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阿昔洛韦前药物即阿昔韦棕榈酸酯所制得的脂质体凝胶剂的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了体鼠皮实验方法,并以阿昔洛韦脂质体凝胶、阿昔洛韦凝胶、阿昔洛韦水溶液、阿昔洛韦软膏剂作比较。结果:阿昔洛韦药脂质体凝胶在皮肤内的滞留多(74.82%),率小(15.62%)。结论:阿昔洛韦棕榈酸酯质体凝胶有望成为高效、安全的新制剂。

  • 标签: 凝胶剂 局部透皮试验 阿昔洛韦棕榈酸酯 脂质体凝胶 透皮试验 皮肤给药
  • 简介:摘要通过对吸收制剂研究进展的介绍,对吸收制剂中的基本概念,常见的物理、化学和载体促进方法、西药皮制剂的研究和中药等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透皮吸收 透皮促进
  • 简介:摘要对中药给药系统原理、进展、技术、类型、方法以及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初步综述,并相应的提出开发中药给药系统的几点建议。通过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中药给药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标签: 透皮给药 中药
  • 简介:摘要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仍然采用传统技法,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本文就中医的经给药和中药的吸收进行比较,研究经给药和吸收之间的方法和关系,有助于中医经给药的治疗技法的推广和发展,以及中药的吸收药剂的研制和开发。

  • 标签: 中医 中药 经皮给药 透皮吸收
  • 简介:酚(paeonol)又称牡丹酚,是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根和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Kitag.]全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催眠、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

  • 标签: 丹皮酚 凝胶剂 体外透皮
  • 简介:本文从传统医药和现代临床实验两方面,阐述中药吸收制剂及其疗法的研究概况。通过中药吸收作用机理和临床实验证明,此类制剂疗效确切。新型促进剂及现代技术的应用,将使中药吸收制剂具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开发价值。

  • 标签: 中药 透皮吸收 剂型
  • 简介:塔崩或梭曼在家兔皮肤染毒后,于不同的时间采血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用Logit方法算出抑制50%AChE活力所需时间。将1ug/ml浓度的毒剂,以0.5ml/min的输液速度静脉途径中毒,不同时间采血测定AChE活力,同法算出抑制50%AChE时进入体内的毒剂量。由此可推算出毒剂的速率。结果表明,静脉中毒后梭曼的抑酶能力明显强于塔崩,两者相比约为8.0倍,两者的速率相近,

  • 标签: 塔崩 梭曼 军用毒剂 家兔 透皮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概括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吸收制剂的研究进展,以便于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吸收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综述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吸收制剂类型、作用机制以及促渗方法,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吸收制剂研究情况做一个总结。结果与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吸收制剂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的特点,此药物的研究对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透皮吸收制剂 研究概况
  • 简介:目的:制备姜黄素凝胶的外用制剂,考察不同促剂对姜黄素凝胶的促作用。方法: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液质联用定量分析方法,以裸小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姜黄素为模型药物,Franz立式扩散法考察各处方姜黄素的体外特性,计算各凝胶处方的累积渗透参数。结果:姜黄素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800ng/ml,定量下限为10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15%;准确度符合要求。在1%的促浓度下,6种促剂对姜黄素的促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月桂氮革酮、N-甲基-2-吡咯烷酮、油酸、丙二醇、薄荷脑、卵磷脂。结论:姜黄素的HPLC—MS/MS分析方法符合要求,月桂氮革酮对姜黄素具有显著的促作用。

  • 标签: 姜黄素 促透剂 经皮渗透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
  • 简介:目的:探讨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吸收特性.方法: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检测浓度,采用V~C水平扩散池,比较氢溴酸加兰他敏在不同pH条件下的渗透系数,同时研究几种常用促剂对氢溴酸加兰他敏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在pH=8的条件下,氢溴酸加兰他敏的渗透系数增大.1%月桂氮(艹)/(卓)酮和1%月桂氮(艹)/(卓)酮+10%丙二醇可显著增大氢溴酸加兰他敏的渗透系数.结论: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吸收受促剂、介质pH等理化性质的影响.

  • 标签: 氢溴酸加兰他敏 皮肤吸收 渗透系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甲巯咪唑软膏经给药后SD大鼠血药浓度和甲状腺组织中药物浓度,并与市售甲巯咪唑片进行比较以评价其吸收性能。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甲巯咪唑软膏经给药组和甲巯咪唑片灌胃组,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并留取甲状腺组织。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浆和甲状腺组织中甲巯咪唑浓度,并比较两组药物浓度差异。结果经给药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灌胃给药组,甲状腺组织中甲巯咪唑浓度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甲巯咪唑软膏甲状腺局部经给药,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与口服相比,甲巯咪唑软膏局部经用药治疗甲亢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甲巯咪唑软膏 透皮吸收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简介:目的:以乳安巴布剂中芍药苷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浓度氮酮对该制剂体外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试验,HPLC测定接受液中芍药苷含量。结果:不同浓度氮酮对芍药苷均有促渗作用,3%氮酮对芍药苷的促渗作用最强。结论:氮酮浓度为3%时促渗效果最佳,为该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乳安巴布剂 芍药苷 HPLC 体外透皮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患者采用中药疗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哮喘患者76例开展研究实验,选择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随机数字表方法实施分组,即常规组、分析组,各38例患者,常规组实行对症疗法,分析组采取中药疗法,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组高,97.37%临床总疗效较常规组优,P<0.05。结论:哮喘患者应用中药疗法的临床效果更优异,可以促进生活质量,于阻止哮喘疾病进一步发展方面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哮喘 透皮治疗 中药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临床上局麻药具有快速起效的特性,因此,在剂型设计中通常会结合物理或化学促渗方法,增加药物效率,以获得更好的麻醉或治疗效果。经吸收途径主要指涂抹或粘附在皮肤表面的剂型,如乳膏剂、凝胶剂以及巴布剂等,多为传统剂型,目前在市面上应用广泛。下面本文就局部麻醉技术与整形美容手术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局部麻醉 透皮技术 整形美容手术
  • 简介:摘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皮实验,以雄性巴马香猪的皮肤作为渗透的材料,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表皮残留、内滞留、透过样品溶液,比较受试制剂与进口参比制剂作用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地奈德乳膏4批受试制剂与1批进口参比制剂在雄性巴马香猪皮中24小时内地奈德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0.463和0.461μg/cm 、0.524和0.496μg/cm 、0.456和0.520μg/cm 、0.496和0.466μg/cm ,单位面积累计最大透过速率分别为0.0193和0.0192μg /cm /h、0.0218和0.0207μg /cm /h、0.0190和0.0217μg /cm /h、0.0207和0.0194μg /cm /h;受试批制剂和进口参比制剂体外比较的结果符合指导原则要求,程度和速率符合外用制剂的一致性评价要求,且在雄性巴马香猪皮内药物滞留特征一致。

  • 标签: 地奈德乳膏 体外透皮吸收 雄性巴马香猪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通过对毛细排水带进行试验,测试其抗淤堵性能。在清水和浑水条件下,对滤料渗透系数、毛细排水带与滤料组成的综合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清水情况下,毛细排水带与滤料组成的综合渗透系数是未采用毛细排水带原滤料渗透系数的407.0~544.3%;在采用浑水进行27次试验后,试验段从上至下4段的综合渗透系数分别是清水综合渗透系数的46.0%、58.5%、64.5%和83.9%。试验表明毛细排水带能显著提高综合的渗透系数,并具有较好的抗淤堵性能。

  • 标签: 地下水人工补给 毛细透排水带 抗淤堵性 综合渗透系数
  • 简介:本文以改进型Franz扩散池为研究工具,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研究了不同接收液(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乙醇,蒸馏水,PEG400饱和水溶液,pH6.8磷酸缓冲液)对青藤碱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为接收液时具有较好的萃取回收率及较高的吸收速率常数,提示磷酸盐缓冲液是进行青藤碱吸收研究的较理想的接收液。

  • 标签: 青藤碱 经皮给药 接收液 透皮给药系统 中药 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