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3600例次)鼻饲采用传统方法(对照组)和改良鼻饲法(实验组)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呛咳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34.09,P<0.01),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食物反流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97.07,P<00.01),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胃潴留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94,P>0.05);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2.4,P<0.01),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增加胃管置入深度和鼻饲时抬高床头并保持此体位30~60min的护理方法,可明显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改良 鼻饲法 并发症 老年病
  • 简介:摘要鼻饲法1(nasogastricgavage)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对于鼻饲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不能正常经口进食,限制了食品的正常选择,基本采用一些牛奶、豆浆、果汁、米粉之类。这些食品不能多方面的提供机体所需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因此应注重做好鼻饲患者的流质配制护理,使鼻饲患者能同常人一样吸取充足的营养。

  • 标签: 长期鼻饲 饮食配制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长期接受鼻饲营养的16例老年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整体干预前置管依从率为75%,明显低于干预后的置管依从率100%,P<0.05;干预前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干预后的6.3%,P<0.05。结论加强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置管的依从性,并可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长期 鼻饲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鼻饲老年患者引发误吸的原因和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了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天津武清中医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永川医院、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共5家医院的研究,统计鼻饲老年患者误吸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长期鼻饲老年患者发生误吸与鼻饲体位、意识障碍、鼻饲管的影响、胃肠道功能和鼻饲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可改变患者的体位、采用合适的鼻饲方式以及选择合适大小和长度的鼻饲管等帮助降低鼻饲误吸的风险。结论:及时发现长期鼻饲老年患者误吸原因,并采取措施能够减少误吸发生。

  • 标签: 鼻饲 老年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长期留置鼻饲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在本文研究200例神经内科长期留置鼻饲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100例患者),分别采取针对性干预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鼻腔粘膜红肿1例)低于对照组(鼻腔粘膜红肿2例、溃疡2例、鼻饲管脱出7例)(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鼻腔粘膜红肿1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神经内科患者长期留置鼻饲管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留置鼻饲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是领域内关注的重点内容,长期留置鼻饲管是神经内科患者治疗方式,为了帮助患者提高幸福指数,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影响,本文对神经内科长期留置鼻饲管进行研究分析,将收治的并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一组选择传统常规留置鼻饲护理的模式,而另一组在留置鼻饲管护理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将留置鼻饲管做好润滑后再插入患者笔尖,做好鼻饲管的固定,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保持患者口腔卫生。通过对两组留置鼻饲鼻饲管插入护理方案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传统常规护理方式易出现口腔异味、鼻腔溃疡、皮肤出现过敏、红肿等不良反应,而通过科学的干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是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长期留置鼻饲患者护理水平。

  • 标签: 神经内科 留置鼻饲管 护理措施
  • 简介: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难度不同于一般患者,况且长期留置鼻饲管的刺激,环状括约肌不同程度的损伤及功能障碍,增加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可能。因此,对气管切开并长期鼻饲的老年患者呼吸道的护理至关重要。自1989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收治14例气管切开

  • 标签: 气管切开 老年人 鼻饲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患者一般具有意识模糊、球麻痹、无法进食等特点,所以必须要长期留置鼻饲管,由此才能够为患者提供相对充足的营养支持,同时也能够给予药物支持。不过长期留置鼻饲管会对患者的鼻咽部带来不良刺激,甚至会引起病患出现鼻粘膜、咽喉部等受损,其表现包括:局部溃疡、水肿、出血等,所以必须要选择一套科学且适宜的护理方案,方可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护理与干预,为实现尽快康复做铺垫,接下来我们对其展开深入探讨。

  • 标签: 神经内科 长期留置鼻饲管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高龄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和家属陪护对此类患者营养状况的关注,改进鼻饲管理,提高喂养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1~ 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年龄≥ 80岁且鼻饲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 5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营养评价指标为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入组对象鼻饲一周后,综合 ​MNA 评分均 <17分。 MNA评分下降率为 92%( P<0.05) ,其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率均超过 50%,其中血清白蛋白下降率为 72%,前白蛋白下降率为 70%。调查显示:​高龄老年住院鼻饲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存在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对营养效果关注度低。 结论  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状况,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高度重视,营养管理要贯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延续护理。经过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与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应将营养管理纳入医护管理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护理健康教育中.

  • 标签: 高龄老年 长期鼻饲 营养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并发症进行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并发症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长期鼻饲营养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出院延续护理在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9例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7),对照组行常规的医院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4.942,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9±3.4)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5.2±2.3)分,组间比较(T=11.394,P<0.05)。结论应用出院延续护理在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中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出院延续护理 脑卒中 长期鼻饲患者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的健康教育宣教对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长期鼻饲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思维导图引导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干预4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肺功能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吸入性肺炎[15.00%(6/40)]、胃肠道并发症[25.00%(10/40)]、机械并发症[10.00%(4/40)]及代谢并发症[20.00%(8/40)]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00%(14/40)、47.50%(19/40)、27.50%(11/40)、37.5%(15/40)](χ2=4.27、4.38、4.02、5.40,均P < 0.05);研究组血清总蛋白(TP)[(67.86±10.13)g/L]、血红蛋白(HGB)[(119.21±16.48)g/L]、白蛋白(ALB)[(39.68±5.71)g/L]、淋巴细胞数(TLC)[(2.29±0.48)×109/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05±10.72)g/L、(110.94±16.73)g/L、(36.15±6.20)g/L、(2.03±0.42)×109/L](t=2.06、2.23、2.65、2.578,均P < 0.05);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72±0.45)L]、用力肺活量(FVC)[(3.17±0.73)L]、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70.69±6.53)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49±0.38)L、(2.85±0.64)L、(65.78±6.47)L](t=2.47、2.08、3.38,均P < 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降低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该研究设计思维导图应用于长期鼻饲患者的健康教育,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插管法,胃肠 肺炎,吸入性 健康教育 干预 并发症 呼吸功能 营养状况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长期鼻饲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46名长期鼻饲老年病人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23名,实施常规护理;研究23名,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比病人的不良反应出现率、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和病人家属对病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和病人家属对病情知识的掌握程度则强过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长期鼻饲老年病人 互联网+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治疗的46例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服务,后者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对比两组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及鼻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35%、4.35%,低于对照组的30.43%、26.0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鼻饲次数、单次鼻饲量、鼻饲间隔时间分别(8.30±1.04)次/天、(265.22±37.4)ml、(2.54±0.51)h,优于对照组的(4.09±1.02)次/天、(534.78±107.78)ml、(4.98±0.74)h,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护理中介入预防性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减少患者发生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风险以及改善患者鼻饲情况等诸多方面。

  • 标签: 预防性护理服务模式 卧床 鼻饲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鼻饲方法对老年鼻饲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老年鼻饲患者按入住科室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推注,观察组采用营养泵分次匀速鼻饲,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营养泵分次匀速鼻饲能提高老年鼻饲患者营养指标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理想的鼻饲方法。

  • 标签: 老年患者 鼻饲 并发症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总结75例老年痴呆鼻饲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存在原因主要有精神症状、胃管固定过松、脱衣、双手约束过松、翻身、胃管堵塞。护理对策为对患者进行评估,妥善固定胃管,及时查找及处理发生问题原因,避免发生后果。

  • 标签: 老年痴呆 鼻饲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例数合计为72例,时间2022.8月到2023.8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6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预防性护理(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鼻饲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鼻饲情况,对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服务模式 老年 长期卧床 鼻饲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