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温肾祛颗粒治疗阳虚痰瘀互结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方法将60名阳虚痰瘀互结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纳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肾祛颗粒,对照组给予尼克地尔;【结果】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阳微阴弦  微血管性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但冠脉造影无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及无心脏结构性病变的病人,以及某些心肌梗死病人在成功PCI后病变血管没有发现残余狭窄或一定时间后复查冠脉造影未见新的狭窄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但仍出现慢血流现象或持续的胸痛等缺血症状。这种疾病被成为“X综合症”,亦成为“微血管心绞痛”(MicrovascularAngina,MVA)。现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作一综述。

  • 标签: 微血管 心绞痛 X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1:1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试验组联合使用尼可地尔片,观察比较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6.77%vs77.42%);治疗后的NO水平更高、ET-1和CRP水平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微血管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等常规治疗药物,尼可地尔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尼可地尔治疗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变化,尼可地尔治疗组经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帮助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恢复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帮助恢复心功能,对微血管心绞痛有显著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微血管性心绞痛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微血管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半年后随访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结果以及冠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较比,实验组胸痛症状明显缓解(93.33%VS78.67%,P<0.05),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检查总有效率增高(89.33%VS72%,P<0.05),冠脉血流明显改善(86.67%VS70.67%,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微血管心绞痛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造影 慢血流 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冠脉微血管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有心绞痛症状且有非阻塞冠脉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他汀类,硝酸酯类)30例及观察组(加用尼可地尔)30例,观察4周。留取用药前、用药后4周血标本,并低温冰箱保存,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一氧化氮(NO),评估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用药前、后4周平板运动心电图,评价缺血性ST-T变化[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J点后80ms),持续时间≥1min,并与上次缺血发作时间间隔至少1min,即1次发作]及运动中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PAI-1水平下降,NO水平升高。观察组使用尼可地尔4周后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发生延迟,出现心绞痛时间延迟。结论尼可地尔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治疗微血管心绞痛

  • 标签: 尼可地尔 心绞痛 微血管性心绞痛 血管内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心绞痛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板运动试验总时间明显升高,ST段压低最大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板运动试验总时间升高更加明显,ST段压低最大程度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微血管性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补肾活血颗粒治疗绝经后微血管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绝经后微血管心绞痛患者9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颗粒治疗绝经后微血管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血管心绞痛 绝经后 补肾活血颗粒 临床疗效 心电图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开始/结束)90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指标、治疗依从。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内皮素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尼可地尔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搞啥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微血管性 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地尔与丁苯酞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将心内科52例微血管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5)为尼可地尔加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治疗组(n=27)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每次0.2g一日三次,持续1周。观察患者症状及复查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两组均无并发症,治疗组胸痛缓解率74.07%,对照组仅52.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77.77%,对照组为48.00%(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患者耐受良好。

  • 标签: 丁苯酞 微血管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 简介:心绞痛(AP)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类型。它的发生是由于心肌的需氧与冠状动脉的供氧失去平衡,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然而在临床工作中,10%~30%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冠状动脉管腔不规则或管腔狭窄程度〈20%),在排除食管、胸、肺、肌肉、骨骼等非心源性胸痛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上,确实存在典型劳力心绞痛的症状与心肌缺血的证据,即微血管心绞痛(MVA)。目前,多项研究显示:MVA与微血管内皮功能、血管结构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着密切联系。虽然MVA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并非良好,但中西医在MVA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就MVA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微血管性心绞痛 西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本次样本分析资料为我院在2019年03月到2021年03月间接收并治疗的的150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5例,使用一般方法治疗;观察组75例,使用一般方法加尼可地尔配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别比较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O指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ET、CRP指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别比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尼可地尔 微血管性心绞痛 有效性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尼可地尔药物针对微血管心绞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择取我院于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期间收入住院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60例,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采用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抗心绞痛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药物基础上增加尼可地尔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效果显著,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 结论:采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可大大提高疗效,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微血管性心绞痛 临床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有效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62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5-2021.7,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在参照组中,实验组在参照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与血清学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3.55%)相比参照组的(74.19%)要高(P

  • 标签: 微血管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有效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有效及应用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中选择70例,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治疗差异”分2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尼可地尔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ST段压低导联总数、ST段最大压低程度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病症,利于其病情更好地恢复。

  • 标签: 微血管 心绞痛 尼可地尔
  • 简介: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微血管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8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20mg(每天口服3次)。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心绞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有效率88.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27/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2.03±1.08)次比(4.08±1.21)次、运动持续时间增加(9.38±1.65)min比(7.92±1.45)min、ST段压低最大幅度降低(7.03±2.04)min比(5.87±1.22)mm、运动开始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延长(7.92±1.83)min比(6.07±2.03)min、ST段压低幅度明显减小(0.59±0.20)mm比(0.87±0.30)m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微血管心绞痛明显改善病情,应用时间越久,疗效越显著,不良反应少、耐受好。且显著提高运动耐量,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曲美他嗪 微血管性心绞痛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益气补血祛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微血管心绞痛临床疗效。80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益气补血祛瘀汤和中医护理,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水平及炎症反应影响。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总积分、心绞痛总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炎症反应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血祛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微血管心绞痛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为中医治疗微血管心绞痛提供新方法。

  • 标签: 微血管性心绞痛,益气补血祛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