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总结临床医师以重建钢板对锁骨骨折施治的效果。方法研究38例锁骨骨折伤患,以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回顾分析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接受术后3个月~1.5年的随访,患者骨折部位全部愈合,且未有一例出现畸形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折、伤口感染问题。结论锁骨骨折损伤以重建钢板治疗,可使患者的锁骨尽快愈合、肩关节的功能尽早恢复,并且避免损伤部位出现并发症。

  • 标签: 锁骨骨折 重建钢板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62例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修复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4-38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Tegner评分表、IKDC评分对手术前后进行功能评价。结果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Tegner评分表,术后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术后随访较术前优良率明显升高,随访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提高。结论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同种异体肌腱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 简介:术后1~2年内局部复发1例(阴道),瘢痕狭窄3例(2例为结肠肛门吻合,稀便、气体不能鉴别控制5例(单纯内括约肌成形3例、外括约肌成形后坏死2例)

  • 标签: 临床观察 复合术 术肛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锁骨骨折3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采取克氏针内固定为对照组,采取重建钢板内固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优良率、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4.1%;对照组优良率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7.8±5.9)min、(92.6±5.7)mL、(19.5±2.3)w;对照组分别为(91.2±6.1)min、(119.3±12.8)mL、(24.2±2.5)w;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建钢板 克氏针 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肋骨骨折重建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急诊肋骨骨折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每组20例,观察各时间点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M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M组4小时和48小时的Ramsay评分较低(P<0.05),且M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显著降低,嗜睡明显减少(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效果较好,且副作用下降。

  • 标签: 多模式镇痛瑞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盆底重建术、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每组43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盆底重建术,改良组采用改良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围术期情况、结直肠肛门障碍量表评分(CRADI-8)、盆腔器官脱垂困扰量表(POPDI-6)评分、排尿障碍量表(UDI-6)评分、盆底功能影响量表(PFIQ-7)评分、盆底肌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改良组残余尿量少于传统组,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大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改良组CRADI-8、POPDI-6、PFIQ-7、UDI-6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盆底肌力优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与传统组(9.30%,4/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比较,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能减轻脏器脱垂和功能障碍,改善盆底功能和盆底肌力,加快尿流动力学恢复、减轻排尿障碍,且手术安全性高。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改良盆底重建术 传统盆底重建术 围术期情况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探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到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服药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而且改了患者的住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运重建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锁骨骨折 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3例,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 15例、良 7例、差 1例,优良率为 95.65%;对照组优 8例、良 10例、差 5例,优良率为 78.26%, P<0.05。观察组出现 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 4.35%;对照组出现 4例并发症,其中 2例为克氏针尾部皮肤真道口感染,另 2例患者为骨折发生移位,出现畸形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 17.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重建钢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关节镜下解剖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结果经术后6个月观察膝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0%。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4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没有出现钢板断裂、松动等意外事件,也没有出现髓内感染、切口感染、肩周炎等并发症,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患肢功能尽早恢复,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重建钢板内固定 临床护理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态观察22例自体骨髓移植(ABMT)患者移植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LY),T淋转率(LTT-PHA),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及T细胞亚群水平。发现移植后LY,LTT-PHA,Ig及补体C3均有明显下降(P<0.01),T4细胞比例下降,T8细胞比例升高,T4/T8比值下降,同时发现补体C3在移植后3个月恢复,LTT-PHA,LY,T细胞亚群在6~12个月恢复正常。提示ABMT后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受损,而体液免疫恢复比细胞免疫恢复较快,在此期间适当给予支持治疗是必要的。

  • 标签: 免疫功能重建 自体骨髓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录的 2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的病人其相关症状及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稳定期病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8例,良6例,可3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优3例,良5例,可6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73.7%;经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肩周炎,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出现2例肩周炎。1例克氏针滑移,并发症发生率为15.8%,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建钢板 内固定 锁骨骨折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录的 2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的病人其相关症状及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稳定期病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掌握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使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对34例合并股骨颈/干骨折、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股骨干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闭合或开放穿钉。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0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内固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1.17%。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对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 标签: 复杂股骨骨折 重建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重建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1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访问,根据访问结果做出统计,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出优16位,良11位,可2位,差2位;总优良率为93.55%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法,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效果令人满意1。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重建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护理的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系统的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各方面情况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尽早的展开功能康复护理锻炼,能够将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

  • 标签: 膝关节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录的2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的病人其相关症状及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稳定期病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