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 学生的视力保护,需要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监督,学生的自觉,合力为孩子支起一张宽大的视力保护屏障。 班级联合家长及学科老师通过“ 一课、一操、一姿、 一卡、一画、一赛”等多种德育途径 让学生真正养成 良好的用眼护眼习惯,并形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 标签: 用眼护眼 习惯 预防近视 意志品质
  • 简介:摘要目前老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增强调节能力的副交感神经激动剂如卡巴胆碱、匹罗卡品、PresbiDrops等,可刺激睫状肌收缩,增加睫状肌收缩力;其次是降低晶状体硬度、恢复晶状体弹性的硫辛酸类药物;以及利用光学原理增强患者近调节能力的Liquid Vision等药物。但这些药物均存在局限性,如仅针对老发生发展中的单个因素发挥作用,组合性药物机制不清,药物组合的最佳浓度、远期疗效、药物副作用及患者依从性等需进一步探究,且缺乏多中心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是否需根据患者调节力下降程度来调整用药浓度、频率及用药时间也需进一步验证。(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82-186)

  • 标签: 老视 调节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法(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结合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从灰质皮层到白质纤维全面系统地对聋哑儿童全脑结构的改变进行测量分析。方法选取9~13岁聋哑儿童及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各27例。采集所有被试T1结构像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分别进行SBM及TBSS的分析,计算皮层厚度、回指数及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采用SPSS 20.0软件和FS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聋哑儿童左侧大脑半球中央后回、顶上小叶、中央旁小叶、楔前叶的皮层厚度明显降低(团块大小4 150,P<0.05)。右侧大脑半球颞横回、颞中回区域皮层厚度降低(团块大小2 592,P<0.05)。左侧楔前叶区域局部回指数明显升高(团块大小3 225,P<0.05)。DTI结果显示在放射冠、皮质束、扣带回、胼胝体、丘脑辐射、额枕下束等区域FA值降低(P<0.05,TFCE校正)。结论聋哑儿童大脑皮层及白质微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楔前叶出现了脑结构重塑和代偿重构,为深入研究听觉功能丧失与大脑结构改变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标签: 聋哑儿童 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法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方法 多模态
  • 简介:摘 要:现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对试奏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大多老师都在帮助着学生进行考级作品的学习与练习,从忽视了学生试奏能力的教学,使得很多学生就只会弹老师所教的那几首乐曲,不能力自主读谱练习,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对钢琴奏问题进行探讨显得由为的重要,钢琴奏能力的提高也是必须探讨的。

  • 标签: 钢琴 视奏 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发现耳鸣患者常伴有认知和情感功能障碍,而认知和情感障碍也会导致甚至加重耳鸣。耳鸣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涉及认知和情感功能的非听觉相关脑区在耳鸣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前额叶皮层作为中枢"感觉门控"的一部分,参与高级认知功能并对脑的感觉信息实施调控。本文就前额叶皮层在耳鸣中枢机制中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耳鸣治疗提供新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 要:障孩子由于生理的缺陷,障孩子的自卑感普遍较重,也因此产生遇事偏激,狭隘自私的思想。根据障孩子的特点,教师要用自己爱感动学生,让学生理解爱,爱自己,更要爱别人,要求别人给爱,但更要学会奉献爱,对于障孩子,我们老师更应该用感恩的心来创造,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滋养。在教育中实现人性的光辉,让爱永在障孩子心中。

  • 标签: 视障孩子 爱的教育 学会感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球面优化单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1─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光科行非球面优化单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50例(100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远近距离裸眼视力、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Q值、球差、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等,并使用屈光矫正者生命质量量表(QIRC)评估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前双眼各项指标基本匹配,术后6个月主视眼logMAR远视力达0.0的患者有94%,非主视眼logMAR近视力均达到0.5,96%的患者达到0.3。主视眼术后6个月Q值与非主视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3)。等效球镜度(SE)、Q值与球差呈正相关(r=0.496,P<0.001;r=0.197,P=0.05)。患者双眼术后1周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除18 cpd以外,均达到术前水平(均P<0.05)。大部分患者反映视觉质量良好;2例诉夜间眩光、重影。患者术后6个月立体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球面优化单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老是安全有效的,且不损害视觉质量。

  • 标签: 非球面切削 Q值 近视 老视
  • 简介:摘要雪综合征(visual snow syndrome)是一种以视觉中出现持续的电视机雪花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2018年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确定其诊断标准。但该疾病发病机制不清,与偏头痛、耳鸣、焦虑、抑郁共患率高,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视雪综合征 偏头痛 视力障碍
  • 简介: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眼光专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学科建设和医疗技术演变过程中涌现出诸多创新突破,推进了我国眼光专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本文回顾我国眼光专业70年发展和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概述其学科基础及重要推动力量,以此展示我国眼光专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原动力所在。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21-725)

  • 标签: 视力测定法 视觉, 眼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视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青少年近视的发病呈现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不规范的验光配镜导致了青少年的用眼疲劳和快速增长等诸多后果。医学验光科学配镜至关重要,现将戴镜后近视力异常的病例分析及处理如下。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力 调节不足 调节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后双眼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手术正位率、双眼功能以及斜视度差、立体视锐度差的差异。结果手术后患者正位率明显高于手术前[88.8%(71/80)比40.0%(32/80)],欠矫率以及过矫率明显低于手术前[7.5%(6/80)比36.2%(29/80)、3.8%(3/80)比23.8%(1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同时(Ⅰ级)率、近立体视率、融合(Ⅱ级)率、远立体视(Ⅲ级)率均高于术前[91.2%(73/80)比26.2%(21/80)、17.5%(14/80)比5.0%(4/80)、21.2%(17/80)比3.8%(3/80)、33.8%(27/8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斜视度差、立体视锐度差、融合功能差值均低于术前[(29.5 ± 2.8)Δ比(46.2 ± 3.1)Δ、(190.6 ± 19.4)°比(240.3 ± 18.5)°、(3.1 ± 0.8)°比(4.3 ±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能促进患者正位率的提高,明显改善患者双眼功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外斜视,间歇性 双眼视功能 恢复状况 正位率
  • 简介:摘要:作为我国弱势群体之一的障儿童,由于视觉上的障碍,在很多活动上都无法与正常人一样自如,不管是行走、跑步还是游戏等,对于障儿童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满足障儿童强身健体的需求,我们需要适当针对儿童跑步教学方面展开具体思考,本文将根据上述内容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 标签: 盲校 视障儿童 跑步教学 思考重点
  • 简介:摘要:障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本文从个案研究出发,对一名具有行为问题的障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其行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结果显示,相应的矫正策略对个案的行为问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视障学生 行为问题 个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内注射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对中枢神经细胞电活动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雄性昆明小鼠20只,在全麻下进行听皮层电极植入术及侧脑室埋管术。恢复1周后,所有小鼠随机分成IFN-α组(n=10)和生理盐水组(n=10),连续7 d通过侧脑室注射的方法分别给予IFN-α和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后的听皮层区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记录结束后灌流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在给药前,生理盐水组和IFN-α组ASSR的平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9±0.56)dB,(3.22±0.87)dB;t=0.84,P=0.41]。给药后,IFN-α组ASSR的平均强度显著低于给药前[(3.22±0.87)dB,(1.59±0.44)dB;t=5.27,P<0.01],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前后AS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9±0.56)dB,(3.46±0.61)dB;t=0.12,P=0.90]。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FN-α组海马CA1、CA3和DG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密度高于生理盐水组,并伴有胶质细胞活化的形态改变。结论IFN-α可以诱发大脑海马区胶质细胞活化,并导致大脑皮层电生理活动的异常。ASSR能反映IFN-α诱导的脑功能异常,有可能是早期诊断的潜在指标。

  • 标签: 干扰素-α 小胶质细胞 听皮层 脑电图 听觉稳态反应 小鼠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梳理了召唤结构,并简明扼要分析了唐诗的召唤结构,然后基于接受美学的视角,结合唐诗英译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直译、化隐为显、去除空白的唐诗召唤结构英译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路胶质瘤是原发于视觉通路的低级别胶质瘤,其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异较大。目前,国内外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低龄儿童的化疗和年长儿童的放疗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保护患儿的视力和视野不受损伤,术中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会牵拉甚至损伤视觉纤维。因此,临床不应盲目追求肿瘤全切除,应在保护视觉纤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后续再辅以放、化疗控制残余肿瘤,在保障患儿较长生存期的同时减少对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63名障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障儿童行为问题表现。结果表明:障儿童比较普遍的行为问题有退缩、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多组不同类群障儿童组别之间存在社交问题显著性差异。障儿童家庭生活环境和早期干预,对视障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视障儿童 行为问题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儿童公共空间导系统设计为儿童提供导向、指示、说明等用途。色彩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色彩情感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感知,更牵连着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色彩情感影响着儿童的方方面面,从导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把握不同场所中色彩情感对儿童视觉的感知体验,将对儿童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色彩情感 儿童 公共空间 导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对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皮层异常脑电波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新生SD大鼠10只,7日龄,体重12~16 g。正确颅骨外植入电极板后,连续监测脑电图,吸入6%七氟烷3 min麻醉诱导。第1阶段:吸入2.1%七氟烷维持30 min;第2阶段:腹腔注射咪达唑仑3 μg/g;第3阶段:吸入2.1%七氟烷维持60 min时腹腔注射氟马西尼10 μg/g。每个阶段持续30 min。记录每个阶段惊厥波总时间和最后3 min棘波频率。结果3个阶段惊厥波、棘波出现率和惊厥波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和3阶段比较,第2阶段棘波频率降低(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降低七氟烷麻醉诱发新生大鼠皮层棘波频率,但对惊厥波无抑制作用。

  • 标签: 咪达唑仑 麻醉药,吸入 婴儿,新生 脑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