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音乐资料馆、香港圆玄学院和大陆《人民音乐》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道教音乐研讨会”,于1989年12月26日至30

  • 标签: 科仪 圆玄学院 日至
  • 简介:澳门道教的特色是融合了正一派及全真派。由於澳门散居道士的宗源大部份从广东省顺德县或中山县移居澳门及参考现存於澳门吴庆云道院,的正一派及全真派典籍,例如:光绪十九年(1893)凤城^4镜湖道院之金刚水幽金和玉山净供、

  • 标签: 澳门 科仪音乐 乐团 道教科仪 全真派 正一派
  • 简介:崂山道教全真派三元作为道教的常规之一,在日常的斋醮法事中最为常用,旨在为人们消灾解厄、祈福迎祥。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器乐和唱腔的配合下进行。这种伴随的音乐不仅连贯了整个仪式,而且赋予了整个仪式以神圣性。

  • 标签: 三元科仪器乐唱腔
  • 简介:文章根据原始斋文献,从斋类型、经韵、传承三方面探讨元代道教音乐的继承发展情况,由此评估斋音乐的总体面貌和特点:较完整沿袭了灵宝法的传统模式,更多接受了南宋的转型样式,在音乐行为方式与经韵曲目上有一定的扩充发展。

  • 标签: 元代 道教 斋仪音乐 经韵 传承
  • 简介:上海城隍庙道众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系统地精读了《要修戒律钞》。《要修戒律钞》共十六卷,是唐代道士朱法满根据唐代以前50余种道教典籍编撰而成的道教重要资料汇编。其中,汇集了道经、写经、诵经、讲经、戒律、愿念、、斋法、道观、道士饮食起居以及道士吉凶等各种论述和规戒。上海城隍庙道众通过该典籍的学习,对于坚定道教信仰、遵守道门规戒、认真斋醮、弘扬道教文化等等,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将上海城隍庙部分道众学习《要修戒律钞》的心得在本刊发表,供各庙道众学习该典籍时参考。

  • 标签: 斋醮科仪 戒律 道教 道士 上海城隍庙 道心
  • 简介:道教程式中道乐与青词是不可或缺的,青词的存在与发展,与道乐的兴起、旺盛是分不开的。本文则详细论述了道教中青词和道乐的形式以及其对本身的作用。关键词道教青词道乐

  • 标签:
  • 简介:道教是对道教道场法事的统称,是道教宗教实践的主要形式。其不仅具备程序性的外在表演系统,更重要的是集中而又艺术化地体现了道教理念。道教自东汉时期形成以来,一直都是道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演变、发展之中不断吸收民俗,在其显著的宗教功能外,也发挥着其他多种多样的社会性功能,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采用历史学、民俗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从香港黄大仙祠的个案研究入手,尝试探究道教的宗教功能与社会功能。

  • 标签: 道教 科仪 黄大仙祠
  • 简介:道教音乐王宜娥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的作用。...

  • 标签: 道教音乐 道乐 道教仪式 《玉音法事》 美学思想 道士
  • 简介:本文系作者硕士学位论文《茅山道教“三茅表”醮音乐研究》(导师:史新民教授、周振锡教授)第二章的节写,从句式的“齐”“杂”兼容、板式的变速发展、“偈”“曲”的连接贯串、高功的变坛演四个方面,论述了“三茅表”醮音乐的程式法则

  • 标签: 茅山 道教 三茅表 音乐程式法则
  • 简介:<正>楔子中国历代帝王精通音乐者,当推唐明皇为头号种子,对此说恐无人会持异议。如再命题曰:唐明皇酷爱且精通道教音乐,对此茫然者,怀疑者,甚而摇头否定者,可能就会大有人在了。确实,学界一般都知道明皇对中外,雅俗等各类音乐的态度是兼收并容,无所不纳,故能成其创作的伟大。但对于明皇与道教音乐的深刻关系,人们却甚少注目,更无专门的研究。其实,在唐明皇

  • 标签: 道教音乐 唐明皇 道教活动 霓裳羽衣曲 道乐 创作
  • 简介: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初创于东汉末年。据专家们研究,晋代就有了形式。道教十分注重音乐,除了吟诵、演唱经文必须借重音乐之外,还有丰富而又精彩的器乐演奏形式。道教音乐,无论是配有唱词的韵曲,还是用于

  • 标签: 道教音乐 科仪形式 宗教音乐 演奏艺术 民间音乐 江南丝竹
  • 简介:一九八六年上半年,武汉市音乐学院到武当山整理道教音乐。后来,带此音乐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会议。演出后,受到与会者的重视。为使道教音乐后继有人,该院派出师资,与武当山道协、武汉市道协商定,在长春观内举办道教音乐短训班。共同委托武汉市道协派出一名副会长专门负责。

  • 标签: 道教音乐 武汉音乐学院 民间器乐 道协 道教界 长春观
  • 简介:宋代以来道教爆发式出现,其中既有独具特色的创造,也有承先启后的总结。在文本的编撰过程中,既有吸取前代资源的地方,也有自行改编与挪借的地方。风动幡动作为著名的禅宗公案出现在道教中,无疑是十分有趣的现象。除作为典故引用,一般不存在意义的变化以外,有关文本往往道教化,与原本的公案存在意义与功能上的差异。其中,在清末广东全真《先天斛食济炼幽》中,有关文本运用于摄召仪节,具有觉悟亡魂的意涵。而该公案之所以能被运用于道教并生发新的意涵,与宋代以来道教中召魂法术及用幡规矩的变化以及中古道教经典文本《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在宋代道教中的意义转变有关。

  • 标签: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 摄召科仪 禅宗
  • 简介:汉墓中可见大量以庖厨场面为题材的画像,其典型者如山东诸城凉台东汉墓出土画像石中的庖厨图(图1),场面盛大而井然有序,是汉画庖厨图中的精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郑州新密打虎亭村汉壁画墓中室北壁则有彩绘的宴乐场景,场景宏大,绘制精美。汉墓画像中,庖厨图似乎是必备的内容,究竟有何寓意?或许,对庖厨图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在表达"去饥饱食"的愿望。从古至今,吃饭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食物相对匮乏的古代社会,饥饿与疾病是人们最主要的两大自然死因。人一日不食则饥,"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 标签: 汉墓 吃饭问题 耳无闻 国家一级文物 汉画 汉壁画墓
  • 简介: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信仰,它在白族聚居的大部分地区流传。祭祀本主是白族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其中,以每年本主圣诞日举行的庆诞法会最为隆重。道教在白族地区的传播过程中,特别是在主持白族本主庆诞法会中,凭借自身丰富的仪式传统,逐渐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白族本主庆贺仪式。道教与白族本主信仰之间通过双向互动,一方面白族本主信仰得到整合延续,另一方面道教亦进一步深入到白族地方社会之中。

  • 标签: 道教仪式 白族本主 庆贺仪式 仪式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