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测定喷酸葡胺中的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汞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将样品缓缓灼烧完全炭化,在700~800℃炽灼至完全灰化,放冷,加0.1mol/L盐酸溶液25ml,微热使溶解,加二甲酚橙缓冲液(pH5.5)50ml,加入一滴硝酸汞溶液(0.01mol/L),用EDTA滴定液(0.025mol/L)进行电位滴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良好。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喷酸葡胺中的含量的测定。

  • 标签: 钆喷酸葡胺 钆含量 电位滴定 汞电极
  • 简介:摘要由于活体标本获取困难,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和电生理学检查具有局限性,制约了内耳膜迷路积水的诊治与研究,通过微创或无创显像技术对内耳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是临床的期待和热点。近年关于造影内耳成像的研究报道较多,并有广泛推广的趋势。相关研究涉及耳鼻咽喉科、神经科和放射影像科等多学科领域,研究者可能对非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不足而出现问题及应用泛化。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内耳解剖、内耳膜迷路积水相关疾病特点、检查方法及对比剂相关危害性充分了解,以规范造影内耳磁共振成像研究。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内耳 梅尼埃病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贝葡胺增强MRI和塞酸二钠增强MRI诊断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癌)包膜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MRI检查的102例肝癌患者临床影像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9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10)岁。MRI检查造影剂使用贝葡胺54例(贝葡胺组),塞酸二钠48例(塞酸二钠组)。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腹部影像诊断医师进行独立盲法阅片。采用χ2检验比较贝葡胺和塞酸二钠对肝癌包膜的检出率。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造影剂对肝癌包膜的诊断效能。结果102例肝癌患者中,73个病灶存在病理包膜,其中贝葡胺组45个,塞酸二钠组28个。贝葡胺增强MRI肝癌包膜检出率为89%(40/45),明显高于塞酸二钠的39%(11/28) (χ2=20.171,P<0.05)。贝葡胺诊断肝癌包膜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514~0.930),准确性83%,敏感度0.89,特异度0.56;塞酸二钠诊断肝癌包膜ROC曲线下面积为0.621(95%CI:0.462~0.781),准确性58%,敏感度0.39,特异度0.85。结论贝葡胺增强MRI对HBV相关肝癌包膜检出率、敏感度、准确性高于塞酸二钠,诊断性能较好。

  • 标签: 癌,肝细胞 钆贝葡胺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据媒体报道,美国能源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和阿莫斯国家实验室通过对磁场变温材料的研究后认为,可能会产生新的制冷工艺,从而使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而在阿尔贡实验室的先进光子源设备上的X光实验表明,磁热材料有望成为环境友好的磁制冷机材料。

  • 标签: 硅合金 制冷技术 国家实验室 磁场 冷材料 温室气体排放
  • 简介:摘要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规范开展,是提升电力行业生产力、优化电能输送、强化服务质量的必要保证。电力工程的特点是单位工程多,专业工种复杂,立体交叉施工频繁出现,造成影响进度计划完成的因素很多。为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电网建设任务,必须认清电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 标签: 电力工程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2例患者分别因行腰椎和中腹部核磁共振检查(例1男,77岁;例2女,27岁)给予贝葡胺静脉注射,给药1 min后均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例1表现为口唇发麻、恶心、胸闷,此后相继出现口唇肿胀发绀、气促,吸气性呼吸困难,悬雍垂水肿,舌体肿胀等。例2表现为口唇发麻、刺激性呛咳、血压升高,此后相继出现口唇发绀、流涎、气促、吸气性呼吸困难,全身散在皮疹,扁桃体Ⅲ度肿大,悬雍垂水肿等。均被诊断为贝葡胺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先后给予高流量吸氧、甲泼尼龙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异丙嗪肌内注射、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维生素C及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等抗过敏治疗。例1症状无改善,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术及气管切开术,患者呼吸困难缓解,舌体、悬雍垂肿胀逐渐缓解。例2抗过敏治疗1 h后呼吸困难缓解;1.5 h后皮疹消退,扁桃体和悬雍垂水肿减轻。

  • 标签: 造影剂 喉头水肿 过敏反应 钆贝葡胺
  • 简介:摘要MRI已成为当今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增强MRI具有更加重要的临床意义。自198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第一个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GBCA)以来,其使用超过30年。世界范围内增强MRI超过3亿人次。一直以来,GBCA因其相对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对比剂。随着对于GBCA的广泛使用以及深入了解,其安全性成为临床医生的关注焦点。2006年,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NSF)首次引起影像领域对于GBCA的广泛关注。NSF是一种罕见但是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可造成肾损伤患者全身的纤维化改变。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2007年后,药监部门加强了对于GBCA的管理,明显减少了NSF的发生率。近年来,脑部特别是苍白球和齿状核的沉积事件使得GBCA的安全性再次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各个国家、地区对于GBCA的不同监管措施使得广大影像医生以及临床医生在对比剂的使用和选择时担忧、疑虑。因此,笔者回顾国内外关于GBCA安全性的有关文章,总结GBCA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及沉积的发生背景、历史、可能机制、临床意义等,为GBCA的应用和正确认识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钆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急性不良反应 钆沉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突发性聋患者内耳造影表现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的21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6~76岁,中位年龄50岁,病程1~19 d,平均5.5 d。患者分别进行听力学、静脉注射内耳造影(每例患者均进行2次磁共振3D-FLAIR序列扫描:静脉注射剂前扫描1次,注射剂后4.5~6.0 h再扫描1次)和实验室检查,并给予相应临床治疗。观察患者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21例急性期突发性聋患者中,11例患耳MRI造影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侧耳,其中2例有前庭膜迷路积水;实验室相关检查仅2例全聋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其余未见异常。21例突发性聋患者听力分型:全聋型8例,平坦下降型10例,低频下降型1例,高频下降型2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7%(12/21)。11例内耳造影异常患者的听力分型为全聋型5例,平坦下降型5例,高频下降型1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4%(7/11)。结论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内耳造影异常,可能存在内耳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听觉丧失,突发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布醇是一种高浓度高弛豫率大环状MR对比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扫描经验,结合国内外指南、共识和文献,对布醇增强MRI扫描的注射方案、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动态灌注成像、各部位实质脏器增强的序列选择和质量控制,以及特殊人群应用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布醇对比增强MRI临床扫描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评估。

  • 标签: 造影剂 钆布醇 磁共振成像 扫描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剂在祼鼠体内代谢曲线的精确描绘。方法使用ImageJ从DICOM图像中获取裸鼠肝脏感兴趣区信噪比;利用Matlab编程从DICOMHeader中读取精确的采集时间;利用水模得到线圈接收信号在轴向空间的校正系数对肝脏信号进行空间校正。结果实验绘得校正后能正确反映裸鼠肝脏代谢的4类曲线:信号强度、信噪比、信号强度增强率和信噪比增强率代谢曲线。结论经过精确代谢时间测定和空间校正后,信噪比增强率代谢曲线最能反映对比剂在裸鼠体内的实际代谢过程。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代谢曲线 对比剂 空间校正 表面线圈
  • 作者: 杨倩 刘周 邹丽艳 罗虹虹 吴卫星 姬红 肖嘉辉 罗德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心实验室,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模体实验和体内人体试验,探究临床剂量(Gd)对比剂对酰胺质子转移效应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参考临床剂量,向24个装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放入不同剂量的Gd对比剂制成体模,对体模进行磁共振扫描,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对体模进行三次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体内试验通过对19名脑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剂注射前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扫描。使用MATLAB软件计算每个试管以及大脑不同区域,包括整个脑组织、外周水肿、肿瘤区域、脑白质和脑灰质的APT值,通过余弦相似度量化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图像的相似性,配对t检验比较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值的差异。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三次扫描APT值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8,且随着MRI对比剂浓度的增加,体模中各管的平均APT值呈下降趋势。当加入的Gd剂量小于1 μL时,APT值的平均值保持相对稳定,并在12%左右波动(范围为11.61%~13.42%)。但当Gd添加剂量超过1 μL时,蛋清的APT值显著降低。直到添加剂量达到20 μL左右,APT值的下降逐渐稳定在2%左右(范围为1.88%~2.13%)。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整个脑组织和脑灰质以及非强化肿瘤病灶而言,对比剂增强前后病灶APT值没有显著变化(P=0.18、0.21、0.53);对于脑白质和强化肿瘤病灶,对比剂增强前后APT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体外实验和体内试验均证实,对比剂增强以后,APT信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强化比较明显的病灶。因此在进行临床扫描方案设计时,为避免对比剂对APT信号的影响,应该在注射对比剂前进行APT扫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钆对比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法内耳磁共振(MR)造影技术成功率、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鼓膜穿刺法内耳MR造影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在MR造影后门诊复查鼓膜及外耳道情况,以迷路是否有对比剂显影判断造影的成功与否。比较无症状耳在造影前后的纯音听阈资料;分析有复查的无症状耳2次造影中前庭、耳蜗和半规管得分及总分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1 126例患者,男506例,女620例,年龄(54±17)岁,其中45例复查1次,4例复查2次。双侧同时检查958例,单侧检查168例。临床诊断典型梅尼埃病166例(14.7%),突发性聋219例(19.5%),眩晕待查741例(65.8%)。共2 084耳行首次造影,其中63耳迷路内未见对比剂,造影成功率97.0%(2 021/2 084);随诊存在1例鼓膜穿孔,余无并发症;无症状耳57耳造影前后各频率听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耳前后2次造影前庭及耳蜗评分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75。结论鼓膜穿刺法内耳MR造影技术成功率高,较安全,造影结果重复性良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内耳 不良反应
  • 简介:布醇注射液是一种高浓度强效磁共振对比剂,属于非离子环型螯合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安全性高。该药仅用于诊断,临床上主要用于头部和脊柱磁共振成像中的对比剂增强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中的对比剂增强。

  • 标签: 钆布醇 磁共振对比剂 药理作用 临床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1988年对比剂(GBCM)用于增强MRI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使用GBCM的严重并发症(如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及潜在风险(如神经系统沉积),也不断规范GBCM的使用。上述并发症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更容易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人群GBCM使用做出详细指导。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参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国内外多个组织和学会的指南或共识,经反复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包括GBCM的特性、体内沉积、GBCM风险分类、不同肾病患者使用风险及检查的筛查流程等。

  • 标签: 肾功能不全,慢性 肾病 钆对比剂 急性肾损伤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钆沉积
  • 简介:目的评估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含造影剂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脑内单发囊实性病变行常规T1WI、T2WI、液体反转恢复序YO(FLAIR)、弥散加权成像和增强MRI检查。分析脑脓肿(22例)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27例)DWI信号及强化特征并进行囊变坏死区ADC值测量。所有图像分三组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Ⅰ组为DWI结合常规序列;Ⅱ组为CE-MRI结合常规序列;Ⅲ组为DWI、CE—MRI两种序列联合并结合常规序列。结果DWI上20例脑脓肿呈高信号.24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为低信号;14例脑脓肿、12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呈壁较薄而均匀环形强化。大部分脑脓肿的ADC值明显低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fP〈0.05)。Ⅰ组、Ⅱ组、Ⅲ组诊断脑脓肿的敏感性分别为90.9%、63.6%、95.5%,Ⅰ、Ⅱ组间及Ⅱ、Ⅲ组间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Ⅰ、Ⅲ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WI较CE—MRI能更敏感地发现脑脓肿,ADC值的测量可以为脑脓肿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的鉴别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脓肿 脑肿瘤 图像增强
  • 简介:本文针对田湾核电厂铀-燃料的燃料管理策略,探讨了相关的主要安全问题。它主要包括燃料管理论证的范围、铀-燃料芯块熔化温度的限值、相关的事故分析以及铀-燃料设计运行经验。最后指出了对我国压水堆核电厂燃料管理的经验反馈。

  • 标签: 田湾核电厂 燃料管理 铀-钆燃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鼓室内耳造影MRI前庭导水管显影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0年2月—2018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691例经鼓膜穿刺注射行内耳造影MRI的患者造影前后MRI及临床资料,其中男300例、女391例,年龄9~82岁。691例中,531例双侧、160例单侧(共1 222侧)行内耳造影。临床表现为眩晕483例、突发性耳聋125例、头晕42例、耳鸣39例、无症状2例,按症状有无进行分组观察。观察患者MRI图像,与造影前相比,造影后前庭导水管区信号升高即判定有显影,否则为无显影;另外,采用目测评分法评价内耳膜迷路是否积水。采用χ2检验分析眩晕组与非眩晕组、突聋组与非突聋组、耳鸣组与非耳鸣组之间前庭导水管显影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应用列联相关系数分析前庭导水管显影与膜迷路积水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691例1 222耳中,26.8%(327/1 222耳)可见膜迷路积水,7.4%(90/1 222耳)可见前庭导水管显影。眩晕组6.0%(56/938耳)可见前庭导水管显影,非眩晕组12.0%(34/284耳)可见显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9, P<0.01);突聋组10.2%(19/186耳)可见前庭导水管显影,非突聋组6.9%(71/1 036耳)可见显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12, P>0.05);耳鸣组4.0%(6/149耳)可见前庭导水管显影,非耳鸣组7.9%(85/1 073耳)可见显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0, P>0.05)。眩晕组30.1%(282/938耳)可见膜迷路积水,非眩晕组15.8%(45/284耳)可见膜迷路积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88, P<0.01)。出现膜迷路积水的耳中3.1%(10/327耳)可见前庭导水管显影,无膜迷路积水的耳中8.9%(80/895耳)可见显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9, P<0.01);前庭导水管显影与膜迷路积水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099, P<0.01)。结论鼓室法内耳造影MRI图像上,对比剂可以进入前庭导水管,显影率约7.4%;骨性前庭导水管内存在外淋巴间隙;内耳造影MRI图像上前庭导水管不显影患者存在膜迷路积水的可能性更大,提示有关前庭导水管问题可能是梅尼埃病或眩晕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前庭水管 磁共振成像 内耳 造影 内淋巴积液
  • 简介:利用电化学方法及渗透扩散方法合成了电化学聚合漆酚-螯合物(EPU-Gd3+),采用X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ESR、荧光、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和元素分析法表征螯合物膜,分析了螯合物可能存在的结构.元素分析表明,Gd3+含量达11.99%.由于存在Gd3+与EPU的配位作用,EPU进一步交联,使分子间作用力进一步增大.DMTA分析表明,螯合物中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且tg明显增大,耐热性能显著提高.结构分析表明,一个Gd3+与三个漆酚单元配位.

  • 标签: 电化学聚合 漆酚-钆螯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 结构
  • 简介:卫城油田非均质性极强,具有低孔、低渗、矿化度变化范围大等特点,一些常规剩余油测井方法受到很大限制.采用注-中子寿命测井技术,根据区块特征开展多级"测-注-测"工艺研究,总结出酸渗吸扩散规律,确定最佳测井时间,根据区块油藏情况优化解释模型及参数,并结合油藏动、静态资料进行综合评价.该技术在卫城油田测井25口,解释符合率86.4%,累计增油1.45×104t,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卫城油田 油藏 区块 中子寿命测井 渗吸 增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