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青蒿素的发现是全球抗疟药物发展史上继奎宁之后的又一里程碑,被誉为“中国神药”。最近,上海又传出喜讯:交大教授张万斌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7年,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标签: 青蒿素 青霉素 抗疟药物 工业化生产 科研团队 人工合成
  • 简介:摘要注射用苄星青霉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梅毒的治疗,通常是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4周。此药是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大,难溶于水,溶解后为白色浑浊状,如针头部分内有苄星青霉药液,针头进入肌肉内受热,针头内的药液受热凝固堵塞针头而致一次注射失败,造成药物浪费和增加患者的痛苦。通过临床实践,调整注射程序,使针头内为注射用水而非药液,大大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 简介:青霉是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人体毒性很低,由发酵液提取获得。在我国一般采用分批发酵法来生产青霉,此法耗时长、设备昂贵、人工成本高、流程复杂、产品质控难,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探讨,对其进行改进,为青霉生产工业设计了一套崭新的连续发酵工艺。

  • 标签: 青霉素 连续发酵 工艺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霉与热毒宁联合治疗小儿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小儿口腔炎患儿120例,分为对照组60例静滴青霉、病毒唑,观察组60例静滴青霉、热毒宁,观察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青霉与热毒宁联用治疗小儿口腔炎疗效显著,退热效果好,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小儿口腔炎 青霉素与热毒宁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霉和复方氨泰素片联合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青霉钠针20万/kg,分两次静滴,最大不超过800万/d,疗程两周;复方氨泰素片5粒3次/d口服,疗程一个月。对照组口服复方氨泰素片5粒3次/d,疗程一个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霉联合复方氨泰素片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青霉素 复方氨泰素片 点滴型 银屑病
  • 简介: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青霉酶基因和mecA基因,了解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酶基因、mecA基因和16SrDNA;多重PCR方法测定食品来源的1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型。结果165株菌携带有青霉酶基因(96.5%),9株菌携带有mecA基因(5.3%)。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高通量筛选菌株的需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青霉酶基因携带率,并存在耐甲氧西林的菌株。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内酰胺类药物 青霉素酶基因 MECA基因 16S rDN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青霉联合消银颗粒、山莨菪碱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92例点滴型银屑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青霉320万u静滴2/日,消银颗粒3.5g冲服3/日,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C。外用尿素维生素E软膏。连续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20mg静滴1/日,连续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周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霉联合消银颗粒、山莨菪碱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症状改善明显。

  • 标签: 青霉素 消银颗粒 山莨菪碱 点滴型银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苄星青霉肌注和多西环素口服联合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240万,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毫升(减轻患者的疼痛)加注射用水8毫升、两侧臀部分别肌注每周1次,共3周。同时口服给多西环素分散片、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口服,连续用15日。对照组一采用单一多西环素分散片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连续口服30天。对照组二变星青霉240万,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毫升加注射用水8毫升、分别注射臀部两侧每周一次,共三周。结果观察组20例、其中18例TRUST检测阴性,ELISA检测阳性。2例TRUST检测阳性,ELISA检测阳性,滴度试验18阳性。短期内治愈率达90%。而对照组一10例;其中4例TRUST检测阴性,ELISA检测阳性,其中6例TRUST检测阳性,ELISA检测阳性,滴度试验18以上阳性。明显治愈率下降为60%。对照组二10例;其中6例TRUST检测阴性,ELISA检测阳性。其中4例TRUST检测阳性,ELISA检测阳性,滴度试验分别12,14,18,116阳性。治愈率下降40%。结论苄星青霉肌注联合口服多西环素治疗早期梅毒短期内快速治愈,效果良好。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多西环素分散片 早期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瓣肌瓣修复进行总结,介绍瓣肌瓣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瓣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瓣肌瓣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47例采用阿奇霉素组按10mg/(kg.d)静脉滴入,连用3d,停3d,再用3d;48例采用红霉素组按30mg/(kg.d),分2次,Q12h静脉滴入,连用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按疗效标准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奇霉素、红霉素2组疗效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比红霉素组少和轻,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和轻,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42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并观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4.29%,对照组治愈率为8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6.3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治愈率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 标签: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