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风湿免疫类疾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此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功能。诊疗范围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赖特综合症、银屑病关节炎、多肌炎、皮肌炎、痛风、脂膜炎、硬皮病等疾病。

  • 标签: 风湿免疫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关节炎 干燥综合症
  • 简介:医生:我50岁,因经常眼干痛、口干、牙齿脱落,多年来辗转于眼科、口腔诊治,仍查不出什么毛病,用眼药水、喝中药效果都不好。最近,医生因为听我说感到乏力,就叫我到风湿去就诊。请问他们是不是在推诿病人?

  • 标签: 风湿科 眼干 牙齿脱落 口腔科 眼药水 医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旨在了解我国风湿医生对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策略的认识情况。于2016年9月26—29日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上海会议上发放纸质调查问卷,调查参会医师治疗RA时一线和二线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选择、生物制剂的选择、甲氨蝶呤与糖皮质激素应用及疾病活动度评估与监测频率。结果显示,治疗RA时,85.1%的医生首选甲氨蝶呤;存在甲氨蝶呤禁忌证时,71.0%的医生选择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当甲氨蝶呤治疗失败时,62.0%的医生选择换为或加用其他传统合成DMARDs,若选择应用生物制剂,65.2%的医生选择依那西普。97.3%的医生以甲氨蝶呤7.5~15 mg/周剂量起始;73.8%的医生使用最大甲氨蝶呤剂量为10~15 mg/周。初始治疗时,49.3%的医生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42.6%的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从不或不太经常评估RA疾病活动。患者病情达到缓解后,74.2%的医生会选择每1~3个月随访。提示,被调查医生治疗RA时,在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与国内外RA管理指南推荐一致,但甲氨蝶呤的最大给药剂量、初始治疗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疾病活动度的评估及疾病缓解后的监测频率与国内外RA管理指南不一致。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 甲氨蝶呤 治疗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减少类似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对我成立到现在近一年的5例不良事件的原因、类型、发生时间及与护士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规章制度的落实、核心制度的执行、工作流程的规范、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经验有关。结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核心制度落实、重视工作流程的改进,强化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的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沈敏 曾小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2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DID),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成人Still病(AOSD)是一种少见多因素自身炎症性疾病,以发热、皮疹、关节炎/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升高等为主要表现。AOSD还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最近一年,随着对AOS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对AOSD有了更多新的认识。本文将对近一年来在AOS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希望。

  • 标签: Still病,成年型 发病机制 治疗 生物制剂 靶向药物
  • 作者: 张倩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9-18
  • 出处:《大众医学》2019年9期
  • 机构:远安县人民医院 湖北 宜昌 444299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治疗对风湿免疫疾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将全部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并发症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免疫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研究分析。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在风湿免疫住院患者80例,总结发病特点和直接确诊指标。结果80例FUO患者最终6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86.25%。主要病因依次是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59.68%)、感染性疾病(23.21%)、恶性肿瘤性疾病(2.06%)、其他疾病(1.99%),其中未明确原因的疾病占13.06%。确诊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比例高,且在免疫系统疾病组中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FUO中恶性肿瘤常见。结论风湿免疫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较多,可根据年龄、症状,考虑常见病,结合实验检查报告等方法,采用逐步分析法,最终确诊,不断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不明原因发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服务在肾病风湿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提高肾病风湿治疗疗效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实际在肾病风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即,实施护士责任大包干,并采取弹性排班制度,同时,实施入院健康教育,对出院患者跟踪随访。结果在肾病风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水平与质量得以大大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得到较大提高。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肾病风湿中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应在临床中多加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肾病风湿科 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标识是指医院为预防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发生,而采用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标识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地统一、规范、明确护理标识,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预防差错事故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将护理标识用于我病区管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理标识 安全管理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住院难的现象一直存在。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是解决人们住院难、提高医疗机构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医院风湿免疫专科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4个指标的关系着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讨论降低平均住院日的措施和方法。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平均住院日 病床周转 病床使用率
  • 作者: 李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黄冈,438200
  • 简介:摘要:目的:在风湿免疫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实施效果分析与探究。方法:实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风湿免疫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工纳入88例病人。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病人分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4例病人,将其分别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对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以及有异性。结果:(1)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评分对照,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值<0.05)。(2)常规护理组躯体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优质护理组,生理职能评分明显低于优质护理组,生理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优质护理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风湿免疫护理中,优质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护理方案提高病人对于本次护理满意情况,提高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此护理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标签: 优质护理 风湿免疫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风湿免疫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实际作用。方法:本院风湿免疫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纳入的6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主体,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观察主体随机设为常规组(普通护理)、研究组(优质护理),各31例。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模式用于风湿免疫护理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对照实验开展,实验对象是2020年10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风湿免疫就诊的72例患者,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规范性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6例,在患者就诊治疗期间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对于临床实施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免疫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优质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指向肾病风湿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能。方法:2022年2月-2022年9月,将70例肾病风湿患者分两组,各35例,参照组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优质护理服务,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计量指征、SDS计量指征和SCL-90计量指征。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SAS计量指征、SDS计量指征和SCL-90计量指征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计量指征、SDS计量指征和SCL-90计量指征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肾病风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病风湿科患者 优质护理服务 常规护理服务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用于风湿免疫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融入优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免疫护理工作中加强对优质护理的重视程度并细化实施过程,可有效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自我缓解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风湿免疫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通过持续改进护理以不断提高风湿免疫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风湿免疫收治的100例患者,通过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了对照组(n=50人)与观察组(n=50人),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开展持续改进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护理安全事件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出现安全事件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风湿免疫的室护理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因此值得在实践中大力推广。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护理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肾病风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肾病风湿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评价。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性较小(P>0.05),经护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评分更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提升肾病风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评价。

  • 标签: 优质护理 肾病风湿科 护理效果