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aymeli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因其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的测定,为辅助临床诊断与生物科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从事检验工作多年,深知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出现错误的结果。为此,笔者在具体工作中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常见因素进行了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 简介:以硝酸纤维膜为固相载体,以猪瘟病毒为抗原,确定了Dot—PPA—ELISA检测猪瘟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试验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经仔猪睾丸原代细胞培养纯化,以0.05mol/LpH9.5CBS缓冲液稀释至浓度为0.98~1.15mg/mL制备诊检抗原膜片;采用4%蛋清蛋白0.05mol/LpH9.5CBS封闭;检测反应稀释液应用0.01MPPBST(含0.1%PEG、0.05Tween-20),酶结合物工作浓度以1:30,底物选取4-氯1-萘酚等为检测猪瘟血清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重复试验证明了其检测稳定性好。交叉试验、阻断试验证明了其特异性强.

  • 标签: 猪瘟 抗体Dot—PPA—ELISA 最佳条件
  • 简介:[目的]避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假阳性报告的发生。[方法)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而金标法为阴性的69份血液标本,用ELISA法和Abbott免疫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3系5项免疫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LISA法检测HBsAg的假阳性率为1.19%,而用同样方法复检后,其假阳性率降至0.06%。[结论]ELISA法检测HBsAg的假阳性大多可通过用同样方法复检并结合乙型肝炎3系的其他免疫指标发现并给予纠正,对少数复检结果仍难以确定者,可用Abbott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3系5项免疫指标给予确认。

  • 标签: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酶联免疫吸附法 假阳性 弱阳性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HIV)的免疫层析快速试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502份健康体检血清标本同时用快速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HIV,对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与ELISA相比,502份血清标本中HBsAg金标法有2份假阴性,5份假阳性。灵敏度为99.6%,特异度为99.0%,准确度为98.6%;抗-HCV金标法无假阴性,有9份假阳性,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2%,准确度为98.2%;抗-HIV硒标法有2份假阳性,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6%,准确度为99.6%。[结论]金标法检测HBsAg灵敏度和特异度稍低于ELISA,有漏检和误检现象,而抗-HCV、抗-HIV快速法与ELISA比较灵敏度相当,而特异度稍低,因此,都要结合ELISA结果才可出具最终检测报告,抗-HIV的检测任何一种方法出现阳性时都要进行确认试验

  • 标签: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病毒抗体 丙型
  • 简介:菌细胞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CA-ELISA),不用提取抗原,可测定直接作用于宿主体内的菌细胞表面裸露抗原决定簇(蛋白质、脂多糖)激起的抗体,能更确切地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其敏感性较肥达氏等细菌凝集试验测得的这种抗体滴度高10~100倍,已用于检测许多细菌表面(或菌毛)抗原的抗体[1-4].

  • 标签: 热处理 Ⅰ型嗜肺军团菌 菌细胞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检测
  • 简介:本文介绍特异性DNA免疫吸附剂制备方法及用血浆灌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DNA免疫吸附剂是以碳化树脂为载体,将小牛胸腺DNA与蓝四唑阳离子络合后同火棉胶混合固定于载体表面而制成。6例SLE女性患者,年龄22~43岁,免疫复合物高于正常值,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关节疼痛5例,水肿3例,皮肤损伤2例。用血浆灌流进行治疗。结果:5例关节疼痛全部缓解,3例水肿中2例减轻,2例皮肤损伤中1例好转。DNA抗体平均减少了37.5%。BUN平均减少40.6%。而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此方法是较理想的血液净化形式,为难治性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治疗方法。

  • 标签: 免疫吸附剂 血浆灌流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目的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IA)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试图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以期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抽取167份应用EIA进行Noro病毒抗原检测,其中有61份同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结果167份粪便标本中,Noro病毒阳性46份,阳性率为27.5%。其中,GⅠ型阳性标本20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43.5%(20/46);GⅡ型阳性标本19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41.3%(19/46);另有7份标本为GⅠ和GⅡ型同时阳性,提示为混合感染,占阳性标本总数的15.2%(7/46)。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患儿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93.5%(43/46)。本组Noro病毒感染性腹泻未见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在检测轮状病毒的61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29份,阳性率为47.5%。在29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11份(11/61,18.0%)标本检出Noro病毒阳性,提示存在Noro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混合感染。结论Noro病毒感染在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轮状病毒。EIA检测Noro病毒简便易行、利于推广。

  • 标签: 非细菌性腹泻 Nora病毒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酶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ELISA试验复检再检结果的分析,了解ELISA试验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对2009年度本站ELISA试验复检再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项传染性指标复检与再检阳性符合率为6.81%,抗-HCV和抗-TP再检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HBsAg和抗-HIV(P<0.01);复检假阳性率为2.93%。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因标本、试剂、仪器、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尽量使用自动仪器,少用或不用手工操作,减少人为误差,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血液 ELISA试验 复检 再检
  • 简介:ELISA法在免疫学检测中应用最广、最为普遍.因其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单,无需特殊仪器,且实验时间短,深受广大临床检验工作者喜爱.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由于长期使用3V公司的酶免试剂盒,在日常工作中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观察,认真的对比分析,深深体会到除试剂与器材的质量、实验条件和操作程序的严格控制,操作人员技术的熟练程度,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等因素外,以下3个问题不可忽视.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洗涤时间 对比试验 临界值结果 ELISA操作 免疫实验
  • 简介:本文探讨了用变压吸附法对低浓度瓦斯气体进行分离净化的相关研究。在双塔变压吸附装置上,研究切换时间、反吹阻力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用变压吸附法能实现低浓度瓦斯的分离与净化,运用反吹流程可以在增加产品气量的同时保证分离效果。

  • 标签: 变压吸附 瓦斯 上隅角 活性炭
  • 简介:免疫复合物(IC)的形成一般认为是清除抗原和终止免疫反应的过程。在某些病理情况下,IC激活补体并沉积于血管壁、肾小球基底膜以及其它血管外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抗原抗体结合形成IC并激活补体时,C1、C2、C4依次活化,C42将C3裂解成为C3a、C3b,I因子再将C3b裂解为C3c、C3f、

  • 标签: 免疫复合物 ELISA 检测法 慢性乙型肝炎 肝病患者 阳性率
  • 简介:应用ELISA法对重庆口岸10566份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标本两对半检测,对1189份HBsAg阳性血清用DIGCA进行复核检验;对其中328份DIGCA阴性标本再次用ELISA检验,检出39份阳性,289份阴性.DIGCA的敏感性=95.67%,准确性=96.72%,特异性=100%,两种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91.48%.DIGCA阴性但ELISA是阳性的标本数在各个吸光度区间的构成比分别是(1.5,1.0]17%,(1.0,0.5]50%,(0.5,0.105]100%.DIGCA在(1.5,0.105]区间有一半以上HBsAg不能检出(56.52%),在(1.0,0.105]有77.78%的假阴性,对(0.5,0.105]则基本不能检出.对ELISA两种试剂的假阳性率分别为:34.66%(269/776)和4.84%(20/413).在口岸卫生检疫中,不宜单独用DIGCA检测HBsAg.对ELISA需要选择质量高的试剂,每个实验室最好在使用前亲自做试剂实验室评估.

  • 标签: HB 口岸卫生检疫 ELISA检测 检出 阴性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抗HCV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利用ELISA法,分别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抗HCV初检、复检两次检测;两次检测结果不符时,取相应标本,分别使用两家试剂进行双孔复试。结果11293份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共有85份初复检结果不符,经双孔复试79份为阴性,6份为阳性。结论加强对血液标本、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的质量管理,建立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实验操作,可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ELISA 花板
  • 简介: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所感染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也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疾病。我院对受血者输血前、手术前备血以及拟行微创检查者均进行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梅毒抗体是其必须检测项目。2003年9月起我们改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替代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1年多来共检测10573例。现将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ELISA法检测 梅毒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 血液传播性疾病 梅毒螺旋体(TP)
  • 简介:ELISA室内质控方法一般沿用Levery-Jen-nings质控图(以下简称L-J图)进行;利用West-gard规则判定失控.但由于ELISA试剂盒效期短,更换频繁,同一批号试剂盒和质控血清长期使用难度较大;同时在建立L-J框架图的检测过程中失控的情况不易被发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立了L-J质控图与"即刻法"质控相结合的一套室内质控方法,收到良好效果,以HBsAg检测为例介绍如下.

  • 标签: 室内质控方法 质控图 质控血清 HBSAG检测 即刻法 ELISA检测
  • 简介:多年来,旋毛虫肉品的检验一般常用镜检法,但由于市场所销售的白条肉有的已无膈肌,故按常规采取膈肌镜检难以实现。ELISA是将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度催化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检测方法,它具有定性、灵敏、特

  • 标签: 快速法 镜检法 免疫检测方法 免疫反应 白条肉 血清学诊断
  • 简介:Objective:ToestablisharapidandsimpleassayforthediagnosisofChlamydiatrachomatis(CT)infection.MethodsBALB/cmicewereimmunizedwithSDS-PAGEpurifiedmajoroutermembraneprotein(MOMP)fromCTandthemonoclonalantibodieswereobtainedsubsequently.Two-siteELISAwasdevelopedtodetectCTinfection.Results:Theestablishedassaywasabletodetectaslowas1.248ug/mlMOMPwithinterrunandinrunCV6.9%and3.1%respectively.94%(34/36)ofculture-positivesampleswerefoundtobepositiveinthecurrentexamination,indicatingthehighsensitivityofthisassay.Conclusion:TheassayisapplicableforclinicaldiagnosisofCTinfection.

  • 标签: 沙眼衣原体感染 CT 外膜蛋白 MOMP 单克隆抗体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