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布鲁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 标签: 布鲁菌 临床表现 传染途径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多重耐药感染的现状,总结预防感染的方法及控对策。方法对30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了现状分析,总结了控策略及措施,结果17例出院,8例好转后转院,5例定植后携带出院。结论对神经外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素等方法,可有效防止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对保证医疗、护理和患者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多重耐菌感染 护理
  • 简介:从植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获得的芽孢杆菌C-D6菌株对辣椒炭疽(Colletotrichumcapsici)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观察、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以及tetB-tetL基因特异序列扩增,鉴定该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实验结果表明:C-D6菌株在PDA平板上对辣椒炭疽、尖孢镰刀、苞叶芋柱帚霉和烟草疫霉等多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发现:C-D6菌株的细菌培养液对辣椒炭疽的附着胞形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明该菌株对辣椒炭疽引起的炭疽病的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枯草粉芽孢杆菌 辣椒炭疽菌 附着胞形成
  • 简介:为了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KL-1菌株的生物安全性,以小鼠为对象,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固定剂量法、染色体畸变分析法、骨髓细胞微核分析法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析法评价解淀粉芽孢杆菌KL-1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4d的观察中,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解淀粉芽孢杆菌KL-1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超过2000mg/kg.染色体畸变分析、骨髓细胞微核分析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析结果均为阴性.由此可推断解淀粉芽孢杆菌KL-1菌株对哺乳动物安全无毒副作用,为该菌株作为生物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生防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KL-1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MDRO)感染/定植的控效果。方法对每例监测对象于入院第1、4、8天及之后每间隔7天采集咽拭子和人工气道吸痰标本,并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013年6—12月为干预前组,2014年1月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2014年6—12月为干预后组,统计MDRO检出情况。结果共检出253株MDRO,干预前后分别为164、89株,其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191株(占75.49%),干预前后分别为119、72株。患者呼吸道MDRO感染发病率干预前组为52.94%,干预后组为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3)。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组为(8.07±2.52)d,干预后组为(6.89±1.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P〈0.01)。结论MDRO为ICU医院感染重要病原,采取有效综合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干预措施 感染 定植 医院感染
  • 简介:黄豆富含营养成分,磨制豆浆过滤后的渣通常都被扔掉或拿来喂牲畜。但其实豆渣还是有食用价值的,传统的客家山乡,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就把豆渣变废为宝,做成鲜美可口的"红心豆腐"(也有人叫"红豆腐头")。其中以平远县仁居镇所做的豆腐最为有名。

  • 标签: 豆腐 营养成分 食用价值 平远县 黄豆 豆浆
  • 简介:患者女,56岁,农民。主诉:右面部红色丘疹、斑块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出现一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后其周围出现类似几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部分上覆少量黄色和暗红色痂,无明显瘙痒及疼痛。患者曾于外院就诊,

  • 标签: 球形孢子丝菌 淋巴管型 孢子丝菌病
  • 简介:前期试验获得1株对柑橘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放线ML27,为了解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害的生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探索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放线ML27对除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外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山茶花轮斑病菌的抑率最高,达到70%以上;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变粗、发生断裂、顶端膨大;孢子萌发试验发现,不同浓度的ML27发酵滤液对测定的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其中ML27发酵滤液稀释10倍时对碧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100%。试验结果可为生菌株ML27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生防放线菌 抑菌作用 发酵滤液 孢子萌发
  • 简介:前段时间,沈毅的妈妈送给我一个菇棒。菇棒长得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上面有三个孔,里面撒着一些菌种。我小心翼翼地把菇棒放进泡沫箱里,再把这个泡沫箱放到客房。客房是我们家最暗、最潮湿的地方,把菇棒放在这儿有利于菌子的生长。

  • 标签: 泡沫箱 客房 菌种
  • 简介:羊肚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肉质细嫩,香甜可口,富合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因表面呈网状,形状呈椭圆形,略似羊胃,故得其名。羊肚既是宴席上的珍品,

  • 标签: 野生羊肚菌 人工栽培 科技成果 驯化 产业 四川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血培养分离出病原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状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收集送检血液标本3975份,分离出病原354株,血培养阳性率为8.9%。其中革兰阳性为201株(56.8%),革兰阴性为153株(43.2%);②检出率排前五的细菌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氧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暂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均<9.68%。结论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多样,耐药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对血培养标本中病原的监控,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 标签: 血培养 菌群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使用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的治疗疗效。方法将在我卫生队收治的慢性末端回肠炎的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酪酸梭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均为14d,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使用酪酸梭胶囊联合甲硝唑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联合服用患者的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甲硝唑 慢性末端回肠炎
  • 简介:近日来,《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邮箱被不法分子盗取用于诈骗,这些不法分子使用编辑部邮箱发送邮件让作者把版面费汇到诈骗分子账号上,见右图,目前已有个别作者上当受骗,希望大家接到让转账到个人的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上的邮件千万不要相信!《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历来通过邮局汇款,这是唯一的收取论文版面费和审稿费的方式,收款人为:

  • 标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诈骗 编辑部 版面费 分子 银行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通科室分离与ICU分离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对比性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ICU住院患者和50例普通住院患者的各类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比普通科室分离与ICU分离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405株病原,普通科室与ICU病原均以杆菌为主,但群数量分布差异显著(P<0.05);普通科室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性(28.32%)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敏感率(53.26%)均较低;ICU中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仅6.18%,球菌属敏感率仅(34.1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对病原耐药性的检测,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 标签: 普通科室 ICU 分离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鉴定源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液中的未知细菌。方法采用常规及VITEK32微生物GNI鉴定卡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法扩增细菌的16SrRNA基因,通过测序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常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不能鉴定。16SrRNAPCR扩增产物经测序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发现与草螺属有99%同源性。结论来源于ALL患者血液中的未知细菌是草螺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草螺菌 16S rRNA
  • 简介:含有益生菌的食品近年来风靡一时,它通常宣称能够增加肠道群数量,帮助消化吸收、促进肠道健康,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而肠道群是什么?到底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甲我们将带大家全面、客观地认识一下有趣的肠道群。

  • 标签: 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 菌群数量 消化吸收 益生菌
  • 简介:"咕咚,你怎么了?快起来!"石叮当使劲摇晃着晁咕咚。"热,热死我了!"晁咕咚睁开眼,有气无力地说。石叮当抬头看看天,一轮大太阳正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我也热死了,喵喵怪,咱们找个地方凉快凉快吧!"喵喵怪点头同意。正好路边有家旅馆,三人赶紧钻了进去。

  • 标签: 军团菌 鲍特菌 炸鸡腿 奈瑟菌 霍乱菌 沙门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阴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扶绥县疾控中心登记的453例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治疗等。结果453例涂阴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完成疗程403例(88.96%),中断治疗22例(4.85%),死亡9例(2.0%),诊断变更7例(1.55%),丢失12例(2.65%)。X线胸片都显示活动性病灶,病灶以斑片状为主,完成疗程后明显吸收率55.58%,吸收好转37.97%。结论涂阴病人应结合胸部X线片、痰培养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准确诊断,规范的治疗有利于阻止痰转阴和控制感染。

  • 标签: 菌阴肺结核 X线检查 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