标法,鼻咽部放疗剂量为DT70~78Gy,颈部为DT60-70Gy。结果正常人血清IgE为(342.8±150.1)μ/ml,鼻咽癌患者血清IgE为(667.3±342.8)μ/ml,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清中IgE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可能呈正相关,鼻咽癌患者血清IgE越高意味着其预后越差。

  • 标签: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免疫学 IGE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为更好地诊断和避免进一步接触过敏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50例患儿进行血清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其中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13例,占26%;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31例,占62%,食物组阳性率以牛奶、鸡蛋白为最高。结论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检测可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出致病过敏原,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诊断信息。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过敏原 总IgE 特异性IgE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检验科生化室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上新开展的血清IgE项目(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线性、参考区间的性能验证,以验证其检测能力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方法使用精密度验证的传统方法进行精密度分析;用临床诊断明确的40份标本检测血清IgE计算结果符合率进行正确度分析;参照EP6-A进行线性分析;通过测定20例能够合理代表健康总体的样本对试剂给定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血清IgE项目精密度、正确度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均验证合格。结论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血清IgE项目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 标签: 乳胶增强 免疫比浊法 IgE 性能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湿疹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免疫酶技术检测13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E.结果138例患儿中67例食物特异性IgE升高,阳性率48.6%,阳性率高的食物依次是鸡蛋白45.2%、牛奶35.5%、鸡蛋黄25.0%、猪肉25.0%.避免进食食物特异性IgE升高的食物后湿疹逐渐痊愈.结论食物过敏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病因之一,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参与了婴儿湿疹的发病.

  • 标签: 婴儿 湿疹 血清 特异性IGE 食物过敏 荧光免疫酶技术
  • 简介:蛋鸡进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接种后,体内B细胞通过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最后分化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产生的抗体进入血液后,血液中的抗体能从输卵管上皮层分泌滤泡分泌到卵黄内。免疫蛋鸡后采血测定血清抗体效价或制备血清抗体过程中,抓鸡采血时经常造成惊吓而引起产蛋率降低,因而人们想到能否用卵黄抗体代替血清抗体进行上述工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免疫后的蛋鸡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进行测定比较,看两者之间的差异程度或相关性,探讨应用卵黄抗体代替血清制备鸡新城疫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疫苗的可能性。

  • 标签: 血清抗体 抗体效价 卵黄抗体 鸡新城疫 疫苗免疫接种 蛋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探讨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HC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择98例丙型肝炎患者,均经临床各项检查确诊,其中活动期78例,非活动期118例。正常对照为60例体检健康者。常规采取256例待检者的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对血清中的HCV-IgG、HCV-IgM和GOR抗体采用ELIS法进行测定。结果在抗HCV-IgG、抗HCV-IgM和GOR抗体三项指标中,HCV-IgG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活动期丙肝组为100%,非活动期肝炎组为89.8%。活动期丙肝中GOR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71.8%,在非活动期丙肝中GOR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55.9&,高于HCV-IgM抗体。结论GOR抗体与HC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HC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检验血清中自身冷抗体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 ;方法 :三例贫血待查患者中 发现因冷自身抗体所致的冷凝集素综合征 ;结果:患者血清中含有较强的冷自身抗体 但不排除同种抗体 ;结论:通过对 三 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伴随温度的升高,冷抗体的凝集能力会随之下降。

  • 标签: 冷自身抗体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