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中重度外翻手术中应用改良Akin截骨治疗外翻预防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对40例中重度外翻合老年患者分别行跖骨截骨联合Akin截骨术(传统Akin截骨组)和跖骨截骨联合改良Akin截骨术(改良Akin截骨组),比较两组术前、后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第一跖趾关节评分标准、趾背伸活动度。结果随访时间平均4.2个月,其中32足(80.0%)基本无痛,8足偶有疼痛(20.0%),1例(2.5%)外翻复发,患者对畸形矫正满意。传统Akin截骨组HVA由术前(29.51±4.41°)纠正为(9.52±2.43°)、IMA由术前(17.39±2.48°)纠正为(8.18±2.05°)、第一跖趾关节评分由术前(51.42±4.91)纠正为(77.53±3.20)、趾背伸活动度由术前(36.10±3.59°)至术后(27.90±3.80°);改良Akin截骨组HVA由术前(31.18±5.31°)纠正为(9.39±3.00°)、IMA由术前(18.41±2.38°)纠正为(8.15±2.00°)、第一跖趾关节评分由术前(51.95±4.36)纠正为(83.00±3.13)、趾背伸活动度由术前(34.26±3.04°)至术后(36.20±4.05°),术前两组患者HVA角、IMA角、第一跖趾关节评分、术前趾背伸活动度及术后HVA角、IM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一跖趾关节评分、趾背伸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5.91,P<0.05)。结论应用改良Akin截骨预防外翻术后僵硬的临床效果明显,适宜推广。

  • 标签: 踇外翻 踇僵硬 Akin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和Youngswick截骨术对Ⅲ、Ⅳ期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接受第1跖骨远端截骨治疗的29例(33足)Ⅲ、Ⅳ期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45~67岁,平均(56±6)岁。17例18足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12例15足行Youngswick截骨术。比较两组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趾功能评分、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第1跖趾关节间隙。手术前后数据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和Youngswick截骨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2)、(1.3±0.1)h,术中出血分别为35(25,36)ml、35(30,40)ml。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骨不愈合、延迟愈合、转移性跖骨痛、感染以及跖骨头坏死,无需再次手术。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Z=-3.8,-3.5,均P<0.01),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显著增加(Z=-3.7、-3.4,均P<0.01),AOFAS趾功能评分明显增加(t=28.0、15.4,均P<0.05),第1跖趾关节间隙亦有显著改善(t=17.7、14.6,均P<0.05)。两种手术方式术后VAS评分、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和Horton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0.3、-0.4,均P>0.05),AOFAS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1,P>0.05),但Youngswick截骨术组末次随访时关节间隙更大[(2.4±0.3) mm比(2.1±0.4) mm,t=2.2,P=0.04]。结论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和Youngswick截骨术都能有效缓解僵硬患者的疼痛,增加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和关节间隙,下沉第1跖骨头,可以延缓僵硬病程的发展,改善患者生活状态。

  • 标签: 跖趾关节 踇僵硬 第1跖骨远端截骨术 关节活动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趾近节趾骨远端T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对26例趾近节趾骨远端T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骨折均于术后2.5~4.0个月愈合,无骨不连、骨折畸形,趾骨远端骨块坏死发生。功能恢复良好,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获优16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4.6%。结论开放复位克氏针三角形交叉内固定治疗趾近节趾骨远端T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方法可靠,疗效确实的优点。

  • 标签: 踇趾近节趾骨远端T型骨折 手术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改善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77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按照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34例实施系统性干预护理,并就组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在护理有效率方面,B组患者97.06%明显高于A组患者75.76%(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B组患者100%,同样明显高于A组患者69.7%(P<0.05)。结论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实施系统行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关节功能,这对患者的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护理 关节僵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1例右甲瓣移植拇指再造术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并保护供区的皮肤和血管,控制感染源。术后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密切观察再造拇指血运情况,积极做好“三抗”和疼痛的护理,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再造拇指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再造拇指成活,未出现并发症,再造拇指外形美观,功能满意。结论严谨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可避免血管危象的发生,科学的康复期指导有助于患者再造拇指的各种功能恢复。

  • 标签: 踇甲瓣 拇指再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骨折治疗并出现关节僵硬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对全部25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切口愈合均良好,1患者出现神经损伤,1例患者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8%,经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 标签: 骨折 关节僵硬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改良后的手术方法应用于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观察改良后的Mcbride手术法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至2015年期间,本院接治的100例外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允许之后,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Mcbride手术法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使用Keler手术法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结论使用改良后的Mcbride手术法治疗外翻畸形的治疗效果要比Keler手术法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治疗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Mcbride手术 踇外翻畸形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微创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12年7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并采用微创截骨矫形术治疗的100例133足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且均给予这100例133足给予微创截骨治疗,根据其临床治疗效果,探究微创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微创截骨矫形术治疗,患者的外翻情况均有明显好转,术后半年X片检查,所有患者的外翻角(HVA)、跖骨间角(IMA)、近侧关节固定角(PASA)、远侧关节固定角(DASA)均有明显改善;侧滑囊均消失不见,行走无持续性的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对治疗效果均比较满意.结论微创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效果显著,比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有微创、能早期下地、避免二次手术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微创、截骨、外翻、可行性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77-02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矫正术治疗足外翻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足外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CT组50例和WC组50例,分别开展传统螺钉固定Scarf截骨矫正术治疗、微创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矫正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矫形效果、足功能恢复效果及伤口愈合进程。结果:术后,两组患者HVA、IMA、MDAA较术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P>0.05。术后,WC组患者AOFAS评分高于CT组(P<0.05),VAS评分低于

  • 标签: 足踇外翻畸形 Scarf截骨矫正术 微创无螺钉固定
  • 简介:拇指能作外展、对掌、持、捏等动作,约占手功能的40%,一旦缺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拇指伤残后,如何再造以恢复功能,一直以来是手外科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再造拇指 趾甲 皮瓣移植 术式 手功能 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