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高龄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普通护理。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的满意情况方面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对于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更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肺癌化疗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危险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共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在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比例为65.5%;大部分患者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长期使用的患者比例(P<0.05);在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种类中,65例为白色念珠菌,占77.4%;经治疗,72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占85.7%。结论患者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同时,为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要尽量降低易感因素。

  • 标签: 呼吸内科病房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为临床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纳的66例在呼吸内科病房捏接受治疗期间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础疾病继发感染是引发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他诱因原因主要包括激素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侵入性操作等;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且患者年龄越高,感染风险越大。66例患者后经综合治疗与抗真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7.9%。结论为减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临床务必要加强对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的看护力度,从各方面落实好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防治工作。

  • 标签: 呼吸内科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管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海县第一医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3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软件包SPSS14.0对诱发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3例脑外伤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者共37例,感染率为32.08%。其中高龄(〉55岁)、休克、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呼吸机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咳痰反应差、侵入性操作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值低等是导致脑外伤病人发生院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通过实施强化病房卫生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医源性感染、有效排痰、合理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误吸等措施,可以降低脑外伤病人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几率。

  • 标签: 脑外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部感染的临床诊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自我院肺部感染患者中挑出8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年龄差距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治疗周期为两个月,采用同样的药物进行治疗,两组资料性别、病程及治疗等方面皆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将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分析,年轻的患者治愈的概率达到88%,而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愈率为75%,在对照组中轻症肺部感染为75%,而在老年组中重症肺部患者为50%,死亡率为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感染的临床诊疗大多数是年老的患者,大多数年轻的患者发病率比较低且容易治愈,而年老的患者病症严重而且难治愈。

  • 标签: 肺部感染 老年患者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造成人们的免疫力下降,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逐渐增加,而且致死率也不断增加。所以,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对真菌感染的途径、症状以及病原等的认识,提高抗真菌的使用效率,并不断研究新的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加强对真菌感染的处理应变能力,有效的治疗真菌感染

  • 标签: 肺部 真菌感染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各方面环境进行严密的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加强医务人员预防疾病感染意识和相关知识,以此达到有效预防院内出现疾病感染的目的。方法从2014年1月起对我院各方面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并定期为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理论培训,加强医务人员预防院内感染意识。结果我院内感染率显著降低,并且院内感染得到了良好的基本控制。结论通过严格对院内各方面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加强医务人员预防疾病感染意识和相关知识,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情况,并能够良好控制院内感染情况。

  • 标签: 院内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院内感染是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成为评价医护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消毒隔离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诸多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通过规范消毒操作程序,采取严格隔离原则,实施科学的防范措施,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使院内感染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证实了消毒隔离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消毒隔离 预防 院内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分析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老年呼吸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其次为泌尿系统,病原菌主要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占有比例分别为60.00%,40.00%。结论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来自呼吸道和泌尿道,其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其多种耐药情况严重,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老年呼吸重症 院内感染 病原菌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和医疗措施上侵袭性诊疗手段、激素、化学方法、放射治疗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国内外院内感染发生率均呈明显上升。本文分析了医院内感染控制中儿科病房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管理对策。强调必须重视加强对儿科病房管理,将各项控感制度、措施切实落到实处并持续改进,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医院内感染管理控制。

  • 标签: 儿科管理 院感控制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和对ICU患者护理的防控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4年入住ICU病房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的总结调查,入住ICU病房的患者发生感染者270例,对27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ICU院内感染的270例患者有以下几个特征,患者机体创伤过大,治疗前体质较差,进行较多侵入性操作以及大量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且ICU患者发生的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的感染等,手术患者会出现切口感染。结论加强对ICU患者的抗感染护理,操作要进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现有感染迹象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比如合理营养抗生素等。

  • 标签: ICU患者 院内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发生院内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的关系、常见病原菌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9月之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7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详细询问所选患者的病史,记录所采取的侵入性操作类型、病原菌特点等,总结重症医学科发生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的关系,常见病原菌类型和有效预防措施.结果重症医学科诊疗过程当中的侵入性操作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74例患者均实施了侵入性操作,其中大部分发生感染的患者是由于气管插管引起了肺部感染,感染率占60.32%,其次为留置引流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感染率为51.39%,留置引流管患者的感染率为38.57%,留置胃管的感染率为16.36%,中心静脉插管引起的感染发生率为8.84%.取所有患者的相关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共培养出134株病原菌,大部分为革兰阴性菌,共122株,占91.04%,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有63株,占47.01%,肺炎克雷伯菌次之,共32株,占23.89%,还有数株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少量其他革兰阴性菌;共培养出革兰阳性菌12株,占8.96%,革兰阳性菌中大部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株,占5.22%,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均所占比例极小.结论重症医学科的感染多是由于插管、留置各种导管等侵入性治疗而引发,因此,针对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重症医学科应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次数、必须实施时一定要规范操作,并采用多方面手段以避免患者发生感染.关键词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常见原因;病原菌类型;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9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临床上的表现以及治疗的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3.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肺部真菌感染最为常见的疾病,共有19名患者,其主要诱因为病人因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和化疗等,其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以抗真菌治疗和原发疾病的综合治疗为主。结论肺部真菌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继发导致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另外,白假丝酵母菌是引起肺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为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而且还需要积极的综合治疗。

  • 标签: 呼吸内科 肺部 真菌感染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