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瘫语言迟缓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收治的脑瘫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4.00%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00% ,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总满意率为 56.00%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 94.00% ,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在脑瘫患者中采取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幼儿教育是一个专业的教育范畴。它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指导,也需要专业技能的支持。我们在学会弹琴、唱歌、跳舞、画画的同时,更要学会观察幼儿行为,能读懂幼儿行为,明白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和需要,并能采取正确的指导策略,更为重要。掌握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既是一种尊重儿童、关注儿童的理论,也是一项技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在治疗智力低下儿童语言迟缓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在2022年10月到2023年12月期间,80例智力低下在院进行语言迟缓治疗的儿童进行观察分析,并随机分均分为对照组和讨论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的语言训练;讨论组40例患儿,采用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的五大能区评分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讨论组患儿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方面的评分都远高于对照组;并且讨论组的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讨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经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在治疗智力低下儿童语言迟缓方面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语言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注射及针灸结合语言训练治疗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抽取的3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均选自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将36例患儿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组患者18例。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及针灸结合语言训练进行治疗,待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数据比较呈现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儿治疗前语言发育商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产生,治疗后语言发育商评分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经穴位注射及针灸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后可将其语言障碍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接受孤独症治疗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患者40例和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语言训练,给予观察组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为患者辅以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语言康复的临床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施语言训练与头针相结合的观察组语言康复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
简介:摘要 儿童语言习得最佳年龄是在2—5岁。儿童学习语言似乎是一种本能。儿童在有限的语言输入情况下也能产生无限的语言输出。语言随着人员的迁移不断地分化融合演化,不在目的语所在地学习语言,学到的语言足以交流,但学不到严格意义上的地道的语言。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幼儿园语言发展环境对儿童语言能力的长期影响,采用长期观察的方法,对幼儿园内语言资源的丰富性、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质量、同伴交往的频率与质量以及语言活动的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丰富的语言资源和多样的语言活动显著促进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高质量的教师-儿童互动提升了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频繁且高质量的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语言练习机会,进一步推动了语言能力的提升。研究建议通过增加语言资源的多样性、加强教师培训以提升互动质量、以及促进儿童间的积极交流来优化幼儿园的语言环境,从而全面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 在自闭症儿童患者上加入穴位按摩和语言训练联合治疗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选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接受治疗的自闭症儿童患者60例,使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联合语言训练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结果 根据两组的治疗结果得出,观察组对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对穴位按摩结合语言训练对自闭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自闭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语言训练,观察组则采取穴位按摩联合语言训练。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简介:摘要我们会自然地让看、思、说变成一个统一体。因为,文章的本身就是观察与思维的综合体,同时,又是语言结晶体,但它并不是摄像的聚合物,是融合观察者的分析、加工所获得的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阐述非语言行为来对患者进行观察及其护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实际病例说明在各种非语言行为中观察并护理临终患者。结果通过护理人员对临终患者的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家属和社会赞同和认可。结论非言语行为的护理,取得临终患者的信赖及患者家属的配合,使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坦诚有效的与医务人员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安全感和亲切感,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护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 年 1 月到 2015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各类患儿 1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80 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非语言性沟通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沟通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达到 93.5% ,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达到 94.7% ,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为 70.5% ,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 72.4%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态度和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将非语言性沟通护理方式应用到儿科护理中来,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依从性96.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技巧可以显著提高小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