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在对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区分的过程中提出了“多元决定”这一概念。多元决定强调的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主要矛盾占统治地位的支配作用,而这一切又必须以多环节主导结构为依托,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特征有着深刻意义。

  • 标签: 辩证法的结构 矛盾 多环节主导结构
  • 简介:路易·阿尔都塞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福柯是20世纪法国极富传奇色彩与反叛性的思想家,生活于同一世纪的二人相识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而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人的理论道路虽然大相径庭,但二人思想之间仍然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阿尔都塞和福柯思想之间有着较多的相通之处。论文试图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分析与福柯的权力分析等方面阐述阿尔都塞与福柯思想之间的联系。阿尔都塞作为福柯的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思想上都对福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是阿尔都塞对于意识形态、主体、难题性(总问题)的研究,还是福柯对于权力、主体、知识型的研究,都可以看到二人之间的确存有许多值得重视的联系。

  • 标签: 意识形态 权力 阿尔都塞 福柯 主体
  • 简介: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他与结构主义是什么关系,人们对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仅对国内近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稍做梳理,并就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略书己见。

  • 标签: 阿尔都塞 结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 简介: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是上一世纪后半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文本形成的特定历史语境,即苏共“二十大”以后出现的非斯大林运动中的严重思想混乱,特别是阿尔都塞此时着重批判的在这一历史时期凸现出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学思潮,以及他用以“保卫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辩识。

  • 标签: 阿尔都塞 《保卫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非斯大林运动 人本学 方法论
  • 简介:<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如果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没有身份意识的话,很可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别人会以不屑的语气或神态向你诘问"你以为你是谁"。当然我们大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这总归让人感觉不舒服,况且日久天长老是如此的话,众口烁金,再坚强的人可能也顶不住。"我是谁"这个问题人类已经追问了几千年,但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问法,我们为什么要问"我是谁"呢?是什么力量促使人类不停地思索呢?

  • 标签: 你以为你是谁 阿尔都塞 社会交往 主体性 身份意识 我是谁
  • 简介:路易·阿尔都塞论艺术的文章,以往译成中文的共三篇:《“小剧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关于一部唯物主义戏剧的笔记)》,《关于对艺术的认识的信(答安德烈·达斯普雷)》,《克勒莫尼尼,抽象的画家》(标题均系译者重译)。1995年整理出版的阿尔都塞遗著《哲学与政治文集》第二卷(Ecntsphilosophiquesetpolitiques,Tome2,Paris,Stock/IMEC)专辟“艺术论集”部分,收入七篇文章,包括前述三篇中的后两篇。加上属于《保卫马克思》一书的《“小剧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总共八篇,应该就是现在保留下来的、阿尔都塞论艺术的全部文章了(书信、日记中的片断除外)。

  • 标签: 阿尔都塞 艺术论 《保卫马克思》 布莱希特 唯物主义 整理出版
  • 简介:摘要: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欧洲的左派学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为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将这种对马克思的阐释推至顶峰,在当时的西方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解释和发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阿尔都塞却站了出来,提出了与人本主义截然相反的科学理论观点,指出了人本主义是对马克思的严重误读,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哲学本质正在被人本主义所侵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正在被扭曲。于是,阿尔都塞旗帜鲜明的提出,必须在科学的立场上来“保卫马克思”,保卫马克思真正的理论。

  • 标签: 阿尔都塞 保卫马克思 马克思
  • 简介:"历史无主体"是阿尔都塞在批判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主体辩证法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所作出的结构主义式解读。在他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时间上连续发生的同质过程,而是社会结构合规律地转变的历史。共时性在方法论上应该被赋予高于历时性的优先地位。由此,阿尔都塞把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解读成在社会结构中通过人与结构的双向作用而推动历史发展的辩证法。表面看,"历史无主体"使人淹没在结构之中,人的主体能动性荡然无存,但事实上,结构没有人就无法运动,结构需要人。阿尔都塞正是在结构与人的张力下来解读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并且仍然致力于给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以恰当的地位。

  • 标签: “历史无主体” 阿尔都塞 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 结构主义
  • 简介:阿尔都塞在"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意识形态学说.他认为,意识形态是永恒的、无意识的、非工具的、"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而是对现实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成为统治权力运行的两大基本形式之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至今仍然是西方最有影响的意识形态理论之一.

  • 标签: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学说 科学 永恒性 无意识性 主体性
  • 简介: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审视在这部著作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首先,阿尔都塞的理论为许多的美学研究提供了基础.阿尔都塞本人写了三篇论艺术的论文指阿尔都塞的(1962)、(1966)和(1966)等三篇文章.--译注,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正在被马谢雷和伊格尔顿进一步发展了的美学理论所使用着.其次,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所包含的特定问题在由现有的著作所推动的争论中具有特别的兴趣.到目前为止,当他们问到艺术怎样能够改变接受者的意识时,美学理论必须提供在日常思维中获得启发性意识的根据的说明.在另外一方面,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还试图证实一种适合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的意识是怎样被制造的.

  • 标签: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 理想主义 政治学
  • 简介:阿尔都塞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不解之缘。他的理论观点有两个基点:反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力倡"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种观点的缺陷明显可见,如知识视野狭窄,判定马克思人学思想性质时主观武断,以及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刚性有加但缺失辩证性质。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是,阿尔都塞的理论观点及其缺陷是他特定精神状态的产物。这种精神状态造成了对马克思"人学公式"的根本性误解。"人学公式"的客观基础是劳动者与劳动的关系及其历史,它的规范性提法是劳动人学历史观。

  • 标签: 人学公式 认识论断裂 阿尔都塞问题 特定精神状态 劳动人学历史观
  • 简介:法国路易.阿尔都塞以研究笔记的形式完成了《矛盾与多元决定》这篇名著,主要内容是阿尔都塞本人"对黑格尔的颠倒"的思辨和关于矛盾概念的新理解这两大问题。阿尔都塞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阐释,得出了"矛盾多元决定论"这一创造性的理论,从而达到了保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 标签: 路易.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 矛盾 多元决定论
  • 简介:以往人们对阿尔都塞哲学的理解和评价,在结果上表现为彼此相互矛盾的形式。而这种矛盾的形式,归根结底是由不同的研究类型所规定的。那么,这就提出了阿尔都塞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阿尔都塞哲学的研究范式是什么?或者说,人们运用什么样的研究范式,才能展现出一个真正的阿尔都塞?这个问题与他的理论特殊性相关。围绕这个问题,本文试图概括以往人们研究的类型及特点,进而,说明我们选取自身研究之立足点的某些合理性。

  • 标签: 三种类型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 简介: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意识形态理论是阿尔都塞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范畴是阿尔都塞思想的核心范畴,学术界对这一范畴的理解颇有分歧。笔者深入分析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剖析意识形态的一般结构和功能,指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意义及其不足。

  • 标签: 意识形态 主体 镜像结构
  • 简介:<正>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其他著作中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并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普列汉诺夫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运用到美学和文化研究中来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社会意识"的重要概念,认为不仅要研究文学作品本身,还要找出作品的社会意识根源。但是他并不是很成功,在运用过程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化了。其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卢卡奇,他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作

  • 标签: 审美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审美关系
  • 简介:“理论”与“实践”的古典模式(理论的优先性)在现代发生了颠倒,“实践”逐渐压倒“理论”成为决定性的建构力量,被塑造为优先、压倒性的主题。古典模式到现代模式的“突转”发生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朱光潜建议将其翻译为“关键在于改变世界”,[1]顺着这条“实践之路”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在将理论实践化的方向上重新思考了文学问题,

  • 标签: 文学实践 “终结” 阿尔都塞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主义者 古典模式
  • 简介:“认识论的断裂”问题是阿尔都塞的著作中一个比较重要而又令人困惑的问题,也是他和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刘易斯隔海相争的论题之一。虽然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的序言《今天》中明确指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认识论的断裂”,但文中重复出现的反“颠倒”说和后来的《读〈资本论〉》中的一些论断实质上推翻了“认识论的断裂”说,因此,“认识论的断裂”成为他规避他人批评他反马克思主义的遁词。所谓“认识论的断裂”,实质上是他自己用“隐藏的逻辑”解释的“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断裂,不是真正指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认识论的断裂”,而把握阿尔都塞的“隐藏的逻辑”是理解其“认识论的断裂”的前提。

  • 标签: 认识论的断裂 颠倒 兜圈子 隐藏的逻辑
  • 简介:“历史无主体”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所作的结构主义式解读。在他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时间上连续发生的同质过程.而是社会结构合规律地转变的历史。共时性在方法论上应该被赋予高于历时性的优先地位。接着.他为了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抽象的、具有先验本质的主体,反对把历史理解为这种抽象主体的异化和复归,宣称“历史无主体”,这不仅在表述上是不准确的,而且表明阿尔都塞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

  • 标签: 阿尔都塞 历史无主体 马克思 历史辩证法 结构主义
  • 简介: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阿尔都塞在《论黑格尔思想中的内容概念》批判黑格尔的绝对整体性的内容是不存在的,并发现黑格尔颠倒了西方哲学史上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将被黑格尔弄颠倒了的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恢复到传统状态,为其后来“结构性因果关系”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内容 形式 颠倒 决定
  • 简介:作为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的产物,阿尔都塞与后马克思主义共享着相同的时代背景,虽然二者的总体规划不尽相同,但在各自的主题化论述中却有着共同的关注点,我们将在意识形态与霸权、多元决定与政治自主性以及相遇与链接的对比研究中呈现后马克思主义中的阿尔都塞因素,呈现阿尔都塞的理论因素如何影响了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阐述阿尔都塞对当代激进政治理论话语的建构意义。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 同一性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