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典溶血尿毒综合(aHUS)是一种罕见病,肾移植术后复发率高,移植肾预后差。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早期aHUS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本例虽经血浆置换、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封闭B淋巴细胞、激素冲击等治疗,仍然出现移植肾功能衰竭,考虑为aHUS引起终末期肾病。因此,对肾移植患者应充分评估术后aHUS复发风险。

  • 标签: 肾移植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血栓性微血管病
  • 简介:目的探讨溶血尿毒综合(HUS)的病因及临床诊疗。方法分析我院近10年来14例HU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具备HUS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溶血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1例患者虽不具有HUS的典型临床表现,但肾活检病理显示为典型的HUS肾脏微血管病变。经过包括血液净化在内的综合治疗,9例患者获得临床治愈,5例患者死亡。结论该病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早期改善肾衰竭、纠正重度贫血并积极进行抗凝是治疗关键。

  • 标签: 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患者:女,24岁,因停经36周,下腹阵痛伴阴道流血11h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孕期情况良好,无高血压、蛋白尿及贫血等。入院体温37℃,脉搏124次/min,血压140/88mmHg,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10^9/L,红细胞300×10^12/L,血红蛋白92g/L,血小板127×10^9g/L;尿常规:蛋白(++),潜血(++++),血肌酐185μmol/L,尿素氮12.7mmol/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试验阴性,

  • 标签: 血浆置换治疗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实验室检查 mol/L 产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典溶血尿毒综合(aHUS)的临床表现、化验结果、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4例aHUS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组患者年龄、各系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4例患者中,发热5例(20.83%);咳嗽、胸闷、呼吸困难3例(12.50%);心慌、胸痛3例(12.50%);恶心、呕吐、纳差9例(37.50%);腹痛、腹胀2例(8.33%);少尿、水肿5例(20.83%),血尿2例(8.33%);神经系统表现4例(16.67%),其中意识障碍3例,抽搐1例。合并神经系统表现的4例患者中死亡3例,占3/4,与未合并神经系统表现患者(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并发症14例(58.33%),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2型糖尿病2例;心脏疾病2例,其中心脏瓣膜病1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例。24例患者中入住ICU者14例(58.33%),合并感染4例(16.67%),感染性休克2例(8.33%),机械通气2例(8.3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6例(66.67%),血浆置换10例(41.67%),血浆输注5例(20.83%),应用糖皮质激素3例(12.5%)。肾脏完全恢复13例(54.17%),慢性肾脏病但不需透析治疗1例(4.16%),终末期肾病6例(25.00%),死亡4例(16.67%)。24例患者中C3水平下降11例(45.83%),C4水平下降2例(8.33%)。肾脏完全恢复者与慢性肾脏病/死亡者年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纤维蛋白原、C3水平、C4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血肌酐、尿素氮、尿酸、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体C3水平降低在aHUS患者中占比较高,发病时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及β2微球蛋白较高及合并神经系统表现是aHU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溶血尿毒综合征 成人 神经系统表现 预后
  • 简介:患者,男,14岁。入院前5d接种过麻疹疫苗,于2010年6月10日因面黄、乏力、皮疹、紫癜、酱油色尿且尿量少入院。体检:T36.8℃,P60次/min,R18次/min,BP13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皮肤黄染、

  • 标签: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血浆置换术 互助献血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我院2016年3月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溶血尿毒孕妇,入院时孕39+2周,根据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检查结果以及术后情况诊断为溶血尿毒综合症;胎盘早剥;DIC;hellp综合症;中度贫血;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孕39+2周头位剖宫产壹活婴;代谢性酸中毒。通过手术、正确抢救及合理护理,成功分娩,有效改变怀孕结局。

  • 标签: 妊娠 溶血 尿毒症 护理
  • 简介:摘要患儿 女,7月龄,因“面色苍白2 d,茶色尿1 d”于2020年11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经过血液及全外显子基因检测,诊断非典溶血尿毒综合(aHUS),入院给予10 d新鲜冰冻血浆无反应,予依库珠单抗治疗1周后溶血缓解,肾功能正常,3个月尿蛋白转阴,连续应用6个月(共9剂),溶血持续缓解,尿蛋白及肾功能持续正常,拟延长给药间歇为3个月(即停药3个月)时出现aHUS复发,重新启动依库珠单抗治疗仍有效。CFH基因变异所致的aHUS,血浆治疗可不敏感,建议有条件尽早给予依库珠单抗治疗,有望是控制溶血和恢复肾功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紫杉醇是新一代化疗药物,已经被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其主要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而溶血尿毒综合(HUS)很少见诸报道。我们诊治了1例经过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联合化疗后出现HUS的患者,并获得成功。方法:一位54岁女性肺癌术后患者,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联合化疗后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并经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明确后经过血浆置换等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紫杉醇脂质体相关性溶血尿毒综合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并发症,临床医生对于该病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时鉴别诊断和正确治疗。

  • 标签: 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杉醇脂质体
  • 简介:目的对非典溶血尿毒综合(aHUS)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了解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临床表现符合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患儿,通过ELISA法行ADAMTS13酶活性的检测,对ADAMTS13酶活性〉10%,且排除其他类型HUS,行肾脏267个基因panel(包括aHUS已知的与发病相关的C3、C4、C5、CFH、CFB、CFI、MCP、CFHR1、CFHR3、CFHR5、THBD、PLG、DGKE)二代测序,对测序结果阳性的基因行sanger验证。提取纳入的aHUS患儿的随访资料,比较基因突变与未突变患儿预后,系统检索文献,行aHUS临床表型与基因文献复习。结果14例aHUS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6例,女8例,5例累及肾脏以外系统。基因检测阳性和阴性者SCr分别为335.3和247.8,eGFR分别为28.8和21.2,C3降低分别为3例和4例,随访时间1~67个月,末次随访结局:基因检测阳性和阴性死亡分别为2例和0例,复发分别为2例和0例,终末期肾病(ESRD)分别为3例和0例,eGFR分别为48和103.7。检索Pubmed数据库,对包括本文病例在内的成人(148例)和儿童(154例)aHUS病例行临床特征和基因型分析,男性病例儿童多于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驱感染(消化和呼吸道)儿童较成人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神经系统受累、肺泡内出血及高血压外,儿童较成人更易累及其他系统(肝炎、胰腺炎等多器官受损);成人Scr异常高值大于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H突变率欧洲人群高于亚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和成人CFH突变均较未突变的aHUS病例预后差,儿童较成人aHUS病例更易累及肾脏、神经以外的系统。

  • 标签: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儿童 临床表型 基因
  • 简介:溶血尿毒综合(HUS)是一种少见疾病,且多见于婴幼儿,现将一并发于大叶性肺炎的老年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0岁,因寒战发热咳喘5天伴腰痛少尿、黄疸、出血2天入院,病前仍能从事体力劳动,无药物过敏和家族溶血病史。查体:Bp20.0/10.6kPa,T38.6℃神志清晰,贫血外观,巩膜明显黄染,全身皮肤散在淤斑及出血点。右肺叩诊发浊、可闻少许湿罗音。心肝牌无著。肾区明显叩痛,两下肢水肿。血WBC43.8×109/L,N87%,L13%,RBC2.52×1.012/L,Hb70g/L;尿呈酱油状,蛋白++,红细胞20—30/Hp,白细胞10—20/Hp,颗粒管型+;X线示吉肺中叶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内有透光区。给予抗生素、吸氧、激素等对症治疗。3日后仍少尿不足50ml/日,且出现大片淤

  • 标签: 大叶性肺炎 颗粒管型 少尿 寒战发热 溶血病 透光区
  • 简介:下肢不宁综合(restlesslegssyndrome,RLS)由wills在1685年首次提出,1945年ekbom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对RLS进行了系统地描述。RLS患者静止时腿部感觉不适,有强烈的移动腿的愿望,超过50%的患者表现为疼痛,运动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RLS累及上肢的比率超过34%,患者上肢有类似下肢的不适感。

  • 标签: 下肢不宁综合征 尿毒症 SYNDROME RLS 患者表现 运动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典型溶血尿毒综合(D+HUS)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预后及治疗。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收治的36例D+HUS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体液免疫和尿液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经治疗,患儿血白细胞计数[(9.28±6.77)×109/L比(11.20±5.93)×109/L]、C-反应蛋白[7.15(3.34,29.33) mg/L比31.83(25.03,39.75) mg/L]、网织红细胞计数[(112.49±76.25)×109/L比(206.49±147.99)×109/L]、红细胞沉降率[15.02(11.79,22.83) mm/1 h比28.06(24.13,40.52) mm/1 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0.04(41.92,60.11)U/L比62.61(54.58,83.52) U/L]、丙氨酸转氨酶[16.72(11.80,24.74) U/L比24.54(20.30,34.36) U/L]、尿酸[(532.84±309.06) μmol/L比(606.64±327.23) μmol/L]、血肌酐[160.07(124.87,221.18) μmol/L比200.56(160.62,283.01) μmol/L]、血尿素氮[20.74(15.77,28.40) mmol/L比33.67(25.91,45.84) mmol/L]、乳酸脱氢酶[488.21(337.59,692.82) U/L比1 520.68(734.24,2 272.10) U/L]、凝血酶原时间[(12.14±5.89) s比(17.91±6.12)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25.05±6.26) s比(32.38±5.49) s]、纤维蛋白原[(3.79±2.17) g/L比(5.17±3.88) g/L]、D-二聚体[0.92(0.30,1.13) mg/L比1.27(1.01,1.90) mg/L]、24 h尿蛋白定量[(84.05±44.19) mg/(kg·24 h)比(112.18±78.26) mg/(kg·24 h)]、尿沉渣[175.73(79.72,258.66)×107/L比160.38(118.68,361.83)×107/L]、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25.10(18.84,33.02) U/(g·cr)比41.57(29.49,58.61) U/(g·cr)]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0.35(0.18,1.33) mg/L比1.05(0.66,1.68) mg/L]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红细胞计数[(4.51±1.73)×109/L比(2.43±1.40)×109/L]、血小板[(126.82±78.35)×109/L比(85.21±69.38)×109/L]、血红蛋白[(118.46±18.27) g/L比(62.36±16.11) g/L]和补体C3[(0.74±0.39) g/L比(0.58±0.27) g/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儿童D+HUS表现为多系统损伤,36例患儿中,发热17例(47.22%);腹痛、腹泻31例(86.11%),恶心、呕吐29例(80.56%);头痛、头晕8例(22.22%);蛋白尿、血尿36例(100.00%),肾功能不全34例(94.44%);皮肤巩膜黄染21例(58.33%)。肾脏病理主要表现为系膜增殖,内皮细胞增殖、肿胀和肾小管刷状缘脱落等,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活跃。肾脏B超示86.67%存在双肾肾损伤。结论儿童D+HUS表现为多系统损伤,消化系统异常是儿童D+HUS的最主要诱发因素,且病情凶险,早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 标签: 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临床分析 儿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血液透析并不宁腿综合(RLS)的综护理体会。方法RLS的治疗包括充分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左旋多巴治疗、营养神经、纠正肾性贫血等。结果经过上述治疗护理后,30例患者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有效率为97%。结论充分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以及药物综合治疗对尿毒RLS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血液净化 护理
  • 简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thrombocytopenicpuipura/hemocyticuremicsyndrome,TYP/HUS)是一组以微血管溶血和多器官损害为特征的综合。近几年来,随着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临床的广泛应用,TTP/HUS的治疗有了突破陛的进展。我科2003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TYP/HUS患者10例,经5~18次PE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治疗 护理 多器官损害 TYP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阴囊肿大、疼痛10天”于2015年7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31/73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精神差,贫血貌,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阴囊肿大,皮温升高,可扪及右侧附睾肿大,约5cm×6cm,轻压痛,左侧正常;睾丸在阴囊内,质中,右侧睾丸肿大,压痛,左侧正常。

  • 标签: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尿毒症 血浆置换
  • 简介:药物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TTP/HUS)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介导或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不同药物引起TTP/HUS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所不同.目前有必要制订药物相关性TTP/HUS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以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

  • 标签: 药物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