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高度近视所产生的并发症是导致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中严重威胁眼健康的慢性疾病,高度近视的防控应积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同时积极采用最新的眼底影像学技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发生机制和演变规律的探究,建立科学的近视预测模型,精准开展高度近视眼健康监测和管理,早期发现和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降低低视力和盲的发生率。

  • 标签: 近视 近视,退行性 预防医学 述评
  • 简介:《健康时报》报道,一般高度近视都伴有眼底病变,献血时血压轻微波动,对眼底血管纤细的高度近视者,可能造成眼底血管痉挛,导致已经病变的视网膜出现裂孔,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为保证安全,除非经专科医生详查眼底后允许,否则高度近视者建议不要献血。

  • 标签: 高度近视 献血 眼底血管痉挛 视网膜脱离 眼底病变 专科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超高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植入Bigbag晶体植人术的护理。方法术前测量角膜曲率、眼轴长、人工晶体度数,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手术并发症、保持玻璃体的稳定性。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共11眼,≥0.3者共17眼,〈O.3者5眼。术后无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近视白内障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增加玻璃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近视/并发症 白内障/并发症 晶体植入 眼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中央孔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术治疗-10 D以上超高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视力提高情况(△LogMAR)与术前球镜度(SD)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同仁医院行ICL-V4c植入术治疗超高近视患者802例(1 380眼),术前SD -23.50~-6.00(-11.54±3.59)D。根据患者术前SD将患者分为A组(-10 D<SD≤-6 D)、B组(-23.5 D≤SD≤-10 D),B组按照组距3 D分为B1(-13 D<SD≤-10 D)、B2(-16 D<SD≤-13 D)、B3(-19 D<SD≤-16 D)、B4(-22 D<SD≤-19 D)、B5(-23.5 D≤SD≤-22 D)共5个亚组。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2个月的视力、眼压及视力提高情况。结果:B组患者SD术后得到明显改善(P<0.001),最佳矫正视力(BCVA)得到明显提高(P<0.001);2组患者手术的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平均值均>1。△LogMAR和组别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1);B3、B4组患者术后△LogMAR明显高于A、B1、B2组(调整后均P<0.001)。B组患者术后眼压高于A组(P<0.001),且术后高眼压的比例更高(P=0.008)。结论:ICL-V4c植入术治疗SD≤-10 D以上的超高近视是安全、有效的,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治疗-22~-16 D的超高近视患者术后收益高于>-16~-6 D的患者。

  • 标签: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中央孔型V4c疗效 超高度近视 屈光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准分子激光治疗效果,探讨手术方式、手术量设计及需要关注问题。方法对58例(99眼)超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选择进行LASIK或LASEK治疗。结果术前屈光参差4.25~12.00D,平均5.71±2.39D。术前裸眼视力平均0.08±0.03,最佳矫正视力平均0.87±0.15,术后裸眼视力平均0.92±0.13。结论超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LASIK或LISEK治疗安全有效.术前精确检查,对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合理设计矫正屈光度、选择合适激光切削直径可以预防屈光回退,减少术后眩光,促进双眼视觉平衡、立体视觉恢,改善视觉质量。

  • 标签: 超高度 屈光参差 准分子激光 视觉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准分子激光治疗效果,探讨手术方式、手术量设计及需要关注问题。方法对58例(99眼)超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选择进行LASIK或LASEK治疗。结果术前屈光参差4.25~12.00D,平均5.71±2.39D。术前裸眼视力平均0.08±0.03,最佳矫正视力平均0.87±0.15,术后裸眼视力平均0.92±0.13。结论超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LASIK或LISEK治疗安全有效。术前精确检查,对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合理设计矫正屈光度、选择合适激光切削直径可以预防屈光回退,减少术后眩光,促进双眼视觉平衡、立体视觉恢,改善视觉质量。

  • 标签: 超高度 屈光参差 准分子激光 视觉平衡
  • 简介:有晶体眼虹膜爪型人工晶体植入在目前治疗超高近视具有明显效果,全部术眼成功植入前房人工晶体,治疗超高近视方法有透明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及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 标签: 临床观察 晶体植入 晶状体眼前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之间采用SB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50例(100眼)的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3、6、12个月的视力、屈光度和角膜前后表面高度的变化。结果术后1天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摘镜后视力多在0.6以上。其中有10眼术后裸眼视力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除6眼因角膜较薄,手术未能全矫以外,其余患者术后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视力术后第1天、第1、3、6、12个月视力分别为0.60±0.32、0.8±0.46、1.05±0.56、0.8±0.43、0.8±0.62。SBK-LASIK术后第1d、第1mon、第3mon、第6mon屈光状态平均偏移分别为(1.07±0.63)D、(0.97±0.63)D、(0.79±0.63)D、(0.31±0.64)D。屈光回退多发生在第12个月。术后第12个月时屈光状态为(-0.55±0.21)D。结论SBK矫正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其手术效果稳定,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角膜基质床厚度,扩大近视的矫治范围,有助于高度近视、角膜薄的患者以及再次手术矫治屈光回退提供机会。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 简介: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321例(635眼),按术前屈光度分成A、B两组,A组237例(467眼),屈光度为-6.00~9.75D;B组84例(168眼),屈光度为-10.0~20.0D。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厚度、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月,两组的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99.31%、84.54%;1.0以上者分别95.85%、70.10%。结论应用LASIK方式矫治高度近视效果良好。但仍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注意。

  • 标签: 治疗 LASIK 高度近视 并发症 屈光度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高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超高近视的患者8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比两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大于0.5的占57.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大于0.5的占25.58%,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高度近视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概况。认为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还有待继续研究,现代医学的各种治疗均需临床的进一步验证。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出血
  • 简介:摘要黄斑劈裂(MF)是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主要对高度近视MF的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病变、自然病程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黄斑病变(myopic maculopathy,MM)是高度近视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本文基于近视性黄斑病变分类(ATN分类),同时加入圆顶状黄斑这一特殊病理状态,就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及相关治疗做一综述。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近视眼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8例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近视眼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占98.5%。仅个别病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1天内高眼压2例;瞳孔散大1例,术后15个月时白内障1例。结论专业的术前宣教,严谨的术前检查,准确熟练的术中配合,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细致的出院随诊指导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超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检测超高近视眼屈光度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并与正常人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选择残疾鉴定工作中超高近视患者20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40眼),用综合验光法验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测量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分析超高近视眼屈光度数、中心凹部神经上皮层厚度及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关系。结果超高近视眼平均眼屈光度数为(18.30±4.6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中心凹平均神经上皮层厚度为(158.54±6.82)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EP各波的反应潜伏期N75波为(85.26±2.95)ms,P100波为(120.97±10.58)ms,N145波为(153.66±9.03)ms,P100波振幅(5.12±2.03)uv,同对照组相比,各波反应潜伏期明显延迟,振幅低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眼屈光度数越大,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变薄,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明显较正常眼差,提示视网膜神经上皮通路功能明显受损。

  • 标签: 超高度近视眼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部视网膜厚度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透明晶体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50岁以上超高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62眼)50岁以上超高近视患者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行前后囊抛光。平均随访1年,观察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2~0.8。术中1例后囊膜破裂,2例出现后囊不同程度混浊,予以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随访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50岁以上超高近视患者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超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 透明晶状体
  • 作者: 郝颖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郝颖娟南京同仁医院眼科江苏南京210000作者简介:郝颖娟,性别:女,民族:汉族,出生于:1980.2.22,籍贯:甘肃,学历:硕士,现任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角膜病及眼前节病,所在科室: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术治疗超高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眼科收治的48例超高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5月眼科收治的36例超高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术,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散光度数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手术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价手术的安全性.结果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术治疗超高近视合并白内障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的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超高近视;合并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术;超声乳化;临床疗效Abstar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hacoemulsificationand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surgeryclinicalefficacyofultra-highmyopiacataract.MethodsinourhospitalinJune2014~June2015weretreated48casesofOphthalmologyhighmyopiacataract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study,whileretrospectiveanalysisSeptember2013-May2014weretreated36casesofophthalmologysuperhighmyopiacataractpatientswithclinicaldata,setthecontrolgroup.TheobGservationgroupunderwentphacoemulsificationand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surgery,for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underwentconventional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and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surgery,patientswereobserv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visualacuity,astigmatismimprovethesituation,buttoobserveandrecordadversereactionssurgeryevaluatethesafetyofoperation.Resultsafterusingtwodifferentsurgicaltreatments,visionimprovementin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wereobservedinpatientsvisualacuityimprovement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poorobservationgroupreact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phacoemulsificationand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fortreatmentofhighmyopiaandcataractwithlesstrauma,safeandeffectiveadvantages,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patient'sviGsionto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highclinicalvalue.Keywordssuperhighmyopia;cataract;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surgery;phacoemulsification;clinicalefficacy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04-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