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方法:以辖区内及周边地区遴选22例尿毒症患者,并在透析中反复发生相关低血压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常规护理与社区健康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SDS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前、护理后66.45±5.35、42.12±2.31、64.35±6.32、40.47±2.46和66.75±5.78、52.31±3.12、64.74±6.41、48.12±3.14,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率分别为9.09%(1/11)和27.27%(3/11),有差异,(P<0.05)。结论: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健康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概率比较低,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透析相关性 低血压患者 社区健康管理
  • 作者: 黄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1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终末期肾脏疾病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生存时间。临床中,一般会采用维持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但是,通过长期透析治疗,会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进而产生并发症,并且长期血液透析的治疗费用较高,会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还会有一定概率引发症状低血压,影响治疗效果。但在治疗期间,通过有效护理,能够调整患者的心态,降低治疗风险的发生率,从而保证预后效果。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护理
  • 简介: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患者的血压观察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而且直接反应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和体液平衡情况。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IDH)是血液透析中常见和严重并发症,是指血液透析时收缩压降低≥20mmHg(1mmHg=0.133kPa),或降低至10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发生率为25%-50%。IDH常使透析治疗不能够正常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存活率,增加护理工作量。现对我院发生IDH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如血容量下降、透析中的钠浓度过低、透析温度偏高,透析中进食等,针对这些易感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使血液透析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常见问题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维持血液透析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的临床发生率及诱发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透析前后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析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及诱发因素。结果14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共进行14522次血液透析,出现48例(共2501次)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为18.5%,透析1小时后相关低血压发生率最高,达65.4%,透析3小时后出现相关低血压的百分比最低;在透析相关低血压可能危险因素中,超滤率过高是主要因素,占45.8%,其次为透析过程进食和透析温度设置。结论维持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透析时间、透析超滤率和温度有关。

  • 标签: 血液透析 相关性 低血压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序贯透析改善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效果。方法: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我科血液透析时出现低血压即刻并发症患者23例,以使用序贯透析前6次普通血液透析为对照组(n=23),6次序贯透析为观察组(n=23)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两组透析血压无显著差异,透析结束后观察组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过程中最高血压透析血压差值低于对照组(P〈0.01),低血压发生例次及需补充高渗溶液处理的例次均低于对照绢(P〈0.01).结论:序贯透析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

  • 标签: 血液透析 即刻并发症 低血压 序贯透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原因、防治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观察组为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对患者血液透析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体重增长率、超滤量、超滤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钠、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程度、左室顺应降低程度均和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对血液透析中产生低血压的患者,对其血液透析模式、治疗方法等进行调整,使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降低。结论在血液透析中患者产生低血压的因素很多,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产生低血压,针对低血压患者根据其病情,采取针对的措施,并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高发人群进行关注,降低血透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维持终末期肾脏病患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方法则是血液透析(HD),然而,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IDH)是H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IDA出现速度快,经常能够致使HD中断或者其他例如心肌受损、慢性病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负面后果,乃至于能够递增HD病患的全因死亡率。因此,及时发现与防治IDH,对改善病患预后与提升其生活质量具备重要的作用。论文回顾了IDH的判断标准、病因与发病机制、防治方法,具体讲述了IDH预防与治疗的新进展,希望提升临床医生对IDH治疗的认识。

  • 标签: 血液透析 相关性低血压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能够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过多的水分排除,促使体内水电解质与酸碱维持平衡。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是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从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诊断、临床症状与分类、发生机制与相关危险因素、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提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效果及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序贯透析预防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_2021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运用传统的透析方法,观察组采用序贯透析,比较2组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现象。结果 观察组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序贯透析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病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发生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对症治疗,每小时测1次血压,必要时每15-30min测血压1次;对于症状低血压立即给予对症处理。结果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开始后2-3h发生率高,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可迅速缓解,注重调整患者自身的营养状态及自身疾病状态,并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即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及超滤率效果更佳。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及纠正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