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合静动态特征对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排水采气动态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进一步实施排水采是提高气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中坝气田 须二气藏 提高采收率 排水采气 预测
  • 简介:川中蓬莱地区段显示出了良好的天然勘探潜力,但由于储层孔隙结构和测井响应特征较为复杂,直接影响了其勘探开发效果。为了寻找段天然有利聚集区,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和薄片等资料,对成要素,即生、储、盖、运、圈、保的自身条件及其匹配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并对有利含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充足的油气来源,且位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方向,上覆的三段泥岩为其有效区域盖层;具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及良好的保存条件;研究区总体位于有利的构造-沉积相带,沉积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是决定储层质量的关键,裂缝是决定储层产能的重要条件。对段有利含区的预测研究可为其下一步天然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类似藏有利含区预测的研究。

  • 标签: 气藏特征 有利含气区 成岩作用 须二段 蓬莱地区
  • 简介:摘 要 目前低渗致密砂岩提高采收率主要措施为增压开采、钻加密调整井、查层补孔、间歇开采、排水采、重复改造等。丹凤场气田为低渗致密砂岩,经过30余年的开采,通过加密调整挖潜等措施,采出程度从2.3%提高到9.6%,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来看储量还未得到有效动用,采出程度偏低。因此在梳理丹凤场气田四致密开发历程的经验基础上,明确后期挖潜调整方法,对提高气储量动用程度和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低渗致密 砂岩气藏 井网密度 丹凤场气田
  • 简介:充西为构造-岩性圈闭控制的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低渗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高压及具同-压力系统的低含凝析油的。该的有效储层连片性差,水分布复杂。通过对充西的主产气井西20井的动态特征及生产测井进行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西20井井区的水分布情况进行模拟预测,提出了该井区可能存在的水分布模式,对搞清楚整个充西水分布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充西 低渗气藏 数值模拟 气水分布
  • 简介:川西地区家河组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是区内寻找大中型气田的重要目标.而家河组储层纵横向变化很大,储层非均质性极强.通过对家河组沉积相的研究,从区域上掌握地区沉积环境和砂体展布特点,重点解剖邛西构造家河组段储层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建立储层地球物理模型,开展以家河组段为主的储层预测技术攻关研究,进而预测储层有利区带,优选钻探目标,终于获得高产天然气流.

  • 标签: 油气勘探 气藏 储层 预测 邛崃西部地区
  • 简介:川西南部家河组含油气地质条件优越,以构造圈闭气为主,储量丰度高、气质好、单井产能高,已成为四川盆地近期增储上产目前首选区块。通过研究认为,川西南部家河组勘探开发潜力较大,提出到"十二五"末,川西南部家河组可新增天然探明储量千亿立方米,可建产能约(××)×10^8m^3的认识。

  • 标签: 四川盆地西南部 须家河组 气藏 储量 开发评价
  • 简介:三、矿场实例这口井从多层砂岩储层采。产气层平均孔隙度为14%,含水饱和度为30%,有效厚度为155英尺。原始储层压力为1850磅/平方英寸。在该井处把储层表征为一个两层系统,渗透率比(permeabilityratio)为9。这两个层是连通的,但是储层窜流出现在距井足够远的地方,以至于在井的开采初期层状动态占优势。在最初完井时对该井进行了压裂增产处理,初始采气量超过了10×10^6立方英尺/日。

  • 标签: 储量分析 致密气藏 多层 砂岩储层 平均孔隙度 含水饱和度
  • 简介:对分别代表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家河组段、四段和六段特征的潼南、八角场和广安3个藏进行了解剖分析与描述。结果表明: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家河组天然均系近源成.北部以构造和构造-岩性气为主;中部和南部受古残丘、古盐体底辟拱升的影响,以岩性气和裂缝-岩性气为主;西部斜坡带以裂缝-岩性气为主。良好的烃源岩为天然近源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大规模断层的存在是决定天然保存的关键因素,古构造、古隆起及其斜坡部位是天然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该研究为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家河组天然勘探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天然气藏 气藏解剖 成藏模式 须家河组 川中地区
  • 简介:为探究川南地区家河组天然地球化学特征及成机理,以天然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为基础,对该区天然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成期次及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以烷烃为主,甲烷体积分数大于80%,重烃体积分数低,天然干燥系数大于0.85;部分天然含H2S,这是研究区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家河组天然组分特征的最大差异;天然δ13C1为-43.17‰~-30.80‰,δ13C2为-33.81‰~-24.90‰,δ13C3为-28.65‰~-22.70‰,总体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碳同位素与轻烃分析均证实,研究区家河组天然以煤型为主,同时存在部分油型;煤型主要来自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油型主要来自下伏海相层系。成年代分析表明,研究区家河组天然主要有3期成:晚侏罗世中期—早白垩世,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少量煤型进入家河组成;晚白垩世,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大量生成煤型并进入家河组成,该时期是家河组天然的主要成期;喜山期,部分下伏油型经断裂进入家河组成,该阶段的流体充注是研究区出现异常高温包裹体与天然含H2S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天然气成因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须家河组 川南地区
  • 简介:摘要:由于低渗低渗、低产、低丰度的地质特点,给工程研究带来困难,在D气田开发中,针对低渗渗流机理、试井解释、产能评价、动态分析和气开发对策等工程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工程配套技术,对低渗致密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低渗 渗流机理 产能 动态分析
  • 简介:四川前陆盆地家河组勘探在隆起带和斜坡带已获得了一批大型气田,冲断带相较于上述两个区带勘探程度低,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勘探难度更大,但是早期发现的几个气田也证实了该区家河组良好的含气性,依然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笔者通过总结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地质特征,分析该区带资源潜力,提出了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块。综合研究认为:前陆盆地冲断带目前勘探程度较低,位于生烃坳陷,烃源条件好;储层致密,主要为低孔、低渗;构造运动强烈,断层裂缝发育;邛西区带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带。图1参6

  • 标签: 前陆盆地冲断带 须家河组 成藏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 简介:摘要:研究区主要有上倾尖灭岩性气、岩性气及岩性-构造的主控因素之一为小型断裂及裂缝控制,来源于煤系地层的天然沿裂隙及小型断裂进入到储层较好的岩性圈闭,形成;构造控制,局部构造高部位的探井显示好,低部位显示差。即使是岩性油气,其构造背景也是存在的;沉积相带控制,不同沉积相带其储层物性不尽相同,已发现的大多位于各沉积体系中砂体较厚的优势相带中。建立了石炭-叠系源内/源外—裂隙输导—岩性-构造/岩性有利部位聚集成模式。

  • 标签: 柳杨堡气田 定北探区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气藏类型
  • 简介:深层通常存在试周期长、试产量及压力难于稳定、井底积液过多导致气井停喷等问题。通过对深层多相气井的临界携液气量,以及气井试曲线等方面分析研究,确定了深层的合理工作制度,为今后的深层气井试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深层气藏 试气制度 产能
  • 简介:“页岩”作为一个名词,最近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因为发端于美国的“页岩革命”改变了美国的能源格局,助推了美国的制造业复兴。作为同样受制于能源发展,有着大国复兴之梦的中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新兴能源,但如何面对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我们各方面的智慧,因为光伏产业带给我们的痛还未散去……

  • 标签: 页岩 “热” 开发 能源格局 能源发展 新兴产业
  • 简介:阳信洼陷沙一段天然碳同位素平均为-59.31‰,属于生物源对比表明沙一段生物主要来自于沙一段源岩。类型为构造、构造-岩性气与岩性气,含储层主要为沙一段滨浅湖亚相生物滩微相生物灰岩及砂坝微相砂岩,并形成自储自盖的储盖组合。生物气成主控因素包括源、构造、岩性以及保存条件。针对沙一段薄层碳酸盐岩储层应用了COBEN描述技术,描述了生物的展布,预测生物地质储量146.2×108m3,显示了该区较大的勘探潜力。

  • 标签: 阳信洼陷 生物气 成藏控制因素 气藏描述
  • 简介:煤层以溶解气、游离和吸附三种方式赋存于煤层的双孔隙系统中,煤层则会随着地层水的运移而,地层水对煤层的冲洗会使煤岩吸附量下降

  • 标签: 保存条件 浅谈煤层气 煤层气藏
  • 简介:摘要:普光气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气田。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勘探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普光地区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和含酸性腐蚀气体的特点,认清地质特征,可以指导该类的开发。

  • 标签: 普光地区 构造 地层划分 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