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症行选择阴部动脉栓塞的护理。[方法]总结7例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症行选择阴部动脉栓塞的护理特点和具体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加强阴茎局部的观察和护理、出院指导。[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异常勃起均获缓解,无发生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围期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病人康复。

  • 标签: 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 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动脉栓塞治疗顽固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顽固鼻出血患者,选择动脉或面动脉鼻分支栓塞。结果11例鼻出血患者均成功实施栓塞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栓塞有效率100%。结论对于顽固鼻出血,选择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鼻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动脉栓塞应用于医源性肾出血治疗的可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例采用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医源性肾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医源性肾出血患者均采用选择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尿色逐渐转清。无感染、肾功能不全、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肾功能无受损。结论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动脉栓塞 肾出血 医源性
  • 简介:大咯血(咯血量〉300ml/24h)为内科急症,常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50%—100%,主要病因为支气管扩张与肺结核。部分患者内科治疗往往难以奏效,外科手术仅适用于少数病灶局限患者。近年来,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发展和导管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SBAE)治疗大咯血疗效显著,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方法。现将我们开展的这项工作报告如下:

  • 标签: 栓塞术 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急性肾脏出血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分析选择动脉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肾脏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有肾动脉创伤、多囊肾、肾动静脉畸形患者分别为7例、5例和4例,对其实施选择动脉栓塞进行止血治疗。经过12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本次研究患者均成功实施抄选择动脉栓塞,止血成功率高达100.0%。患者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有患者出现肾区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以及术后发热,并发症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患者症状均在1周后消失。本次研究患者在随访期间均为出现血尿复发,复发率为0%。结论在急性肾脏出血患者实施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安全较高,能够有效抑制疾病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肾脏出血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术前选择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行脊柱肿瘤切除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切除术前是否行动脉栓塞治疗,将患者分为栓塞组(20例)和未栓塞组(22例),再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椎体切除亚组和椎板切除亚组。栓塞组椎体切除12例、椎板切除8例;未栓塞组椎体切除13例、椎板切除9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中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校准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栓塞组2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脊柱肿瘤动脉栓塞,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栓塞组与未栓塞组患者中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校准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椎体切除患者,中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和校准失血量分别为(1 966.7±898.8)ml、(7.42±3.27)U和(91.3±39.2)g/L,未栓塞组椎体切除患者分别为(2 838.5±1 143.5)ml、(11.04±4.08)U和(133.0±46.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7、-2.436、-2.419,P<0.05);而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80、-0.549,P>0.05)。栓塞组与未栓塞组椎板切除患者的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肿瘤术前选择动脉栓塞相对安全。脊柱肿瘤术前动脉栓塞不能减少外科切除手术的失血量,但对外科式加以区分后,术前栓塞可显著减少接受椎体切除手术患者的失血量,而椎板切除手术的患者无明显受益。

  • 标签: 肿瘤 脊柱 栓塞,治疗性 手术前期 失血,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动脉栓塞在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12例PCNL术后严重出血患者行选择动脉栓塞止血治疗进行评价。结果11例患者行选择动脉栓塞均止血成功,1例患者中未发现明显动脉出血,予以保守治疗成功,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月,患肾功能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选择动脉栓塞在治疗PCNL术后严重出血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 标签: 碎石术 出血/治疗 肾动脉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阴部动脉造影(IPA)在难治动脉勃起功能障碍(E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1例临床表现为ED且经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ICI)联合彩色多普勒双功能超声(CDDU)检查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同时规律服用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6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行IPA检查。结果IPA检查显示6例患者未见解剖学异常,5例患者有阴茎动脉血供解剖形态学上的变化,包括左侧海绵体动脉显示不佳/闭合3例;右侧海绵体动脉显示不佳/闭合2例。结论IPA可以显示阴茎动脉解剖形态学上的改变,同时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为后续血管手术或其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临床上难治动脉ED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造影术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难治血尿经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超选择动脉插管技术,对31例急性血尿患者的肾动脉或膀胱动脉进行血管造影,并选用不同的材料栓塞出血病变。经一侧肾动脉栓塞27例,双侧膀胱动脉栓塞4例。结果:本组31例均完成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27例(87%)于48h血尿停止;3例(10%)48h后出血量减少,经保守治疗后止血;1例(3%)栓塞治疗失败并行患肾切除。经随访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和肉眼血尿复发。结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方法为临床难治血尿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救手段。

  • 标签: 难治性血尿 放射学 超选择性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超选择动脉化疗栓塞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肝癌患者行超选择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资料,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本组50例均得到病情改善出院。结论采用超选择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方法,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超选择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咯血患者异位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21位咯血患者行选择BAE。中行系统的胸主动脉造影及锁骨下动脉造影,观察异位支气管动脉的影像学表现及来源,并对双侧支气管动脉(BA)及非支气管动脉(NBSA)责任血管行选择栓塞。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发现21例患者存在异位支气管动脉,起源于胸廓动脉11例,锁骨下动脉9例,椎动脉1例。术后18例咯血立即停止,3例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1例出现发热,均经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无再次咯血,1例术后3个月咯血复发,经再次介入栓塞后好转。结论超选择BAE治疗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存在异位支气管动脉患者,进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

  • 标签: 咯血 栓塞 支气管动脉 异位
  • 简介:目的观察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22例严重鼻出血患者进行超选择上颌动脉造影,证实出血部位后用明胶海绵、真丝线段栓塞出血动脉。结果22例患者均发现出血动脉栓塞后达到立即止血目的,1例于栓塞后30min发生右侧眼睛视野中间区域缺损,扩血管、皮下注射肝素钙,注射后30min视野逐渐恢复,3h后视野完全恢复正常。结论超选择上颌动脉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具有止血迅速、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治疗严重鼻出血的常规手段,在治疗严重鼻出血时应积极使用此项技术。

  • 标签: 鼻出血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难治产后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选择子宫动脉栓塞)与对照组(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出血量、抢救的输血量、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难治性产后出血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3例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于术后8~16天出现肉眼血尿,保守治疗血尿无明显好转,经肾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假性动脉瘤,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栓塞后血尿消失,假性动脉瘤也完全消失。随访4—1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应用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肾部分切除术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术前选择动脉栓塞脊柱肿瘤患者中出血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90例行术前选择动脉栓塞的脊柱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肿瘤血供丰度、不同肿瘤累及椎体数的术前选择动脉栓塞脊柱肿瘤患者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栓塞后间隔时间、手术时间、病理类型、肿瘤发生部位、栓塞程度、栓塞血管数、术前Frankel分级组间患者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累及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且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与中出血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行术前选择动脉栓塞的脊柱肿瘤切除患者,肿瘤累及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影响中出血量。

  • 标签: 脊椎肿瘤 选择性动脉栓塞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动脉分支栓塞治疗损伤肾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肾外伤或经肾镜取石术后导致损伤肾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行肾动脉DSA造影,明确肾血管出血部位、损伤程度和血管形态,再将导管超选择至肾动脉出血分支,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微颗粒栓塞,大部分病例出血动脉主干加用金属弹簧圈或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14例患者经超选择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均一次栓塞成功,术后2~3天肉眼血尿变淡,一周后尿液澄清,复查尿常规、肾功能正常,远期追踪所有患者未出现再出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好适应症,采用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损伤肾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并能保全肾功能或最大限度保存肾功能,尤其在治疗急症损伤肾出血止血方面更具有优势。

  • 标签: 损伤性 肾出血 超选择 肾血管DSA造影 栓塞术
  • 简介:目的总结超选择动脉栓塞在肾损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6年12月12例肾损伤血尿患者,肾结石肾积水行切开取石术后7例,肾穿刺活检术后2例;肾脏闭合损伤2例,刀刺伤1例。行超选择动脉栓塞,以弹簧圈(5例)、PVA(6例)、丝线(1例)进行栓塞。结果中证实12例均为肾段或肾段以下动脉损伤,术后所有病例新鲜出血立即停止,随访1~3个月,效果良好,未见有肾血管高血压。结论肾损伤出血以超选择插管栓塞为佳。

  • 标签: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肾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选择动脉栓塞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自愿接受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18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全部采用血管穿刺技术在患者的右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对患者双侧髂动脉进行造影,以便明确具体的患病位置,利用超选择对患者双侧子宫动脉进行插管,将明胶海绵颗粒注入其中,用此方法阻断动脉供血,以此形成子宫动脉栓塞以及髂动脉栓塞。结果选择动脉栓塞手术之后,胎盘前置的患者得到顺利引产,产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也成功阻止出血,所有进行选择动脉栓塞手术的患者均没有出现反复出血症状,没有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症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达100%。结论选择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产科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 探讨选择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于选择动脉灌注和/或栓塞后1周(平均值)行肿瘤手术切除,并作对比。结果 选择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血供特点。双髂动脉灌注栓塞后手术切除的12例与单纯双髂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切除的6例相比较;术前灌注加栓塞可使肿瘤明显减小,中出血极少(平均约50ml),手术野更清楚,肿瘤更有可能完全切除。结论 选择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或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癌 卵巢癌 栓塞治疗 介入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